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大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现况及两岸合作建议 7/31/2013
1 大陆PAN基碳纤维产业现状
1960年代,大陆几乎是与日本和美国同时起步研发碳纤维。1970年代,日本与美国在碳纤维领域有一个迅猛的发展;而大陆张爱萍将军组织的“7511会战”也取得了很大成绩。1980年代,东丽就宣布开发出其顶级产品T1000;而台塑、Zoltek等公司刚起步;大陆已经投资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现中石油吉化公司)引进了英国产能100 t/a的工程线,随后北京化工学院(现北京化工大学)利用联合国的资助引进了英国产能10 t/a的实验装置。1990年代,世界碳纤维格局发生巨大变化,Cytec收购Amoco碳纤维部门进入碳纤维领域,Hexcel收购Hecules碳纤维进入碳纤维领域,SGL收购RK Carbon进入碳纤维领域,Zoltek收购匈牙利腈纶厂,为低成本碳纤维打下原丝基础;而大陆的碳纤维事业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01年,两院院士师昌绪先生给江泽民主席写了“关于加速开发高性能碳纤维的请示报告”,重新点燃了大陆碳纤维的发展之炬,尤其自2007年起(十一五期间),大陆进入了如火如荼般的碳纤维投资期,短短几年间即诞生了大量的碳纤维厂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陆已有32~35(另说约有50家)家公司投入碳纤维的研发与生产。其中自己拥有原丝的有19 家。如果按照已经购买了设备,已建成或在建的生产线统计,假如这些生产线全部建成并投产,碳纤维总产能可达到约1.6~2.0万 t/a,“十一五”期间,企业、银行和国家各级政府总共投入资金约100~120亿 元人民币。该行业虽已经出现一些投资者退出和破产的现象,但仍不乏有新的投资者在进入。
在生产碳纤维的型号和规格方面,目前所有的厂商中只有蓝星公司生产24k碳纤维,上海石油腈纶事业部有大丝束的规划,其他厂家主要生产12k或以下k数产品。绝大部分厂家宣称,产品达到东丽T300的水平。至少有5 家企业宣布产品达到东丽T700的水平,但在市场上鲜有批量的销售。至少有4 家企业宣布产品达到东丽T800的主要技术指标,其中一家江苏的企业高调宣称其在大陆已率先攻克碳纤维生产线连续生产稳定性难题,甚至其碳纤维产品力学性能和离散系数超越了东丽T800的指标。目前除了北京化工大学,还没有企业宣布高模量碳纤维(类似东丽M40)的生产。
目前国产强度3 000 MPa左右12k碳纤维在市场的售价约120 元/kg以下,土耳其Aksa公司A-42~A-49型号12k碳纤维的价格分别约135~145 元/kg,同级别台湾碳纤维价格类比土耳其约高出15%,日本三菱TR50S-12k碳纤维价格约155 元/kg,而日本东丽T700-12k碳纤维价格较乱,约在180~200 元/kg之间,如果按照东丽22~25 美元/kg的国际价格,加上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到大陆市场价格应该是200多 元/kg,可能由于去年价格较低时,国内有存货在今年抛售,或是导致东丽T700-12k价格混乱原因。上述价格让几乎所有碳纤维供应商无利可图,尤其是国产碳纤维企业,很多厂家是低于成本价抛售,销售越多,企业亏损越大。一方面是碳纤维生产线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存在大量的产品技术与品质问题令人纠结,另一方面是亏本销售,碳纤维企业因此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人们不禁要问,国内碳纤维市场的低价格走势是如何形成的?是国内碳纤维企业相互恶性竞争的结果?或是国外老牌碳纤维企业有意打压大陆新生的碳纤维产业?抑或处于成长期的大陆碳纤维因品质不好,目前只能被市场边缘化?但无论何种原因都不是我们所能掌控。唯有打破僵局,努力寻求突破“围城”之路。
虽有一些企业已积极向碳纤维下游产业链开拓,快速进入预浸料及各类织物的加工,甚至是复合材料零件产品的制造。然而他们却发现,进入这些行业后也面临很大的技术问题,做出的产品品质、性能和性价比也不高,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获胜或无法进入高端市场。到头来是摊子越铺越大,路子却越走越艰难,企业或将陷入更大的困境。
2 大陆碳纤维复合材料工艺及其装备
2.1 预浸工艺及其碳纤维预浸料
碳纤维的预浸工艺有很多种。对于热固性预浸料,主流是热熔型性预浸工艺,通常采用树脂膜制备与浸润设备两步法工序。热固性预浸料的核心竞争力是针对不同应用的树脂及其树脂固化体系配方的开发、相关的预浸工艺及严格的品质管理体系。当前,除了极少数航空航天部门的预浸单位基本具备这个核心能力,其他预浸料企业基本还不具备较强或可与国外公司抗衡的竞争能力。尽管大陆在预浸领域的著名专家张凤翻研究员常年撰文和演讲,告之预浸料行业的技术难点与门槛,但很多投资者依然存在着一个误解:只要不惜重金买一台好的设备,就可以顺利进入预浸料行业。如果对预浸料的核心竞争力不做出充分的准备,这些投资的前景让人堪忧。
