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投入以及IT企业商业模式与美国的经济有何关联;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发达国家信息发展的轨迹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技术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学者查斯曼调查了292个企业,结果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企业的IT投资和投资回报率(ROI)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 2001年10月,麦肯锡咨询公司发表《美国生产效率增长报告1995-2000》将此结论扩充到53个行业,约占经济体总量的70%,指出“IT与生产力之间仅仅是一种模糊的关系。”无怪乎有人在评论美国公司在IT战略上的失败时说,“在人类奋斗的历史中,没有像今天这样付出如此多的代价,而又取得如此少的成果。”
美国《哈佛商业评论》杂志2003年5月号刊载了尼古拉斯·G·卡尔的论文,此文一出,引发了理论界的激烈争论。卡尔认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常常把信息技术的战略价值挂在嘴边,总是在谈论如何利用IT获得竞争优势。然而,实际决定公司资源是否真正具有战略价值的是稀缺性,而非普遍性。只有在你有人无时,才能带来竞争优势。对企业而言IT成为一种常规投入,以IT为基础获得优势的机会越来越小,“从战略重要性这个角度来看,IT会淡出舞台,不再那么紧要”。因此,卡尔建议:如今企业的IT管理应该降低投资,采取守势,把重点放在降低风险而不是增加机会上。
其实,二十多年来,经济学家、管理科学家和信息系统研究者都试图破解这个悖论。其中,研究者代表有布赖恩乔福森、乔根生等人,研究机构代表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顾问委员会等机构。
奥林纳和西彻尔在2000年对美国的分析发现,所有多因素生产效率的增长都可以追溯到信息和通讯技术生产行业上(如计算机、半导体、通信设备)。同期,乔根生和史迪罗对美国经济增长现象也做了类似的解释。
而乔丹将整个经济的加速增长归结为多因素生产效率在计算机及其相关半导体制造上的进展,尽管这种结果主要依靠特殊方法来校正其在生产力方面的贡献程度。很显然,一方面技术进步推动了信息和通讯技术产业的多因素生产效率的增长,进而促使整个经济多因素生产效率的广泛增长。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促使通讯设备价格降低,使资本向其他产业更多地投入。乔丹认为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降价效应” 并不依赖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生产行业的存在,而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扩散效应”则有这种依赖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信息和通讯技术行业的进步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多因素生产效率的发展。
范巴特·阿克对10个OECD国家进行的对比研究发现,在信息和通讯技术方面,美国比其他国家有更多的投资,并且保持了技术的领先地位,这种信息和通讯技术产业的优势至少部分地解释了美国9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亚历山德拉·克拉克查尔、保罗·施里耶2001年对9个国家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20年间,信息和通讯技术每年为各国经济增长贡献0.2到0.5个百分点。特别是,在90年代后半期,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贡献率提高到每年0.3到0.9个百分点。显然信息和通讯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影响最大,当然,美国并不是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资本投资中唯一获利的国家,研究的其他8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经济增长。尽管德国、意大利、法国和日本等国信息和通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
近两年,约翰 · 哈格尔三世在出版了专著中,提出通过网络服务,如何战略地获得即期利润,保持未来增长。哈沃德·斯密斯和彼特·芬格则认为信息技术应当着眼未来,大有作为,特别是通过流程再造,能够获得竞争优势。
信息外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004年2月17日,美国白宫首席经济学家、经济咨询委员会主席乔治·曼昆教授指出:现有的世界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一个开放的世界贸易系统将有利于提高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生活水平。如今,有些观察家对全球自由贸易提出疑问,部分原因在于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出现了大量工作外包到其他国家的现象。其实,在2004年2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乔治·曼昆曾经指出:外包服务是一种国际贸易的新方法,从长远来看,它有利于提高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本来一次普通的新闻发布,却引发了美国政坛和经济学界一场大争论,这也为今年美国大选提供了一个新的议题。
严格来讲,我们认为,外包服务是指将企业内部的某些周期性的、反复的活动或者职能通过合约的方式转移给外部服务提供商的过程。在整个转移企业内部活动过程中,生产要素和决策权也会随之转移。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看,外包服务在农业、建筑业、制造业、政府部门等领域早已存在,即使在信息技术服务业,其外包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为美国联邦政府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许多公司,如今已有相当数量转变为国际巨型企业。
2003年下半年以来,由于英特尔、IBM等大牌公司把部分业务转移到海外,使得美国国内脆弱的就业市场风声鹤唳,该议题成为各界的关注焦点,然而,理论界、实业界与政界对此问题的关注点却有所不同。理论界关注的是外包服务是否导致了传统理论的失效?是否引起新的理论变革?实业界关注的是外包服务趋势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自身企业是否也要成为外包需求方或提供方?外包是否导致下岗人数的增加?而政界关注的是外包对国家利益的整体影响,是否对国家核心产业的发展乃至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而老百姓关心的是自己的饭碗是否会随着外包消逝而去?
