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淼
“实施新材料创新平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多学科融合的高层次新材料研究中心。力争到2015年,突破一批国家建设急需、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材料品种,原辅料、装备的配套能力大幅增强。”。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间,原材料工业将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建设重大工程和支撑国防军工需求为目标,初步形成具备一定自主创新能力、具备较大规模、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体系。
1300亿元的机会
据正点国际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已超过4000亿美元,由新材料带动而产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则是更为广阔,年营业额已突破2万亿美元。
据《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预测,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新材料产业市场的年均扩张速度将保持在20%以上,将引发多资本进入,从而进一步加快扩张速度。至2015年,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增长空间巨大。
由于看好中国新材料市场的发展潜力,国际材料巨头也纷纷调整其在中国的战略布局,杜邦、拜耳、巴斯夫等跨国企业纷纷增加投资,寻求与中国本土企业的战略合作。
东方证券研究员认为,2010年,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300亿元,如果再获得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未来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市场的迅速扩大,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1万亿元,其中电子元件市场将达到2万亿元,电子器件将达9000亿元,电子材料将达到2000亿元。
实际上,在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1999年国家颁布实施《当前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其中新材料得到重点扶持;2000年实施《国家计委关于组织实施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其中明确了发展新材料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十五”规划确定有选择地加快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三个高新技术产业,新材料列为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
截至目前,我国也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体系。2008年,国家发改委决定在7个城市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的需求,以电子信息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新能源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为发展重点,建设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截至2009年底,中国区域性新材料产业基地已达88家。
与此同时,新材料产业基地逐步带动周边地区形成了更大的区域新材料产业发展联盟,长三角汽车材料和化工材料产业联盟、环渤海湾半导体材料产业联盟、珠三角多元新材料产业联盟等已初具规模。
克服短板求突破
新材料涵盖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智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和先进陶瓷材料12个主要类型,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汽车、通讯、家电、IT行业以及房地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领域。
新材料产业往往是依附于各个制造领域而存在,例如光电子材料的研发生产附属于电子元器件加工制造业乃至于信息产业。这是由于我国制造业多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要制造什么装备决定了要研制什么材料。这间接地导致了我国由于基础材料工业的落后制约了下游产业的升级发展。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新材料产业只有走在下游产业的前面独立发展,才能真正发挥出材料技术在自主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中国新材料产业的短板还表现在企业规模小、融资渠道不畅、产学研结合不理想等。有报道显示,中国80%以上的新材料企业都是中小型,在北京市1300家新材料企业中,只有约10家上市公司。
材料专家表示,新材料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周期长、风险大,不如发达国家技术、资金、产业等优势明显,这对我国产业的冲击性很强。在激烈的竞争背景下,我们需要尽快解决新材料产业中遇到的障碍,加快中国新材料产业在国际产业布局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阶段的转化。
发展重点逐步明确
“目前,新材料‘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思路已经出来了,但高品质特殊钢等其他专项规划正在制定中。”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材料处处长徐禄平日前表示。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供的资料显示,以有机硅材料、有机氟材料、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生物基化工新材料等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化工产业门类。
据估算,2009年,我国化工新材料的总产值超过了1000亿元。但是由于受技术水平的制约,化工新材料又是中国化工产品中国内自给率低、最需要发展的领域。
为此,提高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等重点产品的自给率,加快研制能满足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需要的新材料、新产品已刻不容缓。
石化联合会专家表示,化工新材料发展将重点放在提高关键技术和关键品种的保障能力;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建设重大工程,着力提高关键材料的自给能力;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着力提高材料供应持续发展能力上面。具体来说就是要发展新能源产业急需的电解质、储氢材料、高效半导体用材等新材料;重点发展以满足大飞机、国防军工等需求为目标的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高性能阻隔材料、环境友好型阻燃材料等。此外,还应重点发展有机硅深加工、高性能含氟聚合物、高性能纤维、高效催化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生物基化工材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