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中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向中国科学院发行的报纸投送了一篇稿件。稿件称“中国核电发展绝不能搞大跃进”,对核电站的抗震安全性及成本提出了质疑,对仓促的建设计划进行了批评。
令人感兴趣的是,稿件中指出“中国没有丰富的铀矿,铀的进口也比石油及天然气更难”。即便建造了许多核电站,如果燃料成为瓶颈问题,那也没有意义。这一观点是因煤炭价格上涨而面临严重电力短缺问题的中国所独有的视角,是日本舆论中不太常见的话题。
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以后,国际贸易中的氧化铀现货交易价格暴跌了20%以上。原因在于,各国的核电站建设计划变得不甚明朗。但是在那之后,价格又立即恢复,虽说没有达到地震前的水平,但一直在比1年前价格超过3成以上的每镑56美元左右徘徊。
市场预测,新兴市场国家的核电站建设热潮将会造成慢性供给不足。中国及印度的需求增长是最大原因。
世界的铀储量约为540万吨。向着世界第一核电大国突飞猛进的中国的储量只不过占其中的3%。虽然正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等国内一些地区进行开发,但很难满足所有需求。3月11日以后,中国开始推进通过国有企业确保在非洲的铀矿开采权的措施。
而印度由于没有加入《防止核扩散条约》(NPT),因而此前无法从澳洲等地进口铀。不过,最近以来,印度与哈萨克斯坦以及非洲各国之间扩大采矿权的举动开始加快速度。
电力公司等一般通过长期协议来采购所需的大部分铀资源。通过现货交易买卖的只是一小部分,这部分的价格变动十分剧烈。2007年6月曾报出了创历史新高的每镑136美元,但1年后便降到了半价以下。
不管怎么说,预计铀价格处于上升趋势的投资家相当多。世界著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就是其中一个,他在回答本刊的采访时表示“今后将开始铀等核电相关投资”。
由于俄罗斯根据美俄协定提供的、与核弹头拆解同步进行的高浓缩铀供应有可能在2013年之前结束,因此,有的观点认为供需关系将会更加紧张。
铀资源的有无直接关系到那个国家的能源政策。例如,在对核电站建设表现积极的越南,已确认有未开发的铀矿山。之所以表现积极,目的是通过充分利用国产铀以提高能源自给率。
日本具有与推进核能发电同步、由电力公司与贸易公司以及政府齐心协力致力于确保海外开采权的历史。虽然目前阶段日本可谓是举步维艰,但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中心的争夺战还将继续下去。
包括铀在内,以前能够稳定采购的燃料今后不一定能同样地获得。在调整日本能源政策的过程中,这种从供应链上游看问题的视角必不可少。(《日经商务周刊》香港支局记者:熊野信一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