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是山东省农机化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五年来,山东省各级农机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推动全省农机化实现了全面、科学和跨越式发展,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整体上跨入了农机化高级阶段。
据介绍,目前,山东省农机总动力已发展到1.13万千瓦,农机总值655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2.65%和33.67%;拖拉机发展到240万台,增长17.1%,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0.84万台,增长79.12%;联合收割机达到16.77万台,翻了一番还多,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5.03万台,增长近10倍,农机装备水平实现了新突破。全省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了75%,增长了15个百分点,机械化生产在全省农业生产中已居主导地位,农机作业水平实现了新突破。2009年全省实现农机服务总产值400亿元、增加值263亿元,分别增长17.65%和24.64%。农机化为农民人均实现收入450元,贡献率达到7.4%,农机服务效益实现了新突破。
“十一五”以来,各级不断出台优惠扶持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机化的支持投入力度,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为山东农机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山东省各级财政用于农机化发展的投入达到23亿元,基本上年年翻番。其中省级以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由2005年的3300万元猛增到9亿多元。启动了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安排2亿多元用于农机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了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计划,专项安排1000万元对农机化创新示范和农机合作建设进行扶持,并把农机化培训纳入了阳光工程农民培训。许多市县都出台了农机作业补贴政策,对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机械化作业进行补贴。金融部门启动了农机科技贷款项目,石油部门对农机作业用油实行了优惠。各项扶持政策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农机化的发展。
据了解,五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把农机化工作摆上了重要议程,作为确保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措施来抓,把大力发展农机化纳入每年印发的省1号文件,把农机化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农机化发展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把农机安全生产纳入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内容。省人大制定了《山东省农机化促进条例》,修订了《山东省农机管理条例》,为依法管机兴机提供了法律政策依据。各级农机部门按照农机化法规政策要求,严格实施农机牌证核发、驾驶培训资格认定、农机维修技术资格准入等6项行政许可,深入开展了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农民满意农机产品”调查评选、“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平安农机”示范等活动,不断创新执法载体,探索依法管理的有效实现形式,农机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此外,山东省各级农机部门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以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为抓手,大力推动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机具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坚持把重点工作重点抓作为加快发展的有效措施。将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作为农机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实行项目优先安排、资金集中投放、工作重点指导。五年来,全省玉米机收率由11%发展到53%,创造了“山东速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玉米免耕播种面积达到3850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88%;小麦免耕播种面积突破600万亩,覆盖率达到11%。坚持把抓基础、抓关键、抓根本作为安全发展的有效手段。围绕提高农机“三率”水平,实施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源头治理和进村入户,农机安全生产五年来一直位居全省11个重点监控行业的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