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制造业先后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三个阶段。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创造了新兴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而且通过渗透和辐射,使机械、冶金、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由于集成了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现代管理、先进制造等多项高新技术,能够同时调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快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从而大幅度增强了制造业的竞争力。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早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就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现在正在向高度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目前各主要国家都在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以保持自己在世界分工中的有利地位。
因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传统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一条必由之路。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力推进以制造业信息化为代表的国民经济信息化,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实现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否则,差距就可能进一步拉大,使我国制造业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目前,我国国内产品的准确性、精密性都无法比拟。据统计数字显示,在钢铁、石化、电力、纺织和建筑等15个行业,中国制造技术水平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5~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30年。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采用了“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有消息称,中国机械制造业中57%的产品产业化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但是,“在引进国外技术的经费中,设计图纸、工艺专利的购入费所占比例高达60%以上,而许多购入的技术并没有知识产权。同时,我国企业的科研经费只占销售收入的1%,而国外一般占5%~10%。”专家指出,这些原因导致了中国的装备工业始终没有摆脱技术引进型模仿创新的模式,一直在“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中徘徊。
从国际上看,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针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这两大特点来进行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当务之急,尤其在加入WTO后,我们的产品要想进入国际市场,一定要质量好、价格低,即性价比好,这就给我国的企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前面已经提到,我国是制造业的大国,但不是强国。另外,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成分仍然偏轻。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还没有完成,企业集中度比较低,大型骨干企业偏少。在这些方面,我们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要推进制造业信息化,这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包括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都在制定或执行振兴本国制造业的计划。
二、中国制造业遭遇可持续发展困惑
今天中国获得全球(产品)制造业王国的称誉,是建筑在大量耗用原材料、大量耗用能源、大量耗用初级劳动力、大量进口发达国家的知识技术产权,以及大量牺牲环保及生态资源的基础之上的。这样的制造业结构、工业结构、产业结构,除了创造产值指标、出口指标和外汇指标外,从很多角度看都是不太健康的,是违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到处是建筑工地,但是建筑机械多是日本制造的;中国生产大量汽车,但生产汽车部件的机床是日本制造的;中国年产2亿多吨粗钢,但特殊钢材、建筑用的H钢,甚至部分制造汽车及手机的钢材多靠进口。尽管国内不少制造业产品的产量很大,如钢、水泥等产品的产量已位居世界首位,但一方面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长期依赖进口,另一方面,低水平、低技术含量的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2)中国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设备投资,2/3依赖进口。如果将制造业分为产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两部分,中国装备制造业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不到30%,远低于美(42%)、日(44%)、德(46%)。在构成GDP的三种产业中,中国服务业的比重偏低,约40%,不仅远低于美、日,甚至也比印度(55%)低。在服务业中,金融、软件等高级服务业的比重更低(印度软件业占GDP比重17%,中国仅1%)。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总体规模已跃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几十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维持在40%,中国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于制造业,创造了中国接近四分之三的外汇收入。但我们现在还远不是制造业强国,制造业总体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1/5,劳动生产率只是美国的1/23、日本的1/25、德国的1/18,大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不少关键技术及设备仍然依赖国外,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其含金量远不敌“日本制造”和“美国制造”等。
(3)由于制造业比重大,消耗原材料与能源就多。中国GDP占全球不过4%,但耗油占全球新增值的30%,用钢占全球新增值的30%,用水泥占全球新增值的40%。
(4)我国制造业普遍生产效率低。制造企业规模偏小,规模经济不足,制造过程成本偏高是主要问题。
在资源相对贫乏的背景下,我们的制造业增长方式仍然没有走出高投入、高消耗和低产出的传统模式。这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矛盾,而我们显然没有足够的“家底”来支撑这种粗放式的增长。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目前只是“加工中心”,而不是真正的世界工厂、制造中心。这不仅削弱了本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而且也威胁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我们要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我们的制造业需要尽快提高管理水平、运营能力和运营效率,非常重要的一条措施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我们的制造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信息化——中国制造业的“绿色”之路
在信息经济中,信息被认为是创造附加值和财富的重要源泉之一,这主要在于通过人们所拥有的信息种类、使用信息的能力、组织起来的灵活性以及他们适应问题的方式来实现。当不确定性引入经济学后,信息从本质上不再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而是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成为防范和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产业成本或损失最小化的重要途径。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全面发展和普遍采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实现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的转变,这个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联结为一个互为因果的有机整体,要求经济发展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长期承载能力,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全新发展模式,就是科学的发展观。它要求制造业体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制造业在将制造资源转变为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以及产品的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同时产生废弃物,是造成环境与发展冲突的主要源头。因此,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下,有关资源和环保的问题成为制造业的热点。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制造业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使产品在设计、制造、使用直到报废及回收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化、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优化。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指出:从产品设计到制造技术,从企业组织管理到营销策略的制定,“绿色”制造业体现为: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考虑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采用回收再生与复用技术,实现资源、能源和物料的可再生循环;产品加工制造过程避免环境污染,实现绿色的制造;同时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人的创造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信息时代的制造业要求在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减少所需要的材料投入量和能源消耗量,尽可能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短缺资源的代用、可再生或易于再生资源(如太阳能和可再生生物资源)以及二次能源的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资源、原材料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使原材料中的所有组分通过生产过程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和副产品,从而消除废料的产生,减少环境污染。
用信息技术改革制造工艺,开发新的工艺技术,实现资源和能源利用率高、原材料转化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减少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污染物的产生,使中间废弃物能够回收再利用,最终废弃物可以分解处理,尽最大限度实现少废或无废生产。
四、后记
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业化的进程是不能够超越的,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制造业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在信息时代,工业化的过程是可以缩短的,我们可以把重点和突破口放在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上,寻找工业化的突破口。不可否认,在制造业生产环节方面,我国仍是世界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之一。这不仅体现在优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上,更多的体现为我国这些年发展所积累的大规模加工组装业优势和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巨大市场规模上。这种比较优势就是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保证。这使得至少在今后50年,制造业都会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因此,努力提高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已刻不容缓。
中央明确指出:“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国家提出的这一发展战略,不只存在于“十五”一个五年计划中,也是未来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针。要改变这种状态,中国需要新的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政策。在“十五”规划和十六大报告中,发展制造业被列入了工作重点,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必将是我国工业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工作重点。
2/21/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