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发力五大领域 石化装备描绘发展路线图 6/8/2011
记者 陈祎淼
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钻井深度可达12000米,平台自重超过3万吨,从船底到钻井架顶高度为136米,相当于45层楼高。
这就是5月23日正式命名的、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船集团共同打造的、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这是世界上首次按照南海恶劣海况设计的钻井平台,能抵御200年一遇的台风,选用DPS-3动力定位系统,1500米水深内锚泊定位。
“海洋石油981”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在深水钻井大型装备上的空白,而40%的国产化率让上百家国内企业进入全球一流行列。实际上,这也是“十一五”以来我国石油装备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5月28日在中国石油和化工装备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时期,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产业调整,加强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努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进石化装备产业由大向强转变。
设备国产化率提高
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原国产化办公室主任王廷俊介绍,经过五年来的努力攻关,百万吨乙烯和百万吨PTA等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实现了重大突破,一些过去一直依赖国外进口的重大设备开始立足国内,并且在大型石化醒目上推广应用。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石化重大装备攻关研制工作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重大装备正在大型石化工业生产中接受考验。按照投资计算,目前我国1000万吨/年炼油设备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0%以上,100万吨/年乙烯设备国产化率已达到75%以上。如天津炼油、乙烯项目包括1000万吨/年炼油和100万吨乙烯工程。该项目有近4000台大型设备,其中:炼油设备1824台(套),国产1764台(套),按数量计算达到96.7%,按照设备购置费计算达到了91.5%;乙烯设备1775台(套),国产1563台(套),按照数量计算达到88.1%,按照设备购置费计算达到78%。
目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装备制造工业总产值约5000多亿元。其中,通用设备约为2000亿元,石油和化工专用设备约1800亿元,石油钻采运输设备约1100亿元,自动化仪表控制设备约3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石油和化工装备制造业主要产品进出口总额为227.2亿美元,其中进口额64.67亿美元、出口额163.03亿美元,净出口顺差为98.36亿美元。我国石油和化工装备制造企业约7700多家,其中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制造企业近5000家,ASME取证企业约580家,API取证企业超过1300家,均位居世界前列。
高端设备技术存差距
王廷俊认为,今后石化装备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石化装备大型化和高端化。由于生产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于是石化生产规模逐步增大,设备也趋于大型化。设备大型化不是设备的简单放大,而是在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上都有许多新的突破。为了满足新的生产工艺要求,高温、高压、低温、腐蚀等极限条件的高端设备需求增多。
二是石化装备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根据石化生产工艺技术发展需要不断开发新型设备,特别是石化反应设备设计需同石化生产工艺密切结合,在大量试验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因此,石化工艺技术变化,反应设备必然发生新的变化。
三是对设备节能、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石化工业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任务很重,要求设备也必须做到降低能耗,避免污染。
四是提高设备质量和可靠性,实现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运转,以降低运行成本应该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王廷俊表示,“目前石化成套设备中还有部分大型、高端设备如高温、高压、低温、腐蚀条件的重大设备还没有开发,或者技术水平还有差距。这部分设备技术要求高,制造难度大,世界上只有少数工业发达国家可以制造,如大型反应器、超高压压缩机、超低温化工流程泵、高精度计量泵、大型隔膜泵、屏蔽泵和磁力泵,大型挤压造粒机组、大型计算机集中分散控制系统(DCS)等。”
产业发展空间大
中国化工机械动力技术协会会长孙腾良表示,“十二五”期间,新材料、新设计和新的制造技术在石油和化工装备制造业中不断得到应用。石油和化工装置的大型化,有力地推动了大型化石油和化工装备的设计技术、制造技术、质量检验技术、运输技术、现场组装与热处理等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性能新材料的研发,如特种设备广泛采用钛材、锆材、哈氏B3、镍基合金、超级双相钢等。由于大多数石油和化工装备处于高温、高压和有腐蚀的工况下运行,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减轻设备的重量、降低造价、方便运输。
李勇武表示,“十二五”期间,农业、建材、汽车、纺织等传统下游行业对石油和化工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进而增加了对石油和化工装备的需求。同时,发展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将对石油和化工装备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十二五”时期,石油和化工装备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
李勇武指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石化装备产业已经形成门类较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化装备产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仍存在大型骨干企业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工艺与装备开发脱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技术创新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
“由大变强”五方向
李勇武建议,“十二五”期间,推进石油和化工装备产业由大变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抓住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点。“十二五”时期,我国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建设投资预计将达2500亿~3000亿元,石化装备产业要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围绕勘探、生产、加工、储运、服务等环节,发展大型高端化、智能化的海上作业与辅助服务装备、特种资源开发装备、大型海上结构物、海下系统以及关键设备系统;要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海底矿产资源装备、海洋监测设备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围绕重点建设工程,努力推进石油和化工大型成套装备的国产化。以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大化肥、大型煤化工等成套设备,以及大型离心压缩机组、大型容积式压缩机组、关键泵阀、反应热交换器、挤压造粒机、大型空分设备、低温泵等为重点,推进重大石化装备国产化和自主化。
大力发展天然气管道输送和液化储运装备。“十二五”时期,要围绕天然气管道输送工程,大力发展大功率压缩机、燃气轮机、管道油泵、大直径管道球阀等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运输设备,大力发展大型天然气压缩机、天然气高压冷箱、大型防爆电机等天然气液化成套设备。
围绕节能减排,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大力开发和推广燃煤工业锅炉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设备、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处理装备、废油再生基础油成套装备、二氧化碳转化清洁能源技术装备等节能环保设备。
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在国家海洋油气装备、煤炭清洁转化装备等方面加快科研平台建设。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