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黑龙江水稻植质钵育机械化栽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6/22/2011
每亩节省种子三分之一,平均亩产量多出150公斤,我省水稻植质钵育机械化栽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专家建议这项水稻栽植新技术应大力推广
日前,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云山农场,八一农垦大学一项水稻栽植新技术吸引了前来参加中国农垦农机化学会水稻生产新技术研讨会诸多专家学者的目光。
“特制投种机将稻种投入以稻草为原料制成的秧盘中,毛刷扫种使其充种均匀,改装后的栽植机将秧盘整齐有序分割移栽,确保秧苗穴距、行距准确。”有专家掰下一块秧盘细细打量,有学者摁了摁长势良好的秧苗体验厚实度和密集度,有人则对运行的机器不断拍照,随着项目组成员的讲解,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植质钵育机械化栽培新技术”展现在大家面前。
据了解,水稻生产技术经历了直播、旱育苗人工栽植、机械插秧、钵育机械抛秧、钵育机械移栽的发展历程。我国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较低,已成为当前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栽插环节已成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国际上拥有钵育机械移栽成熟技术的仅有日本的几家公司,这几家公司的移栽机结构复杂,尤其配套钵育秧盘价格昂贵,不适合在我国大面积推广。
2006年,以八一农垦大学教授汪春为项目负责人的科研小组以稻草为基本原料,以插秧机为基本机型,研究开发出了水稻植质钵育秧盘、植质钵育精量播种机及植质钵育栽植机,并配套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及生产管理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植质钵育机械化栽培技术生产模式,生产示范同年展开。
五年来,他们先后在我省不同生态区20个示范点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证明:该技术钵育摆载成本低,增产幅度大,平均亩产达到750公斤以上,平均每亩增产150公斤左右,稻米品质显著提高。去年,在18个示范点1200亩地,平均亩产量达到786.3公斤,比普通插秧稻田增产26.6%。目前,该技术通过专家鉴定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并被农业部列为全国试验示范项目,其成果获国家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这一技术将是目前水稻种植模式和机械作业方式的一次"革新"。”汪春说,“植质秧盘满足了钵育苗的所有农业技术要求,移栽不伤根、无需缓苗,比普通育秧增加12天~15天有效生育期;秧盘随着水稻生长缓慢降解,实现了植物秸秆综合利用,最终实现提质、增产,是目前水稻生产实现优质、高产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有助于实现北方寒地水稻种植业跨越式发展。”
数据显示,若按现有水稻种植面积1850万亩计算,近五年有三分之一的水稻种植面积采用这一技术,将会为垦区和农民增加25亿元效益。
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认为这一新技术解决了水稻生产秧盘、育秧播种生产线问题,解决了与之配套的插秧机等农业技术问题,是目前非常适合水稻生产的优质新技术。他建议:“要进一步加大技术推广力度,依托黑龙江省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水稻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垦区以及相关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团队,将科技力量与田间实际结合;建议黑龙江农垦总局成立"水稻植质钵育栽植技术研究中心",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继续将水稻钵育栽植技术完善提高,更好地在黑龙江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据了解,今年项目组也有了新动作。他们计划在我省垦区和地方建立25个核心示范区,推广面积10万亩,以此为基础,在五年内推广水稻植质钵育机械化栽培技术500万亩以上。届时,新技术的全面示范和推广,将更加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北方寒地水稻优质、高效、节本、增效。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