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发布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虽然该征求意见稿还在修改中,但未来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的蓝图已经显现,由于这是我国第一次从生产规模方面设置稀土准入门槛,它的出现已引起业内的极大关注。工信部人士称,设置一定门槛的准入条件,是希望制止行业内部竞相压价的行为,重振我国稀土行业,预计全国有20%的产能将会被淘汰。
该征求意见稿在稀土企业的生产规模、工艺及装备、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职业危害、消防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尤其对企业的生产准入标准规定得很具体。
该征求意见稿称,轻稀土矿山企业生产建设规模年处理矿石量应不低于30万吨(1000吨/日);离子型稀土矿山企业生产能力应不低于3000吨(REO,以氧化物计)/年。禁止开采独居石等具有放射性、污染严重的稀土矿。使用混合型稀土矿的冶炼分离项目规模应不低于8000吨(REO)/年;使用氟碳铈矿的冶炼分离项目规模应不低于5000吨(REO)/年;使用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冶炼分离项目规模应不低于3000吨(REO)/年。稀土金属冶炼项目规模应不低于1500吨/年。
同时,以上各类规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最低资本比例为40%。相关人士表示,全国范围内有两成以上稀土开采产能达不到准入标准,其中江西、内蒙古、四川等地将有30%~40%产能将被挡在门槛之外。
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表示,我国稀土行业像其他行业一样也存在着产能过剩问题,因此稀土行业需要国家出台政策来控制一下无序产能的扩张,对落后的生产工艺、环保不达标的企业需要整治。
目前,我国拥有稀土冶炼分离企业100家。稀土分离能力保守估计已经达到17万吨,实际可能超过20万吨。稀土金属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万~5万吨的水平,其中单一稀土金属的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混合稀土金属的年生产能力约为2万吨。
虽然在1978~2007年的29年间,中国稀土年消费量从1000吨增至7.26万吨,净增72.6倍。但是稀土的消费增长远赶不上产能的扩张速度,行业过剩也就成为必然,据统计,2009年稀土消费总量只有7.3万吨,和产能还相距甚远。
张安文表示,对这次文件的出台业内人士都表示理解,但文件有些地方还有待细化。他建议,一是希望国家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给不符合准入门槛的企业一个过渡期,通过该过渡期,让这些企业自己进行结构调整,寻找自己的“蓝海”;二是这次稀土准入条件的实施希望能从新建稀土企业开始;三是希望考察企业总体规模时,注意区分该规模是单体线规模还是一些小规模生产线的总合;四是稀土焙烧企业和萃取分离企业是否能分别制定准入条件;五是希望对硝酸铈铵以及各种有机酸稀土等是否可以单独设置相应的准入门槛,因为由于其产品附加值比较高,市场容量比较小的特点决定其产量不会很大。最后,他希望大型央企能利用其资金和政策上的优势进军稀土深加工领域,如稀土永磁材料、抛光材料、发光材料、贮氢材料和催化材料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