碳纤维预浸料是衔接碳纤维与复合材料的最为重要的桥梁,对于碳纤维企业,发展预浸料是不二的选择。 预浸料业务的重大意义在于:可以及时把纤维品质信息向纤维生产部门反馈,协助纤维部门提升工艺性能,更深入理解市场对碳纤维的要求;进入复合材料领域,在纤维基础上增加附加值,也能更好地适应碳纤维行情的波动对企业效益带来负面的影响。
碳纤维企业上预浸料项目,须清楚地认识到预浸料部门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盈利单位,它必须与纤维部门共存亡。因为企业在纤维上的投资是远远大于预浸项目的投资。如果这个预浸厂很“娇贵”或唯利是图,只能消化进口纤维,即使它能获点利,但相比企业自产碳纤维的亏损,这点利润没有任何意义。所以,碳纤维企业建立的预浸料厂,必须立足于为本单位碳纤维服务。当前,大陆所有厂家的碳纤维都处于“成长期”,综合品质不堪与东丽比肩。所以,开发出适合本厂碳纤维的适用预浸料,并以预浸料带动碳纤维的销售,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战略举措。
2.2 碳纤维预制件
预制件(Preform)主要是指把纤维预制成一定组织结构和形状的“干的织物”, 主要的工艺有:机织(Weaving平纹、斜纹和缎纹)、多轴经编(Multi-axle warp knitting)、编织(Braiding)、缝纫(Stitching)、三维机织(3D Weaving)等,是 在传统纺织工艺与装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些织物要通过预浸工艺与树脂结合而“变湿”,而有些可以通过树脂灌注、RTM等工艺去与树脂结合。这些预制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后段工序的工作效率。大陆江苏常州、宜兴一带有好几家相当出色的织物制造商。高端的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而天津工业大学李嘉禄教授的团队在三维编织(3D braiding)工艺与装备的研发方面是亮点,三维编织装备的发展将日益重要。
2.3 短切及研磨碳纤维
短切及研磨碳纤维或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预制件,主要有4 个方面的应用:①利用其强度,作为增强塑料和降重材料,替代玻纤增强不能满足的高端市场;②利用其电与热的传导性,作为电子产品防静电外壳;③利用其模量,作为新型的海上油气田的漂浮材料-复合泡沫塑料的增强体,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④利用其与树脂结合后的吸波或透波功能,成为雷达罩(支架)或隐身功能的材料。世界8 大碳纤维厂家中,基本都有短切和研磨产品。有的企业不光用B等品碳纤维生产短切料,也用很多A等品碳纤维生产。其实碳纤维短切和研磨是有很高技术难度的,不是手工剪切和冲床的作坊就能做好的产品。保持均匀的短切碳纤维定尺长度(规格在1~56 mm范围),保证对各种树脂的分散性,以及保证生产连续运行,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技术。
2.4 层合固化工艺及其装备
大陆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固化工艺及其装备,是在玻璃钢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的。比如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南京诺尔泰复合材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航天43所等开发了多轴的纤维缠绕与拉挤设备,这些设备通过改造提升,也可基本适应碳纤维的缠绕与拉挤工艺。
国内早期就仿制美国和台湾的搓管工艺及设备,从搓管机、薄膜缠绕机、抽芯机、抛光机、固化烘箱等,都实现了国产化可以满足基本的体育器材类的管件制造。但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为降低成本,这类设备质量或有下降趋势。
大型自动铺纤(带)机。由于西方国家对大型自动铺纤(带)机销往大陆实施严格的许可证出口管制,大陆(尤其是涉及军品)的企业很难进口到这样的设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肖军教授的团队,长期研发自动铺带(纤)设备,并已经在国内一些用户处使用,这是大陆开拓先进层合工艺与设备的亮点。
