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纱机、剑杆织机可靠性工作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勇作了《以可靠性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国产纺机产品质量》的专题报告。报告明确了纺机行业近期发展目标,强调产品的可靠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纺织客户的需要,同行竞争的需要,与进口产品争夺市场的需要。
目前我国纺机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纺织机械产品质量不够稳定,可靠性差,不少产品“只求像,不求好,不求精”;纺织机械产品技术结构不协调,中低档的多,高档的少,机电一体化水平不高;纺织机械创新能力差,自有的知识产权少,不少产品品种趋同化;缺乏快速反应机制和信息技术的网络支撑;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与市场销售还不能充分配合衔接,市场竞争能力差;多数纺织机械企业机械加工设备数控化率相对较低,陈旧超龄服役设备偏多;行业、企业组织力量分散;企业组织存在“大而不全不强,小而不专不精”的问题。产品可靠性已经影响到企业和纺机行业的整体竞争力,纺机行业整体状况亟待突破。
高勇指出,广大企业近几年从提高自身竞争力出发,在提高产品可靠性、稳定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大部分产品的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如涤纶直接纺长短丝成套设备,棉纺成套设备等国产设备基本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但是相当一部分产品,如织造、针织、印染设备大多依靠进口,必须在可靠性方面有所突破。对于纺织企业而言,在采购技术装备时首先考虑工艺使用要求,同时要考虑装备的功能维持能力,即产品的可靠性如机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使用寿命等问题,而且要求机器早期故障在机械制造厂出厂时已经得到克服和解决,还要考虑国内外同类技术装备在全寿命使用周期内的装备购置费、维修费与效率影响的费用等总费用的比较。在可靠性上,根据不同产品可以有不同的可靠性指标要求,如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寿命(小时)、可用度等等;在精度一致性上,尤其在重要工序工程能力值(CP)上(精度离散程度上)能得到反映,如一些关键零部件要求CP值大于1.33等;在稳定性上,是在上述量化指标基础上的不同批量不同批次的产品质量稳定性。高勇同时强调,可靠性活动要有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共同努力,尤其要有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行业标准组织和检测机构的作用,只有各方协同
才能做好工作。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顾唯明教授、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教授级高工夏怀仁回顾了纺机行业可靠性工作,并从行业的发展和可靠性工程技术的要求等方面做了精彩发言。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赵关红则从可靠性指标体系及相关概念、可靠性试验评定方法、试验数据收集及分析计算、可靠性增长和验证这四个方面,针对纺织机械行业的特点和经验,讲解了纺机产品开展可靠性工作的技术要求、方法、工作程序。
会议进行得热烈、务实、民主,充分体现了行业协会协调,企业积极参与,共同制订行业的工作规范,展现了行业工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