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使用术语“EL”来描述早已被萤火虫所掌握的发光方式——尽管这只是一种化学方式。
与萤火虫截然不同的是,工程师使用了一种带电薄膜来实现EL发光。难题在于:这种发光模式仅可在面积有限且平整的表面上得以实现。如今,智能表面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它能令薄膜随意改变形状,从而照亮任意几何形状的表面。 (图片)
运用智能表面技术创造了首款照明公文包 智能表面技术是一项用于制造较薄三维塑料零件的技术,应用交流电时,可均匀照亮整个表面——包括边缘。其生产过程中的第一步是,通过高度精密复杂的丝网印刷工艺,在透明聚碳酸脂薄膜上印刷几个层面。这些层面包括一个透明的聚合物电极,该电极由一种绝缘材料将其与反电极隔离。绝缘体中嵌有发光体——特殊的无机水晶。修饰后的薄膜现已能够进行三维成型,并通过插膜注塑技术使用热塑性塑料进行反向注塑。由于无需任何白炽灯或发光二极管,此类模制品不再需要进行进一步组装。此外,EL灯使用寿命较长,且无需任何维护工作。这种灯具有不耀眼的特点,其色谱包括从蓝色至绿色,以及从桔色至白色。且无任何热量生成。
除了在形状上拥有设计自由度之外,智能表面技术还为图形设计提供了无限可能。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将装饰性图形应用于薄膜,这种一流技术已在诸多行业(例如汽车、时尚行业等)的产品得以广泛应用。同时,这种技术还可与装饰性印刷相结合。
由拜耳材料科技生产的产品所制成的加热和通风控制显示器便是这一新型技术的典型范例。零件在单一步骤中进行制造。过去,若采用传统方法,五个元件将不得不相继进行组装。
总部位于德国的国际皮革及包袋专家BREE运用智能表面技术创造了首款照明公文包。只要一按按钮,印有BREE标识的EL薄膜便会发光,将两个隔层映衬得如同在童话世界一般。
采用智能表面技术的优势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 几何学:智能表面技术首次使电致发光灯三维成型成为可能。
◆ 重量/空间:采用智能表面技术的灯由丝网印刷而成,可在完整表面上发出均匀光线。灯体总厚度通常小于0.5毫米。这一结构显著节省了重量和空间。
◆ “冷光”:采用该技术的灯是一种不发热的光源。这令灯体本身在使用寿命方面得以延长,而周围区域也相应受益。
◆ 组装:采用智能表面技术的灯可在单一工艺中进行生产。无需进一步组装。同时,需要整合的零件数量显著减少。
◆ 维护:智能表面技术能够带来无与伦比的终生性能,无需花费更多时间和成本用于维护工作。
6/14/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