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以来,纺织工业获得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在2003年达到了顶峰。据权威人士估算,去年1-10月,投资达到了130%的增长速度。这种迅速的投资扩张,来自于对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前景的乐观估计。中国纺织业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完整,劳动力价格便宜,具有一定的综合优势。在国际制造业格局调整的形势下;中国自然会成为投资的选择对象。截至2002年,韩国对华总投资的N.2%、即12.5亿美元投向中国纺织业,预计今后还将继续增加;从1990年到2001年,日本对中国纺织业的投资占其对华投资的9%,达18.5亿美元。
当然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的困扰,如棉花涨价、贸易摩擦、国家调整产业政策等等,但这些都是局部的、偶发的因素。我们应当看到,国家对纺织业的产业政策在近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纺织品出曰退税税率的调低,其次是国债项自向纺织业的倾斜力度将明显减弱。这说明国家宏观决策部门希望纺织业应该适度的、平稳的发展。总之,纺织业的长远的良好发展趋势依旧没有改变,棉纺业适度的降温,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投资方恢复信心。从长远看,纺机行业的发展依然是有一定空间的。2003年在昆明召开的全国纺机行业生产经营工作座谈会上,纺机协会的高层人士对今年的行业形势依然保持谨慎乐观,认为国内纺机市场规模依然能够维持在去年的水平上。
市场无情:行业重新洗牌
纺机行业的发展还面临另一个制约因素,即原村料价格的持续上涨。目前的生铁价格和年初相比巳涨了一倍。目前我国的纺机业以生产附加值不高的低档产品为主,外购的原材料和配套零部件的支出占总成本的60%左右。扣除占总成本的30%左右的电气零配件,各种钢材、生铁、能源要占总成本的30%左右。如果原材料涨价30%,那么成本就要上升10%。对于巳经亏损或只是微利的纺机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且相对于棉花而言,钢材、生铁、能源的价格上涨“刚度”要高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行业洗牌不可避免。如中纺机集团公司利用1999年以来纺机市场逐年发展的有利契机,加大改革和重组的力度,进一步巩固了市场领先地位。通过组建棉纺板块、化纤板块,重组业务流程,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如经纬纺机涵过资金统一调度,一年就节省利息支出数千万元;经纬纺机、郑州纺机再造清梳联和化纤成套设备的销售流程,统一对外,提高了对客户的议价能力。集团的一些企业通过统一采购,比价采购,提高了采购的透明度,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这些都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竟争实力,能够从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行业内的一些弱势企业,由于机制不活、管理水平低下,造成冗员多,成本居高不下。缺乏创新活力,企业一直在亏损边缘徘徊。这样的企业缺乏同客户的议价能力,为了生存要冒很大的经营风险,坏账比例高就毫不奇怪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这样的企业被清理出局是必然的。
适应变化:必须未雨绸缨
那么,20O4年纺机行业的发展将呈现怎样的格局呢?纺织工业发生的变化对纺机行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棉纺成套设备及配套专件的生产、销售将明显降温,回落到一个适度的水平上,但决不会出现压锭时期那种困难局面。这种趋势从去年10月份就已见端倪。其次,化纤设备制造商的订单会明显增多。由于进人化纤领域的门槛逐步降低和化纤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棉花的替代品,化学纤维的生产和对这个领域的投资都将保持上开态势。
企业的经营策略要随市场的变化作必要的调整,如产品结构、产品研发方向要适应新的形势,应收账款比例、产品库存要保持在一个安全的、合适的水平。以上是战术层面上的问题。在战略上,我们还要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一产品的定位,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仍将主要围绕中、低端产品做文章。无论是企业的研发水平、管理水平还是国内现有的外部配套环境都不足以支持国内纺机企业在近期大力发展高端产品。我们搞了十多年无梭织机、自动络筒机,但至今在技术上并未取得阴显突破,也没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当年的重中之重项目,除了清梳联外,其余的还是赔钱赚呛喝的多。制订企业的竞争战略,必须 臻晰,不能首鼠两端。高不成、低不就只能贻误战机,耗费资源。当然如何进入高端领域,我们也必须作积极的、有益的探索。
在纺机行业的产业布局上,江苏、浙江、山东占据前三名的位置,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9%、16%和10%;以前一直雄踞第一的上海目前徘位第四,只占据8%的市场份额。这无可争辩地说明了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适合发展机械制造业尤其是纺机制造业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具备如下优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便于纺机企业降低销售成本和服务成本;物流业发达,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产业配套条件良好,企业大部分零部件可以外包,既减少资金占用、也便于企业必要时调整经营方向;具有熟练的劳动力资源且价格便宜;信息资讯业发达,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各种有用信息,等等。当然上海也同处长江三角洲,但由于上海地价、劳动力价格昂贵,已不适合发展低端制造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