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提出了企业发展远景“实时企业”,一个没有高度集成的企业,显然难以实现“实时”的梦想,而实施集成,离不开实施框架的建立,它是企业集成的“梦想”之梯。
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在企业集成的四个层次中(硬件集成、业务集成与应用集成、企业集成、企业间集成),大多处于较低层次的集成(硬件集成),缺乏较高层次的集成(对企业业务的统一集成,特别是不同业务之间以及企业间业务的集成),这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企业集成仍存在巨大的差距。要逐步认识并实践高层次的企业集成,即实现对企业内部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进行一体化集成管理,企业首先需要一个企业集成实施框架。
走近集成“梦景”
不同企业的高层次集成实施框架有所区别,但其基本的架构是相似的。右图是制造类企业的集成基本实施框架(借鉴于我国红河卷烟厂的高层次集成系统)。
该框架针对制造类工业企业的所有主要业务,使集成系统中内各类应用系统(产品设计与开发、经营管理、行政办公管理、后勤支持、生产制造、监测控制和合作工作等)进行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和过程集成。右图表明了应用层、集成框架(集成平台、运行平台和信息运行系统)、计算机硬件平台及系统软件间的层次关系。并可看到该框架概括地将企业业务分为物资、制造、销售、财务、行政、技术、机械、电气等8大运行系统,这些运行系统运行在统一的运行平台,完成各个业务信息的输入、处理、传递和存储。如:
原料信息集成处理:原料信息的起点是原料的收购和初加工,原料信息从收购环节进入,自动流转到验级、计量,然后进入原料货场进行收、发、存管理,可以通过电子地图直观显示货场的存货信息,辅助货场调度和基本技术设计;根据技术中心下达的工艺计划,传给生产线执行加工和包装,伴随物流产生产成品的产出信息,自动传递给成品仓库,信息进入仓库系统;原材料库负责接收原材料的入库信息,存放原材料的库存信息,组织生产需要的原材料,发出原材料出库信息,并可以通过电子地图显示每栋仓库的原材料品种、等级、年份、类别、存量等信息,以备均衡生产的需要。
制造信息集成处理:根据销售确定的发货计划,制造总部制定制造计划,下达各部门进行物资、设备、动力等生产准备,然后进入生产系统执行生产安排,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在各现场计算机终端上进行领退料,以及生产、设备运行信息的记录,传入物资、制造和销售系统中,另外,对生产人员的消耗、状态、质量等行为信息及时进行记录和考核,帮助各部门及时的掌握生产动态和人员情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财务信息集成处理:从各个业务信息源接收业务单据信息和日常费用单据,分中心记录和产生收支信息,通知银行支付,最后按照中心进行核算,形成统一的企业收支信息和利润信息,对资产、存货、资金信息的进行精确的管理。
借助技术之梯
上述框架的八大业务系统通过下述技术具有高度的整体集成性。 (图片) 首先,通过采用三层结构技术,框架中各个分系统内部所有业务数据的输入、存储、维护与调用都在一个统一的底层数据库中进行,所有业务的“功能”(即业务的外显功能,如业务传递单据)都基于同一数据库按预存或经过定制化的格式输出,各业务流程则基于这些数据、“功能”和整个企业的组织、岗位、人员,按拟定的先后顺序和预订权限统一在一个共同的界面上进行于全企业范围。这种三层结构技术帮助企业完成了跨平台、跨系统、跨数据库的无缝集成要求。使企业集成系统设计可以专注于管理业务,减少计算机或是通讯等方面的技术困扰。
其次,通过工作流技术,对统一的全企业数据库和“功能”库进行设计、管理、维护和调用,在统一的数据、“功能”和业务流基础上,企业各系统之间的交互运作和高级管理层对企业各系统的监控实现高度的无缝集成。原材料信息集成处理的流程中清楚地体现了流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对原材料从入库(原材料库)、工艺计划(生产部门)、直到变成产生品(仓储部门)实现了基于业务流的统一控制管理的功能。这种集成模式直接反映的是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了扁平化的管理与信息的统一监控与利用。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实施监控与原料相关的信息:如库存、生产线上的用料等。
第三,可实现的企业模型构件,使系统具有高度的柔性功能。不同企业基本业务运行模式有所不同,所需集成的具体业务内容会有所差别。上述框架给出的是机械行业的一个代表一般企业的基本框架,企业在实施集成系统是会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调整。传统的软件编写模式对于这种变动需要进行大量的修改,而且在修改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可控的实现风险。而现行的集成平台中的管理模型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实现软件的快速调整。
上述集成框架中,对传统多数企业模型的纯理论性进行了改造,构建了可实现的企业模型技术,即主要是通过各种中间件和基本不涉及计算机编程的直观的企业模型调整来自动实现系统适应企业业务变化。比如,当企业设计一种新的业务流程时,主要工作就是在集成平台的相应功能模块上直观地画出业务的起点、各个环节、结束点,并指定各个环节的操作岗位、人员、权限和任务,一项新的业务流程及其软件就基本上自动生成了。当业务变化时,操作方式也基本相同。
这种企业模型的支持使企业集成系统必须具备较强的系统性、通用性和前瞻性,同时,有高度的自动化,能适应多种生产制造方式的管理模式,支持企业业务的持续完善,支持企业对经营、管理模式的不断调整,包括对产品和生产流程的重组和与之相关的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管理流程的调整,以保持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优势。
依托“平台”支撑
集成平台的概念及其支持工具是实现上述功能的核心手段。上述框架的核心实现技术便是统一的、具备上述功能的软件应用集成平台。所谓集成平台就是在集成基础设施支持下的一组集成服务器。
实现上述功能的统一业务运行平台,首先能大大减少集成的复杂程度,作为应用系统仅仅要求如何与平台发生联系,而不必知道如何与其他某个应用系统的联系,使复杂程度大大降低。为集成开发和集成实施用户带来很大方便。
同时,集成平台可以促进标准化的实现,在集成平台与应用系统之间建立一个一致性接口,很客易地把应用系统作为开放式系统来处理,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的标准模块。
另外,集成平台使应用系统便于修改。例如可以实现对应用系统结构关系、交互机制、信息形式、数据结构和通信协议的信息传送等方面的快速调整。
最后,集成平台可以满足企业业务信息自动运行的要求,从销售到物资,从人员档案到财务信息,都统一运行在这个平台上,系统按照企业管理的需求,为每个员工提供一个系统的工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完成业务工作,同时可以进行业务研究,发表研究成果,同时也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并使用和共享信息。企业团队在运行系统平台上工作,每个人按照统一的业务规程工作,相互协同工作,持续改进和优化。
可喜的是,我国已经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较成熟的这类业务平台,并在公用事业、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医疗管理等行业得到成功的推广应用。
5/16/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