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农用车遭重创企盼政策明朗 7/2/2004
按照往年惯例,5月份应该是农用车全年市场需求最大的月份,很多农民都在麦收前购车。但今年的情况却大不同于以前。至6月21日发稿时止,记者得到的数据是:从4月份开始,以山东时风、巨力、五征、双力等为代表的农用车生产企业的产销量出现大幅下滑,下降幅度高达六至七成,远远超出轿车行业的下降水平,农用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普遍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全行业正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农用车监管长期处于准自由状态
山东省是全国最大的农机生产省份,2003年其农用三轮车的总产量占到了全国的近80%,山东农用车的问题几乎就代表着全国农用车的问题。
据山东省农机监理站站长向记者介绍,农用车从诞生以来,到底该由谁管一直就没有落实到位。根据1986年《国务院关于改革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通知》,农用车由公安部门管理,拖拉机的安全则由公安交警部门委托农机部门管理,到了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农业部职能配制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重新规定,农机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产品质量检验、鉴定和认证管理。但这些条文都因种种原因至今未能认真落实。
这位负责人估计,目前山东至少有40%的三轮农用车没有挂牌,其他省的情况估计也差不多,主要原因是三轮车多是跑短途运输,行驶范围基本局限在乡村公路,交管部门通常看不到同时也无力去追查。实际情况还要严重得多,据一份2002年由山东省安监局、农机办和农机监理站共同完成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山东省潍坊市,农用车挂牌率仅为20%左右,无证驾驶者达70%以上。在潍坊所属区县中,挂牌率最高的是临朐县,为28%,最低的是昌邑县,仅为17.4%。调查组还在一路边集贸市场上做了一个统计,市场上停放的64辆在用农用车中,挂牌的只有7辆。
新《交通法》对农用车管理不明确
今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简称新《交通法》)规定,对机动车包括农用机动车的管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统一负责,旨在使农用车管理逐步步入规范化,为农用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与此同时,三轮农用车与四轮农用车也分别拥有了自己的新名称:三轮汽车和低速载重汽车。
"把农用车交由公安部门管理,给农用车一个汽车的名分,为此我们建议并盼望了多年。"山东省机械办行管处处长、山东省农用车办公室主任刘永飞说,"但没想到好不容易盼来的结果竟对企业如此不利。"
从名义上看,农用车厂一夜之间变成了汽车生产商,但销量却是大幅下降。
6月2日,时风集团给国家发改委打了一份题为《关于农用车税费加重导致农民购车减少、农用车生产企业生存艰难的情况反映》的报告,报告中称实施新《交通法》后有三项费用明显增加,一是农用车明确由公安部门管理后大部分地区收费标准与以前农机部门的收费标准相比悬殊,例如,按照农机部门的标准,北京、河北上一个农机牌照收145元,南方部分地区只收80~120元,这其中还包括安装牌照、喷号和检测尾气等,但按照公安部门现行的机动车管理办法,仅牌照费和驾驶证就需要缴纳480元,部分省份多达520元。二是农用车归口公安部门管理后,车辆必须缴纳第三者责任险,河南、湖北、河北等省的农民购买一台农用车需要缴纳的保险费少的900多元,多的1750元。三是购车要增加10%(以车价除去增值税后部分为基数)的购置税。三项合计,每台车要比原来多花1000~3000元不等,这个数字对农民来说,无疑是太大了,农民的购车积极性因此严重受挫。
时风之所以认为政策的变化是影响农民购车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销量下滑的时间和突然性来说。如果是其他原因,反应不会如此迅速和强烈。
事实上,新法对于农用车管理到底要收多少费用并没有明确规定,各地执行情况也大相径庭。由于没有详细说明,企业、农民只能按照自己的判断去理解,其理解的基础是一致的,那就是农用车开始明确由公安部门当做汽车来管理,而相关部门对于汽车就是按照上述标准来收取费用的。