综上所述,大陆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整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层合固化工艺及装备还相当落后。很多先进的设备还必须依赖进口,而西方对很多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层合装备都实行严格的管制,成为制约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大陆普及、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大陆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现状概况
3.1 体育器材
该领域依然是大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最大应用面,主体是分布在广东、福建及山东的台资OEM形式加工厂和本土体育器材厂家。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成钓鱼竿、高尔夫球杆、自行车、网球拍等产品。体育器材由于品牌的原因,各种档次复合材料均有其市场:既有高端的东丽T1000、M60J预浸料的销售;也有中端的台塑碳纤维和土耳其AKSA碳纤维;还有国内一些低端碳纤维在这个市场销售。该领域普遍采用碳纤维预浸料和搓管工艺,该细分市场每年碳纤维消耗量约为5 000 t,相对稳定。
3.2 航空航天及军工
由于该领域涉及军品部分长期受制于国外对碳纤维的严格监管控制,在国家利益驱使下,倾向于采用国产碳纤维,但必须通过严格和长期的评审考核来确定定点生产单位。而国产民用航空器(如民航机)的生产,通常可直接申请进口到优质的碳纤维及其预浸料。尽管碳纤维复合材料已经被主管部门提到战略的高度,但限于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设计、制造和应用验证的水平、数据和经验积累,大陆飞机制造业要大量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还需待以时日,尚不可能像波音和空客公司那样,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形成巨大的推动力。据2012年4月26日报道,中国商飞公司旗下上海飞机制造工业公司与美国Cytec签订了为期10 年的复合材料供应合同。大陆该细分市场对碳纤维的消耗量大约是200~300 t/a,目前国内航空航天市场对国产碳纤维的主要需求是类似T300级小丝束碳纤维。
3.3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
对比传统导线,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具有抗拉伸强度大、运行温度高、线膨胀系数小、质量轻、耐腐蚀、减小磁损等优点,适合旧线路增容改造、新建线路、大跨距等国家电网工程。目前,全球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应用里程超过10 000 km,2006年至今已有100多 条输电线路挂线运行,总长超过5 000 km,占全球复合芯导线输电线路总里程50%以上。现阶段应用主要以线路增容改造为主,在新建线路中尚未大规模推广。据业内专家称,该电缆芯目前主要采用东丽T700-12k的碳纤维,每年约有500~800 t消耗量,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大市场。
3.4 风电叶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专家预测,当风电叶片长度超过40 m,就需要部分使用碳纤维。国际上Vestas在其44 m叶片的梁帽采用了全碳纤维;Gamesa在其42.5、44、87和90 m长叶片的梁帽上采用了碳纤维/玻纤混杂预浸料;Neg Micon在其40 m叶片梁帽上采用碳纤维;Nordex Rotor在其44和56 m叶片主梁采用了碳纤维;Repower在其126 m直径的叶片的梁帽上采用碳纤维与玻纤混杂预浸料;Dewind在其40 m叶片的梁帽采用了预浸碳纤维;GE在其48.5 m叶片梁帽上采用碳纤维。国内南通东泰电工在其2 MW风机叶片的主梁采用了碳纤维,中材科技在其56 m叶片的主梁采用了碳纤维;中复联众在其39.2 m叶片主梁采用碳纤维。目前国内还有一些重要的风电叶片厂在考虑和试用碳纤维预浸料。风电叶片基本采用类似于T300~T400水平的大丝束碳纤维(48k或50k),大陆目前还没有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所以主要依赖进口。当前,风电装备制造商经营举步维艰,碳纤维在该领域的大批量应用也非常艰难,可能的突破思路有两条:第一是叶片结构设计上充分利用碳纤维的优势,全面创新结构设计;第二,从叶片的设计要求看,碳纤维的模量(中模)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是与玻纤竞争的关键所在,开发中模大丝束,提升碳纤维的竞争优势。
