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中国轮胎市场沉疴日深 行业呼唤重新洗牌 3/29/2011
今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出, “锦湖轮胎使用大量返炼胶”一石激起千层浪。然而,锦湖轮胎的问题并非央视的“突然发现”。
2008年,锦湖轮胎深陷“鼓包门”事件,2007年年底到2008年年初,锦湖轮胎遭遇“断裂门”风波。此外,2004年和2006年,锦湖轮胎还曾在美国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召回。
在中国质量协会唯一的汽车质量与服务指定信息发布网站“车人网”过去几年的投诉报告中,锦湖轮胎更是一直榜上有名。
这次央视曝光后,锦湖的第一反应是:“我司关于返回胶料的使用制定有科学完善的生产工艺标准,且生产线都严格遵循标准进行生产作业,原片胶、返回胶的添加比例是按照重量来进行计算,并非直观的数量比例,因此简单通过视频中添加不同胶料的数量就判定我司违规操作,并不准确。”
直到3月16日中午,锦湖轮胎仍然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坚称报道不准确。
长期以来劣迹斑斑,东窗事发后,仍然能如此理直气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企业能如此嚣张,源于长期以来重重因素的推波助澜。
外资企业:跑马圈地 纵横驰骋
资料显示,锦湖轮胎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是韩国锦湖轮胎株式会社的产品,在世界轮胎生产企业中排名第十位。目前也是中国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之一。
据了解,当前国内乘用子午线轮胎行业分三个梯队。第一集团军有三大轮胎巨头,米其林、固特异及普利司通,几乎垄断高端市场。第二集团军主要是日韩品牌,市场份额不断增大。国产品牌属于第三集团军。
“过去几年,外资轮胎企业在中国挣了不少钱。”一位熟知汽车零部件现状的业内人士表示。在全球汽车产业陷入低谷的2009年,中国成为各大外资轮胎企业的唯一增长点,世界十大轮胎公司都相继宣布在中国新建和扩建轮胎项目。
而在2010年9月9日,日本东洋轮胎集团投资980万美元的张家港工厂正式奠基,计划于2011年底投入生产,起步产能规划为200万条高性能轮胎。这家新工厂是其继美国“Toyo Tire North America Manufacturing Inc.”之后的第二处海外生产基地,更是除日本本土外的第一家亚洲工厂。
2010年11月21日,总投资14.57亿美元的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环保搬迁改造及扩产项目”也正式启动,米其林沈阳新工厂计划于2014年建成投产,年产能力将达到轿车和轻卡轮胎1000万条、卡客车轮胎180万条以及卡客车翻新胎面29.5万条。
在当前中国销量前十的新车中,90%都是装配外资轮胎。目前,外资轮胎企业至少瓜分了国内70%的乘用车OEM市场。
“国内原配胎市场几乎是外资品牌的天下,日韩汽车厂家选择日韩系的轮胎,欧美汽车厂家选择美欧品牌,合资企业轿车子午胎的采购权也不在中国人手上。”业内人士表示。
对于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厂商选择锦湖,相关人士认为,主要是锦湖的供应量很大。“近两年国内汽车消费一直处于供需紧张的状态,厂家自然愿意选用在供应量上有保证的企业。”
除了量大,价格便宜是锦湖被大批国内整车厂商选择的更主要原因。“购买15万元左右车辆的用户应该对锦湖和韩泰两个品牌都不陌生,因为价格相对便宜,所以很多大品牌合资企业广泛使用锦湖和韩泰两个品牌的轮胎。”某汽车经销商表示。
同时,由于国内汽车经济型乘用车的消费需求巨大,韩泰及锦湖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在过去几年中增长迅速。有报道称,尽管韩泰只是全球第七大轮胎厂,但其在OEM渠道和整车厂公关上甚至都超过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公司,这几年的OEM份额变得很大。据悉,韩泰目前不仅为现代悦动做轮胎配套,也打入了奥迪A6L、斯柯达系列、途安、马6、新领驭等非韩系整车厂。而锦湖也在过去几年中迅速在国内布局了四大工厂,成为国内最大的轮胎配套企业。
然而相比起国外轮胎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开疆扩土,中国的本土企业则显得举步维艰。
本土企业:繁华之间 赤地千里
“好多年没用国产轮胎了,技术上还是有些差距。像某些国际大品牌的轮胎,尽管单条比其他品牌贵一百多块钱,但我们消费者照样买单。”北京市的一位老出租车司机在提到国产轮胎时如是说。
外资轮胎品牌包揽了中国轮胎市场70%的份额,国内轮胎企业无奈只能以低技术、低价格的手段到国际市场“分一杯羹”。 目前,中国轮胎生产企业生产的轮胎,60%左右出口到国外,其中,15%以上出口到美国。然而大量小企业采取低价出口、降价竞销的策略,也使得中国轮胎业很快沦为国际贸易中遭受反倾销频率最高、次数最多的行业之一,并严重冲击了国内轮胎市场的正常发展。
2009年,美国的“轮胎特保案”发生以后,中国轮胎出口美国严重受阻。随即,欧盟、巴西、阿根廷、印度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也对中国轮胎的出口企业提出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据了解,目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轮胎企业无论是在产品、技术、品牌,还是管理、经营、创新能力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国内企业多而散,几百家轮胎制造工厂,一千多个品牌,几万个轮胎经销商、代理商和营销店,使得行业内各种利益诉求不一致。产品的营销模式、定价方式等都参差不齐,难以在采购和销售之间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关系。中小轮胎企业“随行就市”,甚至一个月几个价位,而大型轮胎企业一般一年调整1~2次,因此很难引导轮胎价格走势。整个国内轮胎市场极易出现利润的不平衡,甚至出现低价倾销等价格“乱象”、不执行“三包”理赔等违法违规现象,扰乱了整个轮胎市场的秩序。
2010年10月11日,工信部公布了《轮胎产业政策》,《政策》提出,“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品牌共享、产销一体等方式,兼并重组困难企业和落后企业,促进企业向集团化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对轮胎行业准入门槛进行了明确规定。2011年底前将不再新建、扩建轮胎项目。
可以预期,随着政策的出台,将有力地促进我国轮胎行业的结构调整,提高行业集中度,同时也必将淘汰一部分落后产能和中小企业,轮胎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