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长下的一丝隐忧
中高压变频器市场规模在最近 4 年保持了高速增长,增速超越了低压变频器,2006 年以来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2%,装机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48%。高速增长的背后有着天时地利因素。首先是天时,国家大力号召节能减排,2007年11 月,财政部下发《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项目改造后每形成1 吨标准煤节能能力,中央财政将按东部地区200 元、中西部地区250 元的标准给予奖励。
另外,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上马了许多大型基建项目,带动了变频器需求。其次是地利,金融危机直接导致国外厂商缩减投资,这为本土企业突围形成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国内品牌借助本土优势迅速抢占了市场,保证了市场规模的增长。但是,我们发现利好因素短期内有向反方向发展的可能。中高压变频器主要是项目型市场,对于大型项目的策略在中国具有浓厚的政府色彩,国家政策直接决定了行业的景气程度,四万亿刺激计划拉动了需求,但是刺激计划一旦退出,下游需求有下降的风险。另外,国内品牌异军突起,价格战一触即发,如果生产企业没有掌握关键技术,将会在竞争中失去市场份额。
主要下游行业未来市场容量分析
2009 年中高压变频器市场集中在电力,冶金,石化和建材等行业上,占到总需求的78%。我们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高压变频器主要需求方依然在这四个行业中。
电力行业。一般而言,30 万KW 火电机组需要配增压风机1 台,一次风机2 个,引风机2 个,凝结泵2 个,循环泵2 个,给水泵2 个,排粉风机4 个,灰浆泵2 个,送风机2 个,一共19 台辅机,功率约为3 万千瓦。60 万千瓦火电机组需要配增压风机1 台,一次风机2 个,引风机2 个,凝结泵2 个,循环泵2 个,给水泵2 个,排粉风机4 个,灰浆泵3 个,送风机2 个,一共20 台辅机,总功率约为60000 千瓦。
因此我们粗略的认为电力行业变频器潜在需求量为火电装机容量的十分之一,截止到2009 年底,我国火电装机容量为65205万千瓦,理论上变频器市场容量为6520 万千瓦,考虑到约有50%的电机适合调速,实际上中高压变频器在电力行业的容量约为3260 万千瓦,按照800 元/千瓦的价格计算,市场容量约为260.8 亿元。2009 年电力行业变频器市场规模为18 亿元,变频化率很低,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数年内,电力企业变频需求仍然将占主导地位。
冶金行业。以钢铁为例,钢铁行业设备容量大,70%以上是大型高压电机,对中高压变频器的需求较大,从去年国家发改委调查来看,高压变频器在冶金行业应用不普遍,只在一些重点企业,比如宝钢、武钢等大型企业有应用,一些中型的或者地方性钢厂几乎没有。根据我们测算,钢铁行业对中高压变频器的潜在需求至少有1134.7 万千瓦,按照800 元/千瓦的价格计算,市场容量至少有为90.78 亿元。加上有色金属行业需求,我们预计冶金行业市场容量有150亿元,2009 年冶金行业变频器市场规模为9.2 亿元。
石化行业。中国的油田大部分不像国外油田有很强的自喷能力,必须靠注水来压油入井,靠潜油泵在井下富集油,靠抽油机把把油提升出来,再靠输油泵把油管内的油压输出去,石油行业需要应用高压变频器的电机主要是潜油泵,注水泵,输油泵,天然气压缩机等,占全行业用电量的80%以上。在石化行业,炼油生产的风机、泵、压缩机用电占总用电量的90%,其中三分之二在变负载工况运行。根据行业实际情况推算全国石油石化行业约需12000 台变频器,市场容量约为96 亿元。
建材行业。以水泥为例,水泥行业的电机装机容量达到350 万Kw 以上,其中不到10%的电机使用了变频器。日产5000t 的水泥生产线需要配备摇头排风机2 台,窑尾排风机2 台,煤磨排风机3 台,高温风机1 台,循环风机1 台,煤磨除尘风机3 台,共11 台辅机,总功率10000KW,需配置11 台高压变频器。2009 年我国水泥总产量为16.29 亿吨,按照实际应用中每180 万吨水泥产量使用11 台高压变频器计算,全国水泥行业高压变频器市场容量为9955 台,按照800 元/千瓦计算,市场容量约为72.4 亿元。
国产化进程加速前行
我国高压变频器行业竞争态势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外资品牌垄断市场,上世纪90 年代我国进口高压变频器主要是配套重点项目,此时国内客户对节能效果并未意识到,产品售价较高,单价维持在2000-3000 元/千瓦。
第二、国内企业发现了高压变频市场,寻求技术突破,但是面临着客户不信任和产品不稳定两大难题,虽然售价低于外资品牌的一半,但是由于性能问题,国内企业只能在小客户中取得订单。
第三、国内企业取得突破,首先经过积累,技术上已经不是难题,可靠性已经满足客户要求,品牌逐步建立,国外品牌在服务上普遍落后于本土企业,给了国内企业良好的发展机会,利德华福等国内品牌一举成为市场领跑者。
第四、国内企业全面开花,当大型客户意识到外资品牌不再垄断市场时,将更多目光投到了国内企业,国产化进程加速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