3.5 交通工具(汽车、高速列车、船舶等)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国外著名品牌汽车(尤其是豪华汽车)中,已经得到长期和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潮流下,汽车轻量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尤其对于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几乎每家国外著名汽车厂商和碳纤维巨头强强联手,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的应用都有宏伟的计划,积极开发新型和专用的大丝束碳纤维,提升后续工艺效率,大幅降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应用的整体成本。然而,此举在国内却显得比较冷清,估计原因是大陆的中高档汽车主要源自外资企业,很多研发在国外合资方总部完成;而国产的中低档汽车厂商,由于价格原因,很难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因此,这个领域应用的出路是积极争取与有技术话语权的国际汽车大品牌合作。高速列车被称之为地面飞行器,在安全范围内的轻量化也是必然趋势,但同样存在于汽车类似的问题。中国高速列车依靠国际技术集成,在国际上异军突起,借助这个机会,通过材料技术的革新,领先于世界高铁技术,也是行内很多专家的共识。然而,要在高速列车上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化,推动起来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几年,大陆的船舶行业(包括豪华游艇)发展迅猛,对高性能复合材料已经形成一定的需求,但是由于成本的局限,也没有被广泛的采用,有待长时间去培育发展。
3.6 建筑结构加固补强
国内结构加固补强市场约需碳纤维700~800 t/a,由于该领域用途受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和《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对加固材料产品性能指标的严格限定,国产碳纤维力学性能指标有明显差距,目前该领域所需碳纤维一部分依靠进口。而很大一部分则是由浙江海宁、江苏宜兴、山东德州一带非良企业大量采购国产碳纤维(非合格品)或玄武岩纤维,通过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形式和以假乱真的手段大量制造和抛售加固材料,导致加固材料市场极度混乱,由此造成的工程隐患则更令人担忧,因此,碳纤维材料在结构加固补强应用的技术优势日渐式微,需求萎靡不振。
4 纵观国际竞争态势,两岸的碳纤维产业发展前景堪忧
最近这段时间,日系企业在大陆低价销售碳纤维,T700系列碳纤维价格一路走低,价格已经降到15~18 美元/kg,在大陆市面上,基本可以买到130~150 元的日系纤维。由于受这个价格“风向标”的趋驶,台湾、土耳其、大陆厂家碳纤维的价格只能一路压低,大陆一些厂家的价格已经被压到100 元/kg的境地,有些只能半停产,即生产越多,亏损越大。
由于三大日系企业具有技术先进、产品型号规格齐全和品牌享誉度高优势,所以他们的市场分布非常之广泛,不光应用领域广泛,地理区域上也很广泛。据说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他们可以卖出相对高的价格,如在北美市场,上述同样的碳纤维可以卖到30 美元左右;同时,他们有很多型号,有些型号碳纤维依然是供不应求,价格高企;他们有很多垄断的应用市场,比如航空航天市场,始终处于高利润和长期合同供应状态。T700-12k作为一个基本型的碳纤维品种,假设针对大陆市场,日企每年只需拿出其中1 000 t的产量,就能把整个大陆市场的价格拉下来,若持续2~3年,很多大陆碳纤维企业只能关闭;相信这对台湾企业来说,亏损不断的碳纤维估计也会使公司高层不堪头痛。
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将持续呈现连环状下降趋势,欧债危机、美国经济疲软、中国经济乏力……在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下,碳纤维市场又遭遇日系企业在大陆低价销售,两岸将如何应对这场价格打压战?将如何处理自身的亏损困境?更或将如何保护好海峡两岸大中华的高科技产业?
除来自日系企业的威胁外,这几年全球风生水起的碳纤维热潮也不可轻视:土耳其的Aksa异军突起;韩国的Taekwang和Hyosung进入碳纤维领域以及新建的韩国东丽先进材料公司;俄罗斯鞑靼斯坦的Alabuga 2014年产能将达到1 500 t/a;印度Kemrock进入碳纤维;沙特Sabic宣布与意大利Monte合作,在西班牙和沙特建设碳纤维生产线;还有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葡萄牙Fisipe、巴西的碳纤维项目等;大陆新的碳纤维企业的产品在今年底或明年要相继进入市场……可以断言,明后年碳纤维市场定会更残酷的价格竞争与市场角逐。在亚洲地区,相当一部分碳纤维企业瞄准了台塑现有的客户与市场,要用价格抢夺他的空间。碳纤维企业如何应对这个困境?如何化解这些难题?
