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企业如何做好信息化的目标规划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20多年来取得了效果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应用面积不广,应用程度不深等。在“十一五”到来之际,广大的企业如何去做自己的“十一五”信息化规划?中国电子学会ERP专委会副主任,资深ERP专家金达仁提出了五点看法,供企业参考。
企业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多年来,我国企业在CIMS、ERP、CAD/CAM、PDM、EB、BPR和IT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益,有力的推动了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从比较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还有较大的差距。以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度最大的ERP应用为例分析,其主要问题是:
1、应用时间与应用数量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1年沈阳第一机床厂引进全国第一套MRPII系统以来,时至今日,全国只有5000多个企业在全面应用ERP系统,仅占我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总数的2.6%。
2、应用周期与应用范围
从MRPII系统单项应用开始到ERP系统全面应用完毕,平均应用周期在12-15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单项应用和信息孤岛阶段,尚未集成。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的应用范围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
3、应用深度与应用效益
2004年,国资委信息中心和《计算机世界》报联合对国内3000家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的调查显示,只有3.7%的企业的信息化进入成熟期阶段。也就是说大多数企业的ERP系统仍停留在IT应用层面,未能紧密结合中国企业缺乏有效管理现状,将推进信息化与管理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
上述问题再次说明我国企业信息化仍然任重而道远,仍需大家不懈努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思想创新、体制创新和应用创新。具体而言:
一是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培训教育。促使广大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以及我国入世后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增强主体意识,立足于企业创新,尽快、科学的做出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决策。同时,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制定科学的经营发展战略、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与价值、强化基础管理和文化建设工作,为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是“十一五”企业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应朝着协同商务、系统集成和企业创新的方向努力。企业要将研发技术、制造技术、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过程控制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应用,带动产品研发模式和设计理念的创新、产品制造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创新、供应链协同商务模式和双赢机制的创新,实现研发、制造、管理和过程控制信息化,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是至“十一五”末,全国应有30%-40%的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要全面完成信息化研发、信息化制造和信息化管理单一系统的集成与创新。其中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进入中国500强的制造业企业要在此基础上实现本地乃至异地多层次协同研发、制造、管理与过程控制信息系统全面集成创新目标。
四是广大企业要在推进全面创新的基础上,编制“十一五”信息化总体规划、加强培训教育、制定明确量化的应用目标、实行管理模式重组、引入项目论证、监理与评价制度,从思想和方法上确保信息化项目的成功。
五是政府在继续深化改革和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同时,还要在政策和资金上引导和扶持我国管理咨询/IT咨询机构和国内应用软件产业实现同步快速发展;还要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和信息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
3/1/2005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