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1~4月我国共生产金属切削机床24.8万台,同比下降9.2%;其中,4月份产量为6.4万台,环比下降19%。
“同比下降的情况是十年来首次出现,即便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当中,机床行业也只是增速减缓。”在接受中国工业报专访时,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说。“毫无疑问,我国机床行业长达十年的高速增长已经告一段落。”
行 业:下滑没有结束
在南京机床展和重庆立嘉展上,中国工业报记者走访了部分机床企业,多数企业表示形势不佳,部分企业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压力很大”,也有人表示“市场不好,董事长亲自抓销售了”。
吴柏林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进入2012年后,形势逐渐明朗,一是市场需求锐减,目前仍处在继续探底的过程中,这和经济大环境关系密切。二是机床行业销售收入、订单以明显速度下滑,库存增加。在典型主导产品中,销售收入出现负增长。
这些担忧从统计数字中也可以得到印证。中国工业报记者从机床协会市场部了解到,该协会重点联系企业一季度新增订单和在手订单同比均为负增长,分别同比降低31%和19%。在4月份的中国数控机床展上,协会对150余家企业运行趋势进行了调研,显现的形势更为严峻。除工量具新增订单保持略有增长之外,主机企业新增订单下滑明显,在调查的104家企业中,25家略有增幅;基本持平的有24家;同比增速降幅小于10%的有13家;同比降幅10%到20%的有4家。
同时,该协会的调查显示,一季度,一般普通机床下滑十分突出,是各类机床中下滑幅度最大的,而其中一些品牌产品、高质量产品所受影响较小。同时,重型机床的市场需求减少显著。
企 业:当务之急是提高科研成果市场竞争力
“尽管如此,进口产品的市场状况要比国产机床好。”吴柏林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他以金属加工机床为例,一季度,该行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0%,而进口产品仍有6%以上的增长。原因在于,进口产品多数属于中高档产品,虽然市场需求总量缩减,但是中高档产品的需求刚性较低档产品大。这说明,国产机床的竞争力还赶不上进口产品。
由此,他指出:“对我国机床行业而言,当务之急是提高中高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吴柏林从两个层面阐释这一观点。近了说,在市场缩减的情况下,还想保持市场份额,必须提高产品竞争力,才能生存下去;远了说,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机床行业到了跨阶段的时候,即由原来总量和制造能力快速增长变为提高技术含量、提高产品水平的阶段。
以科技创新工作来说,原来经常宣传填补空白、国内首创,现在看来光做出来不行,得在市场上形成竞争力。过去十年里,每年有百余种新品问世,仅04专项就已经立项四五百项,但是通过鉴定的成果中,有多少在市场上被采纳的?很少。当前来讲,把已经开发出来的中高档产品提高竞争力,是现在在市场立足的一个办法。
因此,当前行业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提高中高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还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新产品开发、基础科研;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已经研制出来的中高档产品扩大应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从两方面提升市场竞争力。这两方面工作中,协会认为,后者是当务之急。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就要回答为什么不用的问题。从行业自身来讲,以可靠性为代表的产品质量必须取得突破。当然,还有成本问题。这两个问题中,前者更为核心。如果不解决可靠性问题,赔钱卖,用户也不买。从用户的角度讲,要使用户更能接受国产货,就要取得用户的帮助,鼓励行业进一步和用户深层次结合,而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和合作攻关。这也是国际上名牌产品创牌子的必经之路。
协 会:三项工作立足消除行业弊端
吴柏林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基于前述对行业形式的判断,协会准备从三个具体项目着手,力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一是搭建质量信息平台。这个信息平台抓三个重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应用领域,形成一个质量信息反馈网,而平台则搭建在反馈网的基础上。协会将安排专人负责这个工作,为企业提供产品质量方面的用户反馈信息,也给政府管好质量提供真实数据。
二是办好用户工艺培训班。在今年举行的第一届用户工艺培训班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协会更加坚定信心,接下来要办航空零件加工工艺培训班,根据结构、工艺的不同,分为结构件和发动机两个方向。培训班将成为协会的品牌业务。
