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产业转移大潮兴起 缝机企业提前布局 8/3/2015
近年来,承接欧、美、日等纺织服装进口商采购转移,东南亚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迅速发展,对缝制设备需求亦呈现出大幅增长态势。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出口“零关税”时代来临,中国缝机出口东南亚,迎来新契机。据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10~2014五年间我国累计出口东南亚缝制机械产品20.7亿美元,出口额年平均增长率达35%。2014年东南亚市场占我国缝制机械产品出口总份额更是增至24.6%。
东南亚市场需求的增长为国内缝企成长带来了新的机遇,但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与各项发展要素的更迭,未来东南亚市场也必将给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的国际地位带来冲击与挑战。
市场加速洗牌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东南亚人力和成本制造优势逐渐凸显。由于近年来日资、台资企业加快将多功能家用缝纫机生产大规模向越南转移,将对我国国内家用机整、零企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据了解,目前外资企业在越南积极发展和扶持当地的零部件制造企业,逐步将采购基地转移到越南。由于家用机零部件总体技术要求不高,而我国家用机零部件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基本不具备跟随转移到国外的能力,随着越南配套体系的完善和我国国内采购量的逐年下滑,部分零部件企业将不得不选择退出或转产,我国家用机零部件配套体系的规模将快速缩减,将加速我国家用机零部件厂商调整。
随着外资企业在越南零部件配套的能力和比例增强,其所拥有的劳动力成本、采购成本优势等将快速显现。以普通多功能家用机为例,目前外资企业在越南生产的产品成本不高于中国,而其产品售价还高于中国10%~20%。因此,国内家用机企业在价格、品牌、市场等综合竞争中,比较优势将逐步削弱,国际竞争力下降,生存将越发困难。
未来一段时间,技术要求低、结构标准化、劳动密集型、以价格竞争为主要特征的中低端缝制机械,如常规性的平缝、包缝、绷缝等量大面广的产品,在越南的产量有望逐年扩大,其制造成本也将逐步与中国拉近或持平。由于外资企业既拥有成本比较优势,再加上其国际知名品牌的影响力,我国的中低端产品如果在生产能力上没有实现高度整合,如果不在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上有新的突破,将完全无利可图。短期内,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加剧,国内企业市场份额将快速减少,中长期来看,国内做普通产品的中小企业将被彻底洗牌。
缝机强国趋势不可逆
尽管国际纺织服装等产业不断向东南亚等低劳动成本国家转移,但中国依然是世界最大的服装、箱包、制鞋生产基地的现状没有被改变。
第一,中国作为世界缝制设备制造中心依然具有较强的市场需求支撑。随着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未来中国将会是中高端缝制设备的重要销售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东南亚国家的生产成本也会快速上升,成本优势也会不断减弱,我国服装产业地位不会动摇。因此,我国作为世界缝制设备制造中心的地位不会改变,有相对稳定和较强的市场需求,短期内没有进行转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中国拥有世界最完善的缝机制造体系,具有发展高端制造的优势与潜力。经过多年发展和培育,我国已经建立起强大的基础产业体系和世界最为完善的缝制机械制造及零部件配套工业体系。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90%以上的缝制机械零部件由中国制造。
据了解,虽然近年来日本企业开始将部分普通工业缝纫机生产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但是其中高端的特种机却持续由日本向中国转移,特别是以前在日本生产和控制的关键零部件,目前也逐步放到中国零部件企业来开发和生产配套,呈现出中低端生产外移至越南、中高端生产转移至中国的新的国际产业布局态势,中国正在成为外资缝机企业新的国际运营、研发中心和中高端产品制造基地。
从未来的产业上下游关系来看,外资缝机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然离不开中国制造这个大体系。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国依然会是世界缝机的零部件制造大国和强国,依然是世界缝机零件的采购中心。对于正处于转型升级和向中高端迈进的中国缝制机械行业,显然依托强大的制造体系、产业基地和集群优势,低成本的运输和采购条件,将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第三,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缝机依然具有制造成本的比较优势。目前,越南外资缝机企业刚进入装配环节的生产转移,尚处于转移的初期和产业基地的培育期,低成本制造的规模优势还不会快速体现。表现在其管理成本方面还明显高与国内,配套的体系短期内难以建立,90%以上的零部件还需要从中国采购并运输至越南,运输成本和时间耗费较大。
同时,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以及劳动力素质仍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工人的效率总体比越南高约30%以上。另外,目前我国缝机整机及零件,特别是零部件加工方面,还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工艺革新,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加强管理、减少浪费等方面,持续降低制造成本。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缝机依然具有制造成本的比较优势。
国际转移谨防风险
虽然说产业从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进行转移是必然的趋势和规律,但是对于我国缝制机械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战略意识尚需培育。
一是我国国内缝机企业大都不具备进行国际转移的能力和条件。我国缝机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发展历史较短,虽然各项管理工作正在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但是还没有建立相对成熟的管理体系和运营模式,缺乏有经验、懂外语和熟悉国际规则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没有产业转移和国外办企经验,要转移到国外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二是我国企业大都还没有产业转移的意识。由于第一代企业家大都是在家门口办企业,熟悉当地的人文、习俗和环境,就是沿海地区出现人工荒、成本快速上涨等压力,企业宁愿逐年降低利润率,基本也没有进行转移和异地办企的想法,更没有为这种转移趋势做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三是短期内越南还不是我国国内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首选。越南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配套体系,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劳动成本也在快速提高,越南和中国具有海洋主权的纠纷,在政治上具有一定风险。
四是我国产业集群优势不支持企业转移。单个企业转移的生存、发展失去了原有集群内的专业市场、协作配套的群体以及独特的产业文化和制度环境,会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目前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集群和基地,大家分工明确有序,互补性强,这种集群优势将大大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提前布局
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大潮正在形成,缝制设备在外资企业带动下,不断向越南等低成本国家转移,势必对国际缝制设备产业发展和竞争格局带来新的影响和变化,我国缝机产业为应对国际缝制设备产业转移挑战,应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加快整合,聚焦产品。缝机行业目前中小企业居多,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特别是普通产品生产企业众多,质量参差不齐,产能过剩。应该加快产能聚集,引导企业发挥优势,聚焦产品,提升单一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程度,形成强大规模优势,充分降低制造成本,打造数个常规产品的生产或国际贴牌基地,以优异的性价比、稳定的质量性能和规模经济优势应对低劳动成本国家的挑战。
顺势而上,加强创新。未来纺织服装等行业生产制造方式将是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我国缝机企业应该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加快技术升级,引入机器人和高效率生产技术,提升产业制造水平,大力发展中高端缝机产业,对接国际需求,积极抢占全球中高端缝机市场,将我国打造成世界中高端缝机产业基地。
提升质量,打造品牌。随着国际缝制设备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的深度演化,以及低制造成本国家的崛起,我国比较优势将会逐步削弱,靠赚取微薄加工费的发展模式显然难以持续,拥有自主品牌和品牌竞争力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应加快OEM-OBM的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向价值链高端转移。
适时转移,提升比较优势。一是企业具备条件时,可以尝试借鉴外资缝机企业模式,将生产向低成本国家转移或跟随产业链进行转移。二是通过资本运作,进行国际兼并和收购等实现产业的转移。三是在国外设贸易公司,实现营销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四是可以尝试向产业周边的内陆地区进行转移,适度降低制造成本。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