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国二十一世纪初的“朝阳产业”的现代物流业,其广阔的发展前景被中外业内人士所看好。随着中国“物流热”的升温,专家呼吁,正着手打造现代物流的中国企业,在把物流作为投资热点时,应把物流规划放在物流发展的优先地位。
摩根·斯坦利公司在一份《中国物流报告》中指出,中国每年的物流费用超过2000亿美元,并预计,未来10年内这类服务收入将有20%的增长幅度。
业内人士指出,发展现代物流的意义不仅仅是物流业本身的利润,由物流业发展带来的社会交易成本的普遍降低和社会附加值增加,对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调查表明,目前中国大陆物流公司有16000家左右,但最大的企业也仅仅占有1.4%的市场份额。同时,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和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等也是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据调查,目前大部分中国物流企业只局限于提供运输和仓储业务,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所提供物流服务的质量、内容、水平与客户要求之间还存在着巨大差异。
北方交通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张文杰指出,由于中国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物流”,以及“采购黑洞”和“物流陷阱”造成的难以计算的损失和浪费,使得中国企业物流平均费用占商品价格的40%,物流过程的时间几乎占整个生产过程的90%,而美国的物流费用平均只占货价的10%到20%。
专家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物流服务业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使中国物流业竞争会更加剧烈。由此,提高中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加强企业现代物流意识,使中国的物流业向规模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增强竞争力势在必行。
首批现代物流人才培训近期已经在上海启动;业界和理论界的现代物流研讨会也接二连三举行;政府有关人士纷纷表示,积极支持物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迈出了更快的步伐,被称为“业内航母”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也已经实现了从承运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海尔集团现代物流系统对营销的支持已见成效。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着手全力打造现代物流业。
北京物质学院教授、中国物流专家王之泰认为,要接受日本泡沫经济和过去国内某些地区“房地产泡沫”的前车之鉴,要追求物流合理化、现代化的投入。由于物流涉及面非常广泛,需要有一个高层次的、全面、综合的规划,做好物流发展的规划工作,有理性地解决和发展现代物流问题。
现在,深圳市全市性的物流规划已经开始实施,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物流规划也相继实施,中国邮政开始制定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国“十五”计划也明确了发展物流配送的国策。假以时日,中国物流业的“航母”企业可望出现,其“阳光产业”的效应也能真正发挥出来。
6/28/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