三是重点创新项目跟踪。吴柏林说:“每年都有很多创新项目通过鉴定,有一些还获奖了。大多数没有得到很好的市场应用。症结究竟在哪里?有人说是可靠性的问题。但数控系统的可靠性和磨床的可靠性还是两个概念。质量和可靠性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但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拿多轴联动卧式加工中心来说,‘十一五’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现在要做一个工作,对那些得奖的项目,现在应用的情况怎么样?如果没用,问题又在哪里?我们将对机床企业和用户企业进行深入调研,以期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参考。”
相关链接
上市公司利润、现金、订单均出现滑坡
2012年一季度,机床工具类上市公司汇总收入43.9亿元、同比下降9.33%,实现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3.31%;而前两个月,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实现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9.96%、-6.35%。
2011年,17家机床工具类上市公司汇总收入215.77亿元、同比增长18.88%,增速比2010年下降10.7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11.73亿元、同比下降5.52%。去年,国内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实现收入增长28.08%、利润总额增速24.24%,都高于机床上市公司增速水平。
我国机床上市公司代表性一直不强。重点公司中,去年,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收入增长19.43%、12.97%,但净利润分别下降26.03%、69.4%,秦川发展和机器人表现较好,收入增长12.14%、41.91%,净利润增长24.24%、47.97%,次新股日发数码增速最快,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5.96%、98.34%。
今年一季度,沈阳机床、昆明机床和秦川发展收入分别下降13.29%、5.72%和12.55%,净利润分别下降39.71%、77.26%和85.13%,机器人表现依旧较好,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7.79%、37.45%。
2011年,17家机床工具上市公司汇总平均毛利率24.55%,比2010年还略增0.18个百分点;但汇总净利率5.44%、同比大幅下降1.4个百分点;在毛利率略增、期间费用率维持在17.18%的较高水平下,净利率大幅下降、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是补贴收入的下降,其中沈阳机床营业外收入减少1.13亿元、南通科技减少3346万元、青海华鼎减少1034万元。今年一季度,汇总毛利率24.32%、比去年下降0.23个百分点,但期间费率19.91%、同比大幅提高约3.3个百分点,因此净利率继续同比下降1.29个百分点到3.58%。
重点公司中,去年沈阳机床21.79%、同比略升0.25个百分点;昆明机床24.18%、同比下降3.05个百分点,主要是产品结构变化和销售价格下跌;秦川发展和机器人表现较好,毛利率分别提升2.14和1.01个百分点,主要是附加值较高产品批量交付;华中数控毛利率下滑幅度较大,毛利率24.34%、下滑4.7个百分点,主要是研发、人工、材料成本上升而价格下降等因素。今年一季度,秦川发展、华中数控毛利率下降3.17、1.47个百分点。
2011年,17家机床工具上市公司汇总经营性现金净流量2.2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4.4%,今年一季度汇总数为-7.28亿元,即使考虑到年初需要储备部分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等因素,但去年同期汇总现金净流量为-4.72亿元,今年一季度大幅减少2.56亿元。2011年底,17家机床工具上市公司汇总应收账款余额49.28亿元、同比增长26.88%,一季度末余额56.77亿元、比去年年底继续增长15.2%,增速都快于同期收入增速水平,说明收款速度明显放慢。重点公司中,沈阳机床去年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正的1.82亿元,表现最好;秦川发展为-5240.68万元、机器人为-2028.59万元、华中数控为-7855.01万元。
今年一季度,沈阳机床、昆明机床、秦川发展、机器人和华中数控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全为负数,分别是-389.49、-3966.79、-10797.30、-8149.64和-2280.76万元。
去年一季度是机床公司新订单的最高峰,从二季度开始,机床行业新订单开始逐季度下降,到四季度降到最低点;今年一季度,机床新订单开始复苏,但程度有限,体现在环比上增长幅度有限、而同比下滑幅度很大,这主要是机床行业的后周期性特性和主要下游行业汽车、机械等需求不足投资增速较慢等因素。重点公司中,昆明机床去年四季度订单2.06亿元,同比下降57.7%、环比下降56.54%。
今年一季度订单2.6亿元,同比下降59.94%、环比增长26.21%。秦川发展没有详细订单数据,体现在预收账款上表现为余额的逐季下降;去年一季度末,秦川预收账款余额2.52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二季度预收账款开始下滑,截至去年底,秦川预收账款余额1.93亿元、同比下降17.3%;一季度末,继续下滑为1.6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