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增强发展后劲 制造业转型迫在眉睫 9/30/2010
——访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副主任李仁涵
记者 司建楠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世界瞩目,在制造业方面创造了许多世界奇迹。若从学究性谈,人们往往谈经验教训或者说总结经验的偏多,这是全世界知识分子的通病,但是他们中绝大部分的言论前提一定是在充分肯定取得成绩基础上提出的,而且主要是针对可持续发展提出问题和建议。就目前制造业而言,我们已基本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在哪里,是大家最为关心的。在参加朱高峰院士领导和指导的研究课题中,我们小组认为,从制造业‘大国’到‘强国’,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竞争从‘无序’走向‘有序’;生产方式从‘粗放’到‘精益求精’;技术从‘引进’到‘自我’拥有;产品价值量从‘低’到‘中、高’……等等,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
李仁涵副主任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制造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百姓衣食住行不能离开的主要内容。它反应出来的问题是比较实际和直接的。因此,国家提早布局与支持社会科学的同步发展,对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极为有利。
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无论是在金融危机中还是在此之后,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将会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主要表现为:外贸出口比重下降;外商对华制造业直接投资减少;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再受重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近期内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长期目标将体现为再造一个新“实体”;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除对一国某类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外,购买本国货条款也被写入一些国家经济刺激计划之中;传统产业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面对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如果依然保持出口导向和粗放增长的模式,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会受到更大的挑战。
国内需求动力不足
从国内市场需求看,尽管国家相继实施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一揽子”计划,给我国制造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市场机会,但内需不足的问题依然凸显,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远未形成。2009年上半年,我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可见,由于国民经济一次分配严重向资本倾斜,消费率明显偏低,国内消费不足。
虽然国家已经明确提出扩大内需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意见,但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显现出效果。而且,随着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退出,大规模建设的速度将逐步放缓,一些传统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甚至供大于求。例如,2008年我国钢铁工业总产能已经达到6.6亿吨左右,而正常固定资产投资条件下国内表观消费量只有4.3亿吨,出口5918万吨,产能过剩。当然,对于某些新兴产业,如电动汽车、新型产品和电子类个人用品、新型生产装备等,受需求牵引实物量还会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资源、环境压力凸显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高投入、高能耗和高污染产业的发展。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将对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如果我国的能源消费增长维持在8.9%的速度,则2020年我国将需要79亿吨标准煤,占目前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2030年将达到186亿吨标准煤,是当前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约117%。即使能够实现每五年GDP单位能耗下降20%,但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经济结构,要使GDP年增长9%,2020年我国将仍然需要46亿吨标准煤,2030年则需要70亿吨标准煤,远远超出常人所能想像的范围。
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方面,我国一方面积极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另一方面SO2、CO2等污染物的排放仍居世界前几位,承受的国内国际压力与日俱增。中国政府近日公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对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结构调整问题不单是制造业本身问题,而是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机制和体制密切相关。全球金融危机暴发后,一批加工类的劳动密集型(包括贴牌加工)企业受到严重伤害,给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结构调整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当前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结构趋同化严重,制约了制造业的合理有序发展。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过多年来努力,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依然存在资源加工工业增长过快;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过小;流通成本过高,制造企业利润空间很小,难以支持研发活动等。三是产品结构仍处于低端水平。以机床行业为例,2008年我国机床产量达61.7万台,产值139.6亿美元,但数控金切机床只有12万多台,而其中三分之二是价位较低的经济型数控金切机床。2006年日本生产金切机床10万余台,金额104亿美元,平均单台价格为我国的4.6倍,其中数控金切机床按台数计占77%、按金额计占88%。四是大企业集团不强、专特精企业缺乏。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存在着:重主机、最终产品和建厂房而轻视基础性工作,制造能力强,研发能力弱;引进技术多,自主知识产权少;生产产值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低;单机制造能力强,系统集成能力弱等。
技术创新体系亟待完善
当前,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缺乏、企业大量采购国外技术与装备、引进后消化吸收仍然很不够,造成引进—落后—再引进这种反复引进的不合理现象长期存在,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国际竞争力弱,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研发投入不足。近几年,我国科研投入大幅提高,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8年我国科研投入4570亿元,约占GDP为1.52%,低于美国的3688亿美元(2.68%)和日本的1507.9亿美元(3.39%)。
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没有形成。从近些年的科研项目实施情况来看,项目承担单位过于分散,“撒胡椒面”现象还很普遍,同时,企业的研发能力有限,加上利润导向,对基础的共性的技术研发积极性不高。
三是行业基础共性技术研究缺位。“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产业化”构成了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我国的研究院所和高等学校主要关注是能直接产生效益的产品开发,特别是产业部门的研究院所改制成企业后,忙于自身的生存和应付保值增值的考核指标,使得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产业基础和共性技术研究缺失,导致核心技术无法掌握。近年来,一些政府部门围绕行业共性技术也采取了相关措施,如建设科学基础设施和大科学工程,在企业和高校内部建设了大量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但所建这些机构不少由于自身隶属关系,共性技术研究成果很难在行业中实现共享和扩散。
四是技术创新管理体制不健全。在我国,通过产学研用四方联合攻关,攻克有代表性的量大面广的中高档产品,从研究开发到试制,直到投产应用、改进完善、成熟定型的全过程尚未形成有效的机制保障。由于管理体系分散、低效,研究开发和产业应用环节严重脱节,使不少项目进展不顺。另外政府采购制度尚不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产品应用政策还缺乏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在我国“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启之时,思考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紧迫,且意义非凡。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