新《交通法》对农民购车积极性的影响,可能更多的是缘于一种对政策尚未完全明朗前的忐忑。农民从不挂牌的现状到必须挂牌的未来心理上存在着巨大落差。山东寿光市孙集乡一位正在寿光市农机公司了解行情的刘姓农民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想靠跑运输挣钱的,瞄准的是轻卡或四轮、六轮农用车(后轮为双胎的),自己家用大都愿选三轮。从新《交通法》准备实施到现在,到底咋回事,我也说不清,只听说农用车归公安管了,路上查得严了,没牌没本罚款很厉害。农民买车大多数只在田间地头跑跑,花那么多钱挂牌子觉得有点亏。"
寿光农机公司业务科科长李虎认为,这位客户的说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农用车销售形势近几个月确实不好,虽然部分农民对挂牌管理不理解,甚至抱有侥幸心理,但这的确是中国农民面临的实实在在的不容回避的现状,想改变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其他影响农用车销售的原因
除上述原因外,柴油涨价、钢材涨价也严重威胁着农用车企业的生存。据时风集团提供的数字,由于各种材料涨价因素造成每台农用车直接成本平均增加了近千元,销售价格也从去年底开始相应上涨。虽然国家通过宏观调控使钢材价格明显降低,但要反映到车价上,还需要一个过程。农民对此有所期待也许是市场走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全国统一治理车辆超载超限也与农用车市场的阴晴关系密切,大吨小标在农用车产品中较为普遍,许多农民买车的原则就是多拉快跑,一旦这个原则在使用中存在障碍,农民购车受到影响就在所难免。
治理车辆超载超限不仅影响到农用车本身的使用,也影响到农用车产品的发货过程。以时风的装货方式为例,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时风发运农用车一直采取的是双排运输方式,即每辆卡车的货厢上并排装两排农用车,但这种装运方式造成车辆载货每侧超宽约15cm,超长约180cm,总重量则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长期以来,各农用车生产厂一直采取这种装货方式运输,山东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也于2001年6月5日根据公安部有关文件精神,向时风等企业核发了超宽运输通行证,并一直执行至今。最近交通部门加大超限超载车辆查处力度后,尽管时风采取了给运输户上调运费、保证运输收益最低额等多项激励措施,但许多合作多年的运输户仍然担心路上被罚而不出车。如果改为单排装货,运输成本就会上升到原来的1.5~2倍,在目前的销售形势和低利润情况下,企业无论如何承受不了。此外,单排装运还会使运输所需载重车辆的数量翻倍,仅时风一家企业就要增加1000辆,这对交通安全也未必有利。
企业所需的原材料不能及时购进,农用车又积压在厂里运不出去,一个叱咤风云多年的特大型企业瞬间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此时总经理刘成强的心情,决不是一个急字就可以形容的。
艰难的农用车发展之路
多年来,农用车一直因其档次较低而颇受非议。农用车行业的元老之一、金蛙集团董事长何家铭曾诉苦:"一家规模比我们大不了多少的汽车厂厂长公开对我说,老何呀,你造的那玩意儿也敢叫车?听着这话,心里是什么滋味!"更有一些汽车界人士提出应该限制农用车的发展,因为这种产品的出现对汽车业的发展不利。直到1996年农用车两进中南海并受到当时中央领导人的称赞后,才抬起头来。
冷嘲归冷嘲,热讽归热讽,农用车终于走到了辉煌的一天,其发展过程完全可以称做是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典范。但从今年4月开始一直持续至今的大滑坡,却让农用车生产企业再次感受到了灭顶之灾即将降临。原来一直以替社会直接创造了3万个就业岗位为骄傲的时风,如今却不得不面临着产销量不足往日三分之一的尴尬。目前的现状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几个企业,而是整个行业以及与行业唇齿相依的配套体系、运输体系和营销体系,直至农民本身。
农用车税费能否适度调整
诚然,新《交通法》及相关规定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农民对新法理解不透,而有关部门没有及时进行解释。
中央对"三农"问题一直十分关注,每年还要拿出大笔资金对农民进行各种各样的补贴。从我国国情看,目前农民尚不能逾越农用车消费阶段,因此,有关部门是否该考虑直接对农用车免收购置税、实行成本价挂牌和义务服务,把农用车运行所需费用从一开始就降至最低,真正让利于农民,为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