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重工业计划开发使用锂离子电容器(LIC)替代铅蓄电池的技术。并在2006年11月20日开幕的“第47届 电池讨论会”(主办单位:电化学会电池技术委员会)上发布了此结果。
LIC是使用电双层电容器的活性炭作为正极活物质、使用锂离子充电电池的碳素材料作为负极活物质的混合型电容器。正极和负极的集电体均使用多孔箔,通过使负极和锂金属箔短路,可以在电池单元内部容易地把锂离子搀杂到负极上。与以往的传统的锂离子充电电池不同,由于锂源不依存于正极,正负极活物质量的比例和充电深度的设计自由度较高。因此,能够在确保可靠度和输出密度与电双层电容器相当的同时,使其拥有等同于充电电池的能量密度。
富士重工业在正极使用了比负极的厚的活性炭层电极,在负极采用了新开发的具有易于提高利用容量、中孔(直径2~50nm)和大孔(直径50nm以上)多而通达等特点的石墨电极。通过以上措施,成功地实现了在确保可靠性和输出密度与电双层电容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使能量密度提高到了铅蓄电池的水平。始动性能在常温和低温时均高于铅蓄电池。充电电压为4.0V、放电终止电压为2.0V的循环特性也优于铅蓄电池,在2万次循环后还能保持80%以上的容量。
此外,该公司还在“第47届 电池讨论会”上发表了以使用锂离子搀杂技术为前提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用高容量正极材料(钒类氧化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