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上海高层论坛为造就铸造强国支招 11/1/2009
中国铸造行业第四届高层论坛前不久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铸造业精英齐聚一堂,探讨中国铸造行业的“强国”之路。工业和信息化部机械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富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中国铸造协会理事长贾成炳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并阐述了各自对“铸造强国”的看法和建议。
专家们指出,我国铸造业存在的大而不强的突出问题是:有规模,缺实力;有数量,缺龙头;有速度,缺效益;有出口,缺档次;有进步,缺创新;有管理,缺精细;是个“虚胖子”,是个筋骨不强健的“巨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市场大动荡、大调整,大改组,形成了对我国铸造业的倒逼机制。有些小企业已被大浪淘沙,退出市场。全行业面临的机遇是在周期性调整、适应性调整和前瞻性调整中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从而真正实现铸造业乃至整个装备制造业“强大”的梦想。
大而非强现状
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铸造协会顾问孙国雄认为,作为铸造强国,应该具有以下特质:首先要有较大的规模,有一批在重大装备及能源、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汽车、工程机械、电子电器、国防等领域具有自主开发与创新能力的铸造企业。其次是要有突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能够生产,更重要的是要在这些领域具有自己的创新技术和创新的铸造产品,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稳定优异的质量。另外,强大的铸造设备与原辅材料企业及铸造咨询机构的支撑也是铸造强国的要素。
在这些方面,中国的铸造企业显然还需要更加努力。
铸造企业整体工艺、装备、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是我国铸造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国铸造企业众多,共有约3万多家,比全世界各国的铸造厂的总数还要多。由于铸造厂点太多、规模小,平均每一企业的年产量很低,只是工业发达国家的1/9~1/4,甚至低于印度企业的平均产量。例如,山西省铸件年产量在1000吨以下的铸造企业约占该省铸造企业总数的30%~50%。
此外,铸造业虽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并不排在能耗和污染最严重之列,但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属于能耗较高、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行业。铸造行业耗能占机械工业总耗能的25%~30%。每生产1吨合格铸件,大约要排放粉尘50千克,废气1000~2000立方米,废砂0.5~1.0吨,废渣300千克;一些发达国家生产1吨合格铸件的三废排放量不到我国的1/10,铸造厂用于环保投资占整个铸造厂设备投资的20%~30%,而我国只占5%~10%。我国河北省某市有铸造企业共700多家,拥有熔炼设备1400台套,其中大部分没有除尘设施,只有简易的“防尘帽”。
调查显示,中国只有5%的铸造厂达到欧美发达国家铸造厂的水平,满足ISO9002的要求,其余相当于欧洲50年代的水平,且中国铸件质量稳定性、一致性、追溯性差,与真正的“强国”还有很大差距。
实施准入制度
“中国的铸造业乃至整个机械制造业都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低端产品供大于求,企业‘吃不饱’,高端产品有需求,但是做不了。”王福昌表示。
要改变这一现状,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一是靠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二是靠政策导向,制定并实施“铸造业准入制度”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2009年8月4日,《我国铸造行业的准入制度研究》课题通过工信部的鉴定。该课题于2008年9月19日启动,经过课题组成员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调研,提出了准入条件的一些具体标准,包括企业规模、布局、工艺、装备、铸件质量、能耗、废弃物排放与治理、劳动保护、人员素质等,目前有待于得到工信部的批准并向社会公布。
对于“期盼已久”的行业准入制度的制定,许多铸件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支持和欢迎,认为这是推进铸造行业“节能减排”和“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力”的重大利好。
在实施准入制度,遏制低端重复的同时,蔡惟慈告诫铸件企业:经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铸锻件行业的硬件条件已经有了极大改进,以产能扩张为主要目标的固定资产投资应该适可而止了。“万事皆有度,”蔡惟慈表示,“投资过度则会导致产能严重大于需求,并必然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陷于无法避免的恶性竞争,使行业丧失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铸件行业要在重视硬条件的改善的同时,下更大的力量提高软实力。”
打造产业集群
铸造业是一个特殊行业,专业性强,物流量大,适合集约化生产。也惟有如此,才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集中治污。因而,铸造产业实施生产集群化,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即打造铸造集群已成为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目前全球已出现不少现代铸造产业工业园。如美国洛杉矶就建有年产60万吨的铸造工业园,年产值已达55亿美元;韩国、台湾地区等,由于中小铸造企业较多,也往往以集群形式存在,可共享物料系统、检验中心、信息中心、开发中心等,集聚效应显著。
“中国铸造业尚未走上集群化发展之路。”中国铸造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立波表示,我国多数地区只停留在铸造企业聚集、“扎堆”的低水平状态,尚不具备产业集聚效应。铸造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小、低、弱、散、差”状况严重影响竞争力,同行业无序竞争影响了特色铸造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区域内缺少骨干龙头企业,更无响亮的特色品牌,缺乏专业人才。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铸造产业集聚区大多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的任务很重。为此,中国铸造协会正制定铸造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拟以铸造工业园区、铸造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科技为支撑,市场配置与政府导向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本地区铸造产业的优势互补和集群效应,促进管理精益、技术进步、产品升级、出尽节能减排和资源优化利用,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高效益、可持续发展之路。
抓住发展机遇
2009年2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第一次将基础配件提到战略高度,由先前的主机带动辅机发展变为一手抓主机,一手抓配套。“两手抓”表明基础配套件被提到发展战略层面,我国装备制造业到了主机与辅机必须同步发展的新阶段。《规划》明确提出:要提升大型铸锻件等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要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规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为发展大型核电、火电、水轮机组等高效清洁发电设备和钢铁、汽车、石化、船舶、军工等九大产业、重点项目提供高端铸锻件。工信部已将大型铸锻件列入实施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铸造作为基础产业,肩负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的重任。
对这些政策支持,中国铸造协会理事长贾成炳表示:我们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与发展中起到基石作用,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