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玮
核心提要: 一个产值不到400亿元的产业,在半年内国家领导人对其作了13次批示。正是这个产业目前成为从国内到国际、地方到中央的热议话题;正是这个产业成为目前国内政策调控的焦点。
因为其产业发展战略调整的背后,是国内储量的日益减少和世界需求的迅猛增加产生的矛盾,是国内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产生的矛盾,是乱采滥挖带来的恶性竞争与正常市场秩序产生的矛盾。
至今,盗采、超采、挑肥拣瘦及走私等现象仍在治理之中。但伴随国内产业治理的进程加快,国外各种形式的“抗议”声却纷至沓来。目前,我国稀土行业在生产、配额、建储等诸多方面,推行科学有效管理措施的阻力重重。
早些年记者就听过一种对稀土行业的说法,认为这是一个“庙小神仙大,池浅王八多”的行业。小、散、乱、差、低是这一矿产开发的特有现象。走私者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铤而走险、企业在市场高价的影响下扩产扩建、地方政府在诸侯经济思想的影响下追求产能产量的最大化。为了利益,那些不法人员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违法现象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由此,国家相关部门多次下发通知治理行业顽疾。
近日,国务院再次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稀土发展意见》)。这是继今年4月1日上调稀土资源税数额后针对稀土行业的又一个大动作。细数今年国家对稀土行业出台的政策,半年不到已有4份文件是专门对稀土的。如此频频出招,堪比央行采取的连续加息手段,更是彰显了国家对当前稀土乱像治理的决心。
稀土开采之殇
在国内某一稀土尾矿区,整个10平方公里内寸草不生,来风时,大风卷着矿区表层的尘土肆意飞舞,把来人的眼睛遮得严严实实。在库区成片的积水死一般沉寂,路过的飞鸟也不愿意在这里多逗留半刻,努力拍了拍翅膀飞走了。
“代价太大!代价太大!”前去调研的一位专家对记者介绍到这里时,情绪激动地表示,真想让那些在世贸上告我们的人们来这看看,中国为了给他们提供稀土原材料,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
这种现象不仅在这里,在国内另一稀土开采地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尤其是在采掘上,一座座山丘被剃光了头,整座山成了一个大选矿池,选矿用的化学药剂不断地被注入山体,山上由此变得寸草不生。同时,这些化学药剂的使用还影响到了地下饮用水,甚至我国主要江河的水质。
“稀土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稀土产业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最关键的问题之一。”该专家向记者表示,稀土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矿山开采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二是稀土冶炼分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和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采矿指标形同虚设
上述专家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和应用技术研发取得较大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稀土行业发展中仍存在非法开采屡禁不止,冶炼分离产能扩张过快,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严重,高端应用研发滞后,出口秩序较为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而这些原因的背后,是一些小地方、小企业“能量大”,不可小看。这正是目前我国对稀土行业开采主体众多、乱采乱挖现象治理难出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究其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因为他们与当地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矿企往往生产粗放,科技含量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其大量初级产品的出口冲击着有效的市场需求。2008年,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指令性计划指标为11.89万吨,而实际产量为13.5万吨。由此可以看出,每年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情况相差甚远,这就使得采矿指标形同虚设。
“解决这些问题的惟一方式就是整合。”曾任中国稀土开发公司总经理的孔令新告诉记者。他建议成立一个像石油欧佩克一样的机构协调稀土企业之间的生产关系,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稀土产业的进步。
因此,该《通知》提到要“坚持控制总量和优化存量,加快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提升开采、冶炼和应用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提高稀土行业集中度”显得尤为重要。
试水包头
我国稀土产业的企业构成上的特点是民营投资很多,规模较小,但数量上超国企,多年来形成了稀土企业散乱小的不利局面。盲目扩大生产规模,造成供大于求,是导致我国稀土价格长期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稀土产业重组,势在必行,而包头成为了此次稀土整合的第一站。
