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轿车质量水平已经与国际实现了接轨,总体质量比以前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杜芳慈说。他同时指出,体制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整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上世纪70、80年代,每当一家企业买到一辆汽车,最先要办的事就是找个能开会修的老师傅去提车,因为刚下线的车存在大量质量问题,必须边开边修。到了单位,还要找修理厂进行特殊的保养,“特保”甚至成了上世纪80年代汽车修理厂的一项业务。如今,消费者已经不用再考虑车能否开回家的问题了,也用不着做“特保”了,而是对车的耐久性等更加具体、细致的问题提出了更多、更细致的要求。杜先生认为,消费者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本身说明了我国产品质量已经提高了,因为消费者用以比较的产品是进口车,而不是要解决以前能否把车开回家的问题。
今天,我国的轿车质量水平已经与国际接轨,例如,经过日本的评价,广州本田生产的雅阁轿车已经成为本田海外生产的品质最好的轿车,换而言之,广州本田生产的轿车质量已经超过美国生产的本田轿车。天津一汽刚刚上市的威乐轿车实现了与丰田汽车共用平台生产,而且质量已经符合丰田标准。新中华轿车实现了与宝马共线生产,在同一质量保证体系下运行,整车性能指标完全可以与日系、韩系轿车媲美,甚至超过进口车的品质。我国轿车品质的提高得益于多年来汽车行业的对外开放,使得我国轿车质量保证体系与国外全面接轨,企业的质量意识明显提高。安徽江淮汽车不仅通过了ISO质量认证,而且年年请国际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连续4年通过验收。江淮集团董事长左延安说,我们要无限接近国际质量标准,用体系保证我们的产品质量。
杜副秘书长说,在法规方面,我们已经完全与国际接轨了,对汽车产品有严格的要求,国外对汽车有什么要求,我们也有什么要求,比如人家有碰撞,我们也要求。而这在以前是不能想像的。如果说法规是一种质量保障,那么中国在这方面已经与国际接轨了。
对于当前汽车成为投诉热点的问题,杜先生认为,问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产品的一致性问题,另一方面是体制造成的市场混乱问题。
对于产品一致性问题,杜先生认为突出的问题是,一些企业上《目录》时送检的产品和生产的产品不一致,造成产品质量的不一致。他认为,原机械部对汽车行业管理中最大的失误就在于此,现在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没有建立起一套让企业走上正轨的途径。
至于零部件质量问题,杜先生认为第一是零部件企业太多,以前是机械部管生产,交通部管修理,生产厂把车生产出来后交给物资部就可以了,企业不对质量负责,也不对维修市场负责。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能够生产零部件,桑塔纳的、本田的,什么都能生产,而其质量水平比汽车行业的主机配套厂低很多,造成了配件市场的混乱。因此,现在天天打假,天天有投诉。而用户并不了解谁是正宗的生产厂,这给主机厂带来了巨大的声誉损失。杜先生明确指出,这种体制上造成的问题不解决,投诉多的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
第二是压价问题,杜先生认为现在主机厂对零部件厂压价太厉害,有的厂甚至用零部件厂的钱来发展。把一个车灯的价钱压到6元,零部件厂根本做不下来,由于过分的压价,导致零部件厂不得不用劣质材料、低水平工艺生产产品,客观上造成了整车的质量问题。他进一步指出,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零部件厂给压垮了,整车厂也无法生存,以后中国零部件市场将成为外国人的市场,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国家的重视。
杜先生最后强调,从整体看,我国汽车行业的质量水平已经有了大大的提高,在汽车私人消费日益增长的时候,出现投诉多的问题是好事,有助于我们看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