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市场调研公司公布的报告指出,从1998年到2002年,半导体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低于3%。而相对而言,电源管理产品的增长率却远远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IGBT、功率MOSFET和电压调节器分别增长了4.4%、10%和18%。据iSuppli预计,从2002年到2007年,IGBT、功率MOSFET和电压调节器的销售额复合增长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因此,未来几年,功率器件产品仍将是引领行业复苏的“先锋”。
而中国因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方面的优势,受到全球各大电源管理产品厂商的重视。为此,我们组织了这期“电源管理专辑”,报道全球著名电源管理产品供应商在中国的投资与发展策略、最新产品和技术、产品价格等,为中国客户选择供应商提供一个参考。
功率厂商在华怎么投资?
2002年和2003年成为全球著名功率产品厂商在华的“投资年”,但他们的投资策略却同中存异。
对于较早投资中国市场的安森美来说,除了像其他跨国公司那样在华进行销售外,该公司的目标是在华发展成包括IC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销售及营销业务等完整产业链的“一条龙”式半导体企业。为此,继1995年在华投资建成乐山-菲尼克斯封装测试厂以后,安森美于2001年在上海成立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并于2002年8月在四川投资建设了一条6英寸0.35微米模拟晶圆生产线。
还有一些电源管理产品供应商把投资重点放在设立封装测试厂上。2002年11月,美国国家半导体在苏州动工兴建一座测试及封装厂,该厂将在2004年年初落成启用。2003年9月底,美国飞兆半导体建在苏州的装配、测试和自动仓储设施一期工程正式开业,这是为配合其到2005年在中国销售额要升至6亿美元的规划而设立的,是其在华发展的“基石”。而功率器件厂商IR公司继1995年在西安设立了一家封装测试工厂之后,2003年10月底又进行扩产再投资,新封装测试厂总投资额为6400万美元,其中一期投资为1400万美元,预计1年~2年后当新工厂投产后,将更好地供应国内市场。
一些功率厂商表示,在“封装热”之后,他们的投资将渐渐转向高端,如建立IC设计中心等,而制约这一投资计划的主要瓶颈是设计人才难觅。目前,一些厂商选择与大学联姻,试图从源头上寻找突破口,以求未来的双赢。例如,美国国家半导体与浙江大学合作建立了“模拟与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联合实验室”。安森美也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成立微电子联合研究中心。另一些厂商则先设立一些专注于解决方案设计的机构,由一些了解系统的工程师担纲,如飞兆半导体等厂商。
在中国选择哪些热门应用?
各大厂商普遍认为,在中国,便携式设备和消费类电子应用是电源管理芯片两大主要应用领域,具体来说包括家用电器、显示器、音频/视频设备、充电器/适配器、电源、PDA、彩电、移动电话等。中国是主要的手机生产地,预计今年将生产手机1.2亿部。与此同时,中国的彩电和DVD产量也居世界首位,这些产品需要大量的电源管理半导体产品。
几乎所有电源管理供应商都表示将侧重这些领域,提供相应的电源管理产品。
与此同时,各厂商也通过“精准的定位”,开辟出自己的差异化空间。德州仪器认为电信与数据通信/工业系统也是他们电源管理业务的主要增长机遇所在,公司将会推出全套以太网IC供电解决方案,以加强在这一领域的业务。凌特公司则看好汽车电子领域,他们认为ABS系统、电子娱乐系统、导航系统、引擎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等方面的发展引发了很多电子产品的需求。
如何拉近与中国客户的距离?
各电源管理供应商认为中国客户在采购电源产品时主要考虑三大因素:性价比、服务与产品交付、易用性。为此,各厂商在这三方面下功夫来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
在性价比方面,一方面供应商在尽量降低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提出,客户不应仅仅考虑集成电路本身的价格,更应注重系统整体成本。例如,在很多情况下,使用一个高集成程度的集成电路,虽然价格稍高一些,但是却能有效地降低整体解决方案的成本,因为它能够减少完成一个DC/DC转换器所需外置组件的体积、类型和数量。
供应商也在为客户尽量降低潜在于解决方案中的设计复杂性。例如,凌特公司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客户会选择一个线性降压稳压器,但是,这种类型的稳压器只能降低部分电压,当输入电压到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异很大时,它的效率并不太高,因此在终端设备中会产生热能管理的问题。为此,凌特提供了一系列的单片开关DC/DC转换器,通过提供高效紧凑的体积、快速瞬态反应和最少数量的外置组件,大大简化了设计师的工作。
此外,供应商与中国客户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从而能及时掌握市场瞬息动态和客户需求,适时地向客户提供最佳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