去年7月中央领导对包头市白云鄂博稀土管理问题做出批示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稀土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确定了打击、整合、管理三大任务和四项工作进度,整合了矿区及外围矿业权,取缔了部分无合法矿石来源和证照的涉及稀土选冶企业,明确了包头市白云鄂博地区稀土企业的探、采、选、冶全部由包钢(集团)专营。
包头白云鄂博地区稀土由包钢(集团)专营后,包钢稀土制定了《关于开展稀土上游企业整合的工作方案》。目前,包钢集团公司正在会同自治区经信委共同研究,对稀土上游企业整合提出具体整合意见。
他们是:一是以国家下达给内蒙古自治区的稀土矿产品和稀土冶炼分离的指令性计划为限,不人为造成稀土上游产品“产能过剩”;二是稀土上游企业整合,不宜搞低水平的重复“累加”和“扩张”,尽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现代装备水平,集中搞好环保治理和清洁工艺。同时,他们还致力于打造信息中心、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储备中心、交易中心的地位。计划到2015年内蒙稀土产业达200亿元。
中国稀土学会的相关专家表示,鉴于稀土生产企业性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市场机制,采用大企业、大资本运作的方式进行区域整合是符合多方利益的。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整合大幕开启
上述专家告诉记者,按照此次《通知》的精神,我们将首先通过专项整治,清理行业。随即将是建立健全行业监管体系的工作,最终的目标是要调整优化行业结构。
其中,在调整优化行业中重点之一是推进稀土行业兼并重组。《通知》提到,要支持大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大幅度减少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通知》已经量化到具体数额。规定用1~2年时间,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
国内一些知名的有色金属企业近年来也正加快了进军稀土行业的步伐。早在2007年,中国铝业获得了鑫达金银开发中心所属的中国稀土开发公司无偿划转。2008年,江西铜业出资4.3061亿元夺得冕宁县牦牛坪稀土矿的采矿权。中国五矿在与江西铜业争夺冕宁县牦牛坪稀土矿采矿权失败后,并没有放弃其在稀土上的攻势,同年7月也在江西赣州找到了落脚点。
有人认为,目前,包钢稀土,广晟有色,五矿集团或成为南方稀土整合赢家。他表示,目前,北方稀土已经实现包钢稀土专营,四川稀土也落入江铜集团手中,惟有南方七省的稀土资源亟待整合。他预计此次整合将主要围绕江西和广东两省展开,就江西而言,由于中铝和五矿已经退出,而包钢稀土却通过收购信丰新利等三家企业获得赣州11500吨的分离产能,所以他认为包钢稀土凭借收储经验和资金实力拿下江西的可能性较大。
同时,就广东而言,广晟有色是广东惟一一家上市的稀土类公司,并控制广东省75%的采矿权证,未来公司在广东省政府支持下整合广东省稀土资源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此外,考虑到五矿集团强大的资金技术实力以及近期已经通过收购河源稀土在广东稀土争夺战中先下一城,所以五矿集团也有希望主导在广东的整合。
央企应有所为另外,作为我国最大的稀土生产企业广东珠江稀土有限公司目前被中国有色集团出资控股,其强大央企背景实力目前更是被人们看好。
中国有色集团总经理罗涛在一次采访并没有提及他未来对珠江稀土的发展目标,他只是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稀土在高端运用上做的还不够,希望整合后还需要加快稀土关键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他表示,“稀土资源被运用在化肥以及为提高色泽鲜艳度的染料行业,在卫星以及导弹等高科技上国内运用较少。”
为此,此次《通知》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一项重点是,按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要求,引导和组织稀土生产应用企业、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大力开发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支撑。
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曾对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他希望央企在把目光盯在稀土资源整合后,能够进军稀土深加工领域,以获取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他表示,稀土之所以受到关注,就在于稀土材料在现代新兴绿色能源技术、高新技术和国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如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照明与显示、计算机硬盘驱动器、移动通讯、导弹制导、智能炸弹等等。
稀土用于高技术新材料主要是制备稀土永磁材料、抛光材料、发光材料和贮氢材料等。但是目前,国内在稀土运用的研发上极为薄弱,甚至作为汽车大国,尚不能生产车用稀土尾气净化器,不得不依靠外资在华生产的净化器。
但是,稀土在催化净化材料中的应用量由2005年的2100吨增加到2006年的2500吨,增幅达到19.05%。2009年生产各类车用稀土尾气净化器约1300万套,比上一年增长13.04%,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因此,他希望大型央企能利用其资金和政策上的优势进军稀土深加工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