5 面对碳纤维行业的亏损,海峡两岸是否需要碳纤维产业
面对上述碳纤维产业困境,我们很多复合材料领域的朋友可能感觉比较庆幸,一直要看碳纤维企业脸色的日子结束了,被碳纤维企业卡脖子的时代终结了,碳纤维市场供应多元化了,终于可以任意选择价廉物美的碳纤维了,随着碳纤维价格降低,复合材料成本也随之降低,市场销量可以扩大,还可以开拓更大更多的应用市场了。
“危机”这个词,我们抑或可以理解为“危险”与“机会”并存的辩证关系。从SGL公司如下图所示可以明显的看到“需求产能”与“价格”因素的历史变化情况,2000~2004年之间,国际碳纤维的价格跌到比今天还低的价格,大约14 美元/kg,在2005~2008年之间,价格飞涨,T700 12K在大陆最高涨到850 元/kg(约合103 美元/kg),这个高价格,激发了大陆对碳纤维的投资激情,绝大部分项目是在这个时期确定的。到了2008~2010,价格逐步回落到基本正常区位,T700-12K的价格为30 美元左右,从2011年中,日系企业宣布,要对碳纤维涨价15%,并且后续还要再涨,但结果是,2011年下半年价格涨不动了,从2012年新的价格战开始以来,碳纤维价格一路走低,估计到年底,价格或该重新回到2000~2004年时14 美元/kg的最低点。
同样,大陆不少企业之所以上碳纤维项目,也是因为实在不忍日系企业价格的跌宕起伏,造成对自己产品成本的影响太大,以制约复合材料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决定要“补缺”上碳纤维这个项目,以打破日系企业垄断格局,形成一个稳定的碳纤维原料保障供应格局,从而专心至致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下游产业。ZOLTEK曾经在2010年国际碳纤维会议作出如下论述,“很多看似聪明的人做了很多愚蠢的事:碳纤维生产商用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以保证市场份额(日本人的行为),当供应紧张时,又把价格调到无限高,限制新应用的开发;生产商不愿意维持一个长期相对固定的价格,而用户也不愿意接受这个固定价格”。他还认为:“真正聪明的举措是,应该要维持一个相对固定价格,这无论对碳纤维生产商还是用户都是有益的。”作为企业,日系公司为了获取最大利益,利用其几乎“垄断”市场的实力,操控市场变化,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而作为我们—海峡两岸的业界,能抱团协作,创建并簇拥一个健康发展的碳纤维产业,用以牵制日系的市场操纵行为和平抑价格的波动,对于广大用户和整个复合材料产业,是非常有利和十分必要的。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碳纤维来源,下游的复合材料产业不可能获得持续与健康地大发展。
6 在国际巨头间的倾轧之中,我们如何获取长久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原丝—碳纤维—预浸料(或预制品)—复合材料结构件—最终应用”这整条产业链上,全球很多著名公司有着各自的战略考量,不妨在此逐类剖析。
日系3 家公司的主要精力投入在原丝与碳纤维上,逐步过渡到预浸料。他们对复合材料结构件及最终应用,还主要停留在研发技术的阶段,并没有大范围投资这个领域的制造。而是协助与支持碳纤维用户,帮助他们开发下游产品,以期客户更多的购买碳纤维。台塑的发展思路似乎类似。此为第一类;
美国HEXCEL与CYTEC的传统主业是军工复合材料,逐步向上游追溯到预浸料、碳纤维及原丝制造。他们的主要精力是放到整个产业的整合上。碳纤维对外销售很少,主要是供内部系统使用。 这两家公司的核心应用领域是航空航天,也尝试在其他领域发展,比如风电等,但成效并不显著。此为第二类;
Zoltek以“推广低成本碳纤维和商业化应用”为目标,主要生产大丝束、低成本碳纤维,其市场主要是工业应用领域,尤其是风电叶片与汽车市场。同时在产业链的整合上,他收购了复合材料设计公司,复合材料成型设备公司,从碳纤维到预浸料,再到后续结构件成型,他都有涉及。这个模式使Zoltek的碳纤维产量在短短几年内快速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将很快超越东丽,成为行业第一大制造商。此为第三类;