曾经担任克林顿政府的劳工秘书的罗伯特·里奇认为:外包并没有减少美国整体的劳动力数量。如果其他国家做某些产品能够更便宜,我们理应外包给他们,而集中精力做我们能够做得更好的事情。
而劳工组织则主张政府应该立法限制美国企业的海外外包发展。另外,参加今年总统竞选的民主党候选人约翰·凯瑞利用曼昆讲演中的措词不严密,抨击布什政府鼓励美国产业外包,而建议美国公司在进行海外外包前,必须预先3个月声明。
外包并非“新生事物”,应当理性评价外包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客观地讲,全球外包在信息技术高潮的上世纪90年代起到了重要作用,加速了技术扩散和技术共享。可以说,如果没有外包,那么,手机可能仍然是价格昂贵的“大砖头”,仍然属于某些权贵人士的奢侈品,而不是如今普惠大众的日常用品。全球信息技术外包服务1990年只有90亿美元,而到1994年即达到了28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在25%以上。而且,这种跨国外包的技术潮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根据预测,公司在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上的支出2001年已经达到3000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增长到7000亿美元。有的研究者甚至预测到2010年信息技术的外包服务市场将达到10000亿美元。
其次,外包有利于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回顾美国的新经济历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得益于外包降低了美国的制造业成本,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在1995年到2002年,外包支撑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从2.5%提高到2.8%。如此至少增加了2300亿美元的国民产出。
再次,外包与美国失业之间表面上有一定联系,但是,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比如,尽管在90年代美国的外包发展迅速,但是,美国的失业率在90年代却下降到了4%以下。反观美国的就业市场不景气,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国内经济的不振,从1999年到2003年,美国经济从高峰跌到谷地,有130万非农就业职位消逝了。同时,制造业失去了280万个就业机会,而80万个管理职位是无法外包到其他国家的。美国经济从2000年中期开始陷入衰退。在过去的三年,一系列的挑战接踵而来:网络股的泡沫破裂、“9.11”的惨案、华尔街的丑闻。这些事件严重影响了美国国内投资。
因此,当人们重温经济高速发展甜蜜的时候,应当意识到,劳动生产率对就业市场具有双重作用。劳动效率的提高,一方面意味着可能延伸出许多新的就业领域,另一方面,显然资本对劳动的需求程度在下降,生产率的提高有其摧毁性的一面,必然要放弃一些冗员,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机器将排斥工人”。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问题
2003年底,国内某著名IT类杂志邀请专家评选了“影响未来2年-3年的10大信息技术”。很遗憾,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没有入选。然而,世界著名的信息技术研究机构福瑞斯特研究所的分析报告认为无线射频识别将今年的一个主要技术发展趋势,同时,种种业界动态也证明,无线射频识别将成为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主要由阅读器、天线、标签、相关硬件和软件组成。在磁场范围内,标签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或者被动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 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相关数据处理。RFID卡本身是无源体,当阅读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时,阅读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其本身的L/C产生谐振,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一部分是数据信号,指挥芯片完成数据的读取、修改、存储等,并返回给阅读器。显然,该技术对制造业和零售业通过效率,具有巨大的帮助。根据有关测算,如果全面推行该技术,那么,宝洁公司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在7%到20%,库存下降了5%,供应链上的每个托盘的节约在1.5到2美元。其他的收益包括更快地运输、减少缺货现象。
