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世界机器人市场和发展趋势 7/11/2014
为节省流量,手机版未显示文中的图片,请点击此处浏览网页版
“机器人”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具有突出鲜明“特征”的产物。它被冠以“自动化”的象徵。而随着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机器人也需要“快马加鞭”,在硬件、软件、技术上有所突破,真正顺应世界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上生产机器人的主要国家(地区)约16个。美洲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4国;欧洲有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捷克6国;亚洲有日本、中国、韩国、印度、泰国(外资企业)5国和台湾地区。2011-2016年全世界各地区、主要国家生产工业机器人每年的产量见表1。 2013年、2016年为预测。
目前,世界上工业机器人产量最多的国家为日本。据报道,2007年为8.1万台,2011年为9.83万台。 2011年比2007年增加21%。日本机器人出口量大,2011年出口7万台,占总产量的72%。表2为2007-2011年日本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及出口情况。

(图片)

关闭 表1 2011-2016年全世界各地区、主要国家生产工业机器人每年的产量。( 单位:台)
备注:(1. 资料来源:国际机器人联盟(IFR),日本杂志《生产财市场》;2. 表中美国缺乏具体数字)

(图片)

表3为2007-2012年6年间世界工业机器人每年的产量。2012年是2007年的1.4倍,增长迅速。机器人的产量,随着世界经济兴衰和市场的变化而波动。

(图片)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RIA)不完全统计,2012年中国自己生产的机器人共销售3,200台,比上年增长68%。中国目前在生产中使用的机器人,大部分是从日本、欧洲进口的。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统计,2012年中国共进口工业机器约2.2万台,同比增长2%。中国将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目前世界机器人的使用
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统计,2011-2016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国、日本、中国等全球工业机器人年开动数量见下表4。2013、2016年为预测,美国没有具体数字。

(图片)

据IFR统计,2011年,全世界用于各种不同工业部门的各类工业机器人的大致产量见表5。数字为大概数量,仅供参考。

(图片)

世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以汽车工业、电子工业为最多,约占80%。据IFR预测:2014-2016年间,全世界机器人的增长速度,平均约为6%。
目前世界机器人的技术发展趋势
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对机器人的技术发展重点也不一。目前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机器人技术的水平和发展重点如表6。

(图片)

机器人有主体、手臂、手腕、手爪等,和人的身体相似。即有:主体、内脏重要关键部件和神经控制系统三方面。三者对机器人的先进性都有重大影响。总的可分成硬件(主体机械、关键部件)和软件(控制系统)两部分。从机器人总体成本来讲,硬件约占40%,软件部分约占60%。对主体机械部分的技术要求是:选用优质材料、强度高、刚性好、工作可靠、稳定、耐用。对不同关节、内脏、关键部件如谐波减速器、驱动伺服电机的要求是:高性能、高灵敏度、先进、可靠。对控制系统的要求是:可适应不同类型机器人性能,操作、安装、使用、维护方便。对整个机器人要求是:优质、实用、灵活、可靠、稳定、耐用。对用户来说,“质量”和“可靠”最重要。
机器人的技术发展趋势是:
(1)适应市场用户个性具体要求,诚实信誉、性能先进、优质可靠,满足“质量、性能、品种、价格、交货期、服务”六大点──这是使生产企业得以壮大的最根本的发展趋势;
(2)高精度、高效率、多功能化──提高机器人的定位精度、运动速度、精度、效率,以及关键件,特别如谐波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等的性能先进,从而提高机器人的主要性能;
(3)在自动化基础上,不断提高智能化──目前,世界进入高科技、智能化时代,各种先进“传感器”将成为技术关键。机器人和NC机床、各种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已成为当前高科技的主攻方向。今后,机器人的智能化,将日益上升为更加重要的技术发展趋势;
(4)网络化、系统化、集成化──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全世界的网络化、系统化、集成化在不断加速发展。在世界四大国际机床展览会上,机器人与各类NC机床组合成柔性加工单元(FMC),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发展趋势。将来,人类将利用NC机床和智能化机器人组合,建立无人化自动化工厂。网络化、系统化、集成化三者互相结合的发展速度,也将越来越快。
以上四大技术发展趋势,将随全球的经济形势、市场需求、各个企业生产水平的不同而变化,还会出现不少新的趋势。如前所述,各国发展机器人的重点也不一。技术水平低下的、关键部件没有掌握的企业,难以将高端技术如“智能化”作为为主攻;高水平的企业,则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市场需求,将高端技术如网络化、系统化、集成化等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现今,日本的机器人技术水平最高、产量也最多。分析其发展过程、种种做法,其主要经验是:有远见、起步早;领导坚定、人才充足;互相合作、技术配套;科研深入系统、技术基础扎实;攻克关键、占领市场;坚持有恒、步步深入;关键技术、保密封锁。
日本从1964年美国向其介绍机器人技术后,便立即行动。1972年10月,44个企业组织成立“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JIRA,1994年改为JARA)。日本机器人生产企业平时重视世界形势、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统计数据、积累资料,并组织协调、交流技术。根据最新形势,日本经济省和国家新能源开发机构(NEDO)制订、组织了2007-2011年的智能化科研开发规划,并于2012年9月在“机器人杂志”上公布了科研成果。其做法是:统筹全局、狠抓关键。第一步,建立机器人的“智能化平台”;第二步,对各种功能建立“智能包”;第三步,根据不同类型机器人设计“具体智能化系统”。方法科学、步骤严密,对未来发展智能化机器人,将有重大影响。
“机器人”与“NC机床”有其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共同之处是:各有其多种“关键件”,成为其技术发展难点。伺服电机、NC系统、编程语言等互相类似;不同之处是:机器人是“人”的“用具”,帮助人或者代替人工作,而机床,则是人类的“生产工具”,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即能利用切削或成形,制造出各种不同机器的零件,是“工作母机”。机器人是NC机床的帮手,在技术上进一步集成,以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两者在企业间、技术上,理应互相紧密合作、相互结合、互促发展、共同繁荣。
中国今后对各类机器人的需求将不断增多,市场很大。而今,由于在硬件、软件各方面都有不少关键技术没有从根本上掌握,特别如谐波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依赖高价进口。因此,在机器人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等方面,难以同国外产品竞争。
机器人本身的结构、动作、关节、控制复杂多变,且与NC机床的技术,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因此,两者变成了“难兄难弟”。由此也可看出中国在发展NC机床与机器人技术上的“通病”:长期以来,见物不见人、重量不重质的现象非常明显。然而,只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根本上提高素质、职业道德、科技水平,加强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有根有据地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方法,练好基本功、打好技术基础;加强领导,措施落实;组织充足成套的专家、人才、技术工人,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切切实实解决一直以来困扰的难题,建立和完善起健全的“技术链、生产链、供销链”;加强深入系统的“科研”,坚持有恒,则中国机器人的发展,将会出现新的局面。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