SGL以碳/碳复合材料为需求,收购英国的碳纤维企业,与宝马合作后,其碳纤维产能大幅度提升,并同时向上游的原丝和向下游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他们除了主打工业应用,也积极参与“空中客车”的项目,期盼在欧洲航空领域占一席之地。SGL虽然也是发展大丝束碳纤维为主,但与Zoltek的粗放式发展相比,其技术与品质更加精细。此为第四类。
对比上述8 家碳纤维巨头,有支持后续复合材料的、有重纤维的、也有整个产业链通吃的,但整体趋势是,碳纤维企业与终端用户结盟越来越多,这种结盟的促成,不光是碳纤维企业需要稳定的纤维订单,最终用户(尤其是大用户)也希望有稳定的纤维供应来源。一些风电企业由于忧虑碳纤维供应的不连续性和价格的剧烈波动性,不得不把叶片设计成既可以采用玻璃纤维,也可以采用碳纤维。这类型的结盟将极大地挤压复合材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复合材料企业游走在大型碳纤维和最终应用的大客户之间,生存与发展将会越来越困难。对于较高品质要求的复合材料,碳纤维最好是定制和独家稳定供应,以确保复合材料的品质一致性,而纤维的使用量一上去,碳纤维企业和最终用户就有“短路”的冲动,经常把复合材料企业给甩掉。
在这个“赢家通吃”高度竞争的游戏规则中,后来的碳纤维企业如何能在夹缝中生存与发展?这些初创的碳纤维企业产能有限,品质不稳定,不能吸引到大的最终用户的青睐,而小订单对价格限制严格,他们又很难获利运营。但是,如果这些初创的企业倒闭后,世界又回到几家垄断的局面,复合材料企业的日子更不好过。
打破这个两难选择的唯一出路是:两岸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企业必须精诚团结、相互搀扶和共同发展,必须要形成一个能与日本、欧美抗衡的体系。
7 海峡两岸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合作的可能性
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台湾是全面领先于大陆,无论是碳纤维的品质与产能,还是后续复合材料产业链体系,通过台塑与众多复合材料(尤其是体育器材)厂商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体育器材是相对稳定的行业,不太可能为碳纤维产业带来高速的增长机会。
大陆研究碳纤维的历史始于1960年代,之后为满足军工的需求,也发展了几家小型的生产厂。直到2005年以后,对碳纤维的投资热潮才开始,到目前为止,正在建设的生产线产能开机后,产能可以达到1.6~2万 t/a。单家企业的最大产能约是3 000 t/a,但制约于技术落后、价格低廉、品质不过关等问题,目前,大陆最大规模工厂的年碳纤维销售量大约是1 000 t,所以,大陆的碳纤维供应还主要依靠日本、台塑和前两年进入大陆市场的土耳其Aksa公司。
大陆的碳纤维应用市场可谓五花八门,几乎覆盖了碳纤维的所有应用领域,但是,每个领域的需求量又很小,有相当多的问题需要去克服,以期更大碳纤维用量的增长。但整体上讲,大陆是世界复合材料制造工厂,在碳纤维的消耗上是仅次于美国与欧洲市场,在各个领域都将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比如列入国家重点发展计划和着手推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缆芯项目、高品质车载气瓶项目、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项目、高速列车轻量化项目、大飞机项目和各类航空器改复材项目等。但在这些项目工程中,鲜见台湾复材大企业的身影。
台湾地区的很多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已经迁移到大陆地区,但是,其经营模式基本是“两头在外“(原料与市场),即使很多产品返销到大陆地区,也主要是品牌商的工作。这种模式,使得台资企业与大陆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行业往来与交流很少。同时,大陆很多复合材料应用的机遇也很难为台资复合材料所知晓,大陆用户对台资复合材料企业的技术实力也知之甚少,宁愿找实力相对较弱的本土企业,也不敢找或找不到台资企业。这种相互封闭、缺少沟通与合作的局面无人受益!
