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中国机器人之争 7/7/2014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工业机器人有如此巨大的需求。
据世界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购买了36560台工业机器人,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购买国。中国购买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五分之一。
而这也是世界机器人生产巨头对中国市场强劲需求的统一认知。
老对手的新战场
水谷春林,是日本安川通商集团的总经理,也是世界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商安川电机集团的直销公司。“前几年安川没有大力度在中国开拓市场,所以目前在中国销量并不是第一位,瑞士ABB年销量5000台以上,他们已经把生产研发销售全部搬到了浦东。”
据他介绍,2013年安川在全球销量预计年销售30万台,另外3家较大的世界级机器人制造商,第二大规模的ABB年销量预计在25万台,第三大规模的日本发那科,年销量预计23万~24万台,第四大规模的是库卡,预计年销量15万~16万台。
而在2013年,安川在常州的机器人工厂投产,一期年产6000台机器人,二期年产6000台,完工后年产能将达到12000台。
此外,安川还选择了青岛作为第二选择。据悉,其在青岛高新区已辟出1000亩地,用于建立机器人产业园。
同样的,其他工业机器人巨头也把更多的关注力和资源放到了中国市场。比如同为工业机器人行业四大巨头之一的德国库卡(KUKA)位于上海的亚洲新工厂早已正式开业,该厂为其在德国外的第二大生产基地。据悉,库卡新工厂占地2万平方米,主要将生产库卡工业机器人和控制台,产品可用于汽车焊接及组件等工序,以及其他广泛用途。该基地年生产能力为5000台,这将占到库卡全球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其为单班制产能,这就是说仍保留较大的扩产潜力。
ABB抢先一步,早已把全球机器人事业总部以及两大生产基地之一放在了上海。
此外和其他跨国公司不同的是,ABB将生产基地落户到中国的同时,其研发中心也在中国建立,致力于开发适合本地客户的产品。ABB机器人中国区负责人李刚曾表示,“ABB对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已经全面做好准备迎接中国工业机器人黄金期的到来”。
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建厂,目的不但是为降低成本。实际上,因为机器人的进口目前来讲还是零关税,但是机器人备件或者零部件的进口却是有关税的,而且对技术型企业来说,并不能像劳动力型企业那样节省人力成本。
而上述几家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坚持在中国建厂的原因在于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多就说明市场大,市场大就代表了消费群体庞大,之所在中国建厂是因为这样与客户的交接更方便更有效,可以缩短服务的响应速度,可以更快速的反应市场、反应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各显神通
“目前是在中国发展机器人的最好时机。”上海机器人协会会长徐建国说,除了有庞大的急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还有政策的引导以及地方政府的扶持。
2012年,国家相继发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突破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伺服和执行部件为代表的智能装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研发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流程工业的核心工艺和成套装备,大力推进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等装置的开发和产业化。
2013年在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论坛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曾表示,《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正上报发改委和科技部及其他有关部委,指导意见很快会正式发布。
记者了解到,工信部、科技部对于机器人产业非常重视,一直都有相关政策,在发展规划中对于智能装备,也都列在其中,科技部863计划也有专门针对机器人提出的计划。支持了不少项目。
此外,机器人行业原来没有行业协会,但是近年来,成立了机器人产业联合会,去年4月成立了机器人产业联盟,目前很多省市都在纷纷建立机器人产业,成立机器人产业联盟,北京、上海、浙江、广东、重庆、辽宁,都有各自的机器人产业联盟,目的就是通过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的联合,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而国内机器人企业则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其中,沈阳新松机器人、安徽埃夫特、广州数控是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的第一梯队。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业机器人,其产品应用于搬运、弧焊、涂胶、切割、喷漆、科研及教学、机床加工上下料等领域。该公司一位人士说,机械行业中的喷涂、搬运、上下料都是目前替换需求很高的工种。
“机械行业的工人比较累,一般现在90后都不是很愿意干这种活。”上述人士介绍,机器人第一个作用是取代人工,人可以不再干简单的重复的重体力的劳动。二是提高效率,机器人效率高。三是保证产品质量。尤其是上下料,这一块的技工成本太高了,珠三角很难招到人,而冲压也是高危险的工种,每年工伤事故很多,工作太紧张、太枯燥,不停重复。
在约10%的市场缝隙中,除了国内数百家机器人企业激烈争抢。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国内诸多机器人买方正逐步自己制造机器人,甚至成为新的卖方。
比如富士康曾被曝,会把一部分机器人替换的项目拿出来招标,公司自己很重视培育自己的机器人事业部。
而奇瑞汽车公司早在2012年底就宣布,由奇瑞公司自主研发的200台机器人开始陆续投入应用,奇瑞将在未来三年内打造初具规模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基地。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国产机器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核心部件无法自产。“我们现在采购国外的减速器、伺服电机等零部件,相比外企自产自用的成本要高三五倍以上。”
机器人高级分析师陈超鹏指出,目前国产机器人大多为非标机器人,即按照下游中小企业的特定需求做定制化的生产,而国外几大企业更多是批量化生产的标准机器人,非标机器人能够适应国内中小企业复杂多变的环境需求,但由于难以批量化生产,这种模式很难诞生出业内的巨头企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工大教授蔡鹤皋也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产生类似德国库卡、瑞典ABB、日本安川这些大的企业。工业机器人所需要的关键基础零部件伺服电机、减速机等还要依赖进口,这影响了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速度。
业内人士称,中国机器人制造所需的关键零部件电动机,通常向日本安川、日本三洋等企业采购;关键零部件伺服电机,大部分则是向安川采购。安川是世界上最大的伺服电机供应商;关键零部件减速器,很大部分也是向日本减速器生产商购买,减速器占了世界80%~90%的市场,处于垄断地位。
现在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中国机器人产业没有捷径可以走,要由国家或者有实力的企业主导,进行长期研发投入,这是必须的。特别是机器人本体,必须由国家主导,进行大的投入,进行研发,从关键零部件开始,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系统等。
但现在业界存在的一个隐忧就是,在如此轰轰烈烈的形势下,机器人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光伏。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