2003年6月,沃尔玛首席信息官琳达·迪尔曼宣布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计划,同期,美国国防部也宣布要求所有的供应商在商品上贴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沃尔玛要求到2005年1月自己100个顶级供应商必须在托盘和外箱上贴上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到2006年12月,所有的供应商必须装备相关设备,并且沃尔玛已经开始在各折扣店安装相关系统和设备。之后,沃尔玛计划把该技术推广到国际市场上。其实,从2004年4月19日开始,沃尔玛在达拉斯的三个分销仓库已经试用被动式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吉列、雀巢、宝洁、强生等大供应商都希望参加4月份的先期测试。目前,沃尔玛要求在每分钟600英尺的输送带上运送箱子,并不要求100%的阅读率。
与此同时,德国的麦德龙集团在2004年1月宣布自己100个顶级供应商必须在托盘和外箱上贴上无线射频识别标签。2004年2月,塔格特集团宣布要求所有的供应商在2005年春天后期实现在外箱和托盘上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标签。3月初,阿尔伯森连锁店希望在2005年4月顶级的供应商可以参加无线射频识别项目,重点放在外箱和托盘上。而英国的马克和斯宾塞也宣布了类似的计划。麦当劳也不甘示弱,它在芝加哥地区和印地安那西北部的440家连锁店试验了几年时间,2004年6月之后,顾客可以选用特制的信用卡,只要在射频范围内,挥动一下,就可以完成结帐手续。
美国国际数据公司在2004年1月公布了美国零售行业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调查结果。该调查结果称,2008年该行业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标签市场规模将从2003年的9150万美元扩大到接近13亿美元。在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标签相关支出中,购买硬件的费用占最多,2007年将达到8亿7500万美元。
扬基集团(Yankee Group)发表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基础设施市场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到2008年RFID基础设施市场的销售额将达42亿美元。
在沃尔玛公司和众多大零售商的相关计划压力下,众多应用系统开发商纷纷加入程序开发队伍,微软、Oracle、Sun、SAP、Oracle和IBM等也开始在公司的主流产品中集成射频鉴别(RFID)技术。
尽管如此,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要取代条形码,仍然需要跨越以下门槛:
第一,如何建立统一的、可行的、各方均介绍的技术标准。目前,美国与日本各自都在积极促进自己的技术标准成为全球统一的标准。未来在该领域,仍然会面临着众多的标准之争。标准背后,说白了就是利益之争。
第二,如何尽快降低标签的成本。标签较贵是众多厂家的首要担心的问题。过去每个标签在1美元左右,现在降低到了50美分,大家希望标签的成本能够在2年~3年内降低到5美分到10美分,甚至1美分~2美分。
第三,如何解决前期的投入问题。福瑞斯特研究所认为,如果供应商计划推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那么,第一年的投入大约在900万美元,包括启动成本、维护费用、设备投入等。如此大的投入,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第四,如何解决保护个人隐私与维护消费者权利的问题。由于采取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因此,消费者的许多个人信息有可能被获取,因此,目前加州的一位参议员已经提议禁止推广该技术。的确,这里存在着一个两难的选择。
第五,如何建立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话协商合作机制。现在,我们看到了一幅极其不均衡的图画:大企业热烈,小企业冷淡;发达国家积极,而发展中国家被动。这种不对称的状况,充分说明各自的承受能力不同、发展状况不同,因此,如何让我国的企业及早意识到此技术的潜在优势和未来冲击,如何尽快建立我国的相应标准体系,以应对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胁迫,已经排在我们的日程表上。
5/20/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