碳纤维产业的发展与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从技术关联本义讲,没有强大的复合材料技术,碳纤维企业只能站在河的一岸,而应用企业站在河对岸,相互着急却见不了面;从两岸合作层面来说,复合材料技术更像是座桥梁,桥越宽,两岸沟通、交流、互动和合作的机会就越多。台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把握先机和利基,积极参与到大陆地区的投资和建设中,获得“体育器材”之外更多的收益和发展。
恕我直言,台塑作为台湾碳纤维产业的领头羊企业,如果只满足于碳纤维销售到大陆市场,而不积极地参与大陆复合材料产业群的培养与支持,时间一长,就很有可能被大陆壮大起来的碳纤维企业给边缘化。另外,台塑具备相当的碳纤维技术优势,应该在此基础上主动与大陆的研发机构联手合作,进一步生产出更高性能和低成本更实用的碳纤维(比如T700级的48~60k的大丝束碳纤维,T800级的碳纤维,中、高模量的碳纤维),去积极替代日系产品在大陆的市场,并扩大应用量。同时,希望台塑在大陆也成为领头羊企业,可采取与大陆碳纤维企业品种错位发展战略,放弃低端品种让给大陆的碳纤维企业去做,与大陆企业共同创建具有大中华特色独立完整的碳纤维产业体系。
上述的合作可能一旦实施,两岸的碳纤维企业会融入更广阔的市场,开拓更高性能的碳纤维,获得更强的竞争力,扶持与培养更多的大陆地区的复合材料企业,获得更多的碳纤维销售机会;两岸的复合材料企业则有更多机会,在体育器材的基础上与各类最终用户合作,开拓宽广的应用面与扩大业务;在大力推进国家复材应用重大项目工程的进程中共享利益和成果。
8 对两岸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合作的建议
鉴于上述两岸合作的可能性与利益分析,我试着提出如下建议与大家探讨,以期待推动两岸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的合作与共赢。
8.1 转变观念,封闭不是竞争力
大陆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几十年的“闭关锁国”,深受封闭带来的痛苦与落后。对于任何企业,先进技术诀窍的保密是必须的,但是持有封闭的心态,害怕对手竞争,在低水平的技术水平上保守的做法,并不会帮助你成就大的事业。早几年,大陆的碳纤维企业是不准参观的,现在,有些企业在全国会议中开放大门,让所有与会人员随便参观已渐成潮流。如果一个技术看一眼别人就学会了,只能说明你这个技术不怎么样,在市场竞争中迟早会败落。唯有“自信、开放和进取”能够帮助您的企业不断发展,让竞争对手永远追不上,才是正道。这是个首要突破观念束缚的问题,是两岸真诚合作的大前提。
8.2 利用大陆各类专业会议与展会,充分宣传台湾的产业实力
每年大陆会举办诸多“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会议,台湾的复合材料工会不但应派人参加,并对台湾地区的产业做详尽的介绍。如每年9月份,大陆会在上海或北京召开“国际复合材料展览会”,其规模已仅次于巴黎的JEC,台湾工会应携台企设置展位,或开辟台湾团体展区,或在晚间开设酒会,与大陆同行做较深度的联谊与沟通。
大陆碳纤维行业多以日本东丽为学习对象,对台塑的实力并不很了解,更不了解台湾强大的复合材料产业。我也一直在行业内呼吁:不要眼高手低,应多向台湾业界同行学习。
8.3 建立多渠道沟通机制
由于大陆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各自为政和划地为牢来发展“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尚未形成一个权威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的机构,目前相关的协会有“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较多的关注玻璃钢)、“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学术层面)、“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关注点偏向纤维,无法涉足复合材料)、“中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战略联盟”(非国家正式注册组织,难以形成影响力)以及地方政府或企业组合的社团组织等。
限于上述的复杂性和局限性,大陆尚未有一家真正对应“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权威组织与台湾地区相对接。所以,目前两岸互通只能建立在多渠道或点对点的联络基础上,包括对行业重点企业的联络。
8.4 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直接沟通
有了上述初步的沟通机制之后,两岸业界同仁在相互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企业间就可积极开展门对门的直接沟通。广州赛奥公司从事该行业10多 年,与大陆绝大多数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企业建立了业务关系与友谊,我们愿意为两岸这方面的沟通需求,长期提供热情和免费的服务。
8.5 台湾有实力的企业应该把研发机构延伸到大陆
大陆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的学术水平是比较高的,研究成果也是硕果累累。但由于受体制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或在特定高科技领域应用后往往束之高搁,向产业和民企转化的能力较低。台湾企业应充分利用这样的优势,用自己的研发机构与大陆方面对接。同时,把研发机构也放到大陆,便于对大陆更多的用户开展技术服务,扩大业务领域和范围。
8.6 台湾企业应加强与大陆重点应用单位的合作
对于不少复合材料的应用客户来说,时常会产生一些纠结:若全部采用欧美技术或设备太贵且技术和服务又不到位;与国内单位合作,又担忧技术水平够不上,直接严重影响了很多转型升级应用单位对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兴趣、耐心和决心。这方面,是台湾复合材料企业可以施展智慧和“拳脚”的广阔空间。不过须提醒的是,台湾企业要切忌“急功近利”或“赚把钱就跑”的心理和作为,甚至欺骗大陆企业不懂专业行情而漫天要价。这只会让整个行业蒙羞,导致大陆客户对台湾企业“敬而远之”。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