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热泵技术,“抽取”地下水中负载的太阳能输入建筑物,或将建筑物中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实现冬天供暖、夏天制冷……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的科学家研制出高温地源热泵,成功在一座逾万平方米的建筑物中得到应用,从而标志着中国科学院这支“国家科技队”也加入了正在兴起的地源热泵产业大军中。
近几年,地源热泵(或叫水源热泵)技术及产业逐渐在我国兴起,但是目前的热泵机组只能输出50摄氏度左右的采暖热水,采暖设备末端只能用风机盘管供热,对我国大部分使用暖气片采暖的用户难以应用。
在中科院、科技部支持下,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经多年研究,在国内开发出了高温地源热泵,出水温度最高可达75摄氏度,可以直接连接暖气片采暖,或经换热器提供60摄氏度的生活热水。
据了解,该套设备已经在中科院外国专家公寓成功运行2个多月。为使建筑物“知冷知热”,这1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原来仅冷暖设备就用了3套:采用热力网采暖、中央空调机组制冷、燃油锅炉全年供应生活热水,不仅投资大、占地面积多、运行费用高,而且燃油对环境产生污染。而现在,地源热泵这套系统替代了原来的3套系统,而且比原来节约电能70%,采暖费用也节省一半。
中科院机关服务局局长助理邢克强说,中科院计划进一步推广这一技术,位于玉泉路的中科院研究生院将在若干建筑物上采用这一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