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铆钉成形技术研究及性能评价 |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 赵建国 郭洪杰 董帅 | |
为节省流量,手机版未显示文章中的图片,请点击此处浏览网页版 | |
摘要:针对电磁铆接和普通铆接镦头变形差异,建立铆钉成形过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得出了不同铆接工艺铆钉的变形规律;设计了铆钉拉脱试验方法,验证了电磁铆接在成形质量和轴向抗拉强度方面均高于普通铆接,得出了电磁铆接工艺性能优于普通铆接的结论。
关键词:铆钉成形 有限元模型 拉脱强度 性能评价
铆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连接强度稳定、检查和排除故障容易、对复杂结构的适应性强等优点,在飞机生产过程中获得了大量应用。但是,普通锤铆铆接件结构强度低、铆钉变形量大、操作环境差、工作强度高,已不能满足新一代飞机的研制要求。电磁铆接成形时间短,钉杆膨胀和镦头成形几乎同步完成,钉杆和钉孔间形成的干涉量比较均匀,当钉孔间隙较大或夹层较厚时仍能实现较好的干涉配合,利于提高飞机结构的疲劳寿命,而且电磁铆接为一次成形,铆钉材料不易产生加工强化,适用于难于成形材料以及大直径铆钉的铆接,此外,电磁铆接还具有噪音低、后坐力小、铆接工艺质量稳定的优点。
20 世纪 60 年代,波音公司最早意识到传统铆接工艺难以满足新机型、新材料的工艺需求,率先开展了电磁铆接技术研究,并于 1968 年申请了强冲击电磁铆接装置的专利,解决了普通铆接存在的问题,从此拉开了电磁铆接工艺研究的序幕。1986 年 Zieve[1] 研制成功低压电磁铆接设备,解决了高压电磁铆接的缺陷,使电磁铆接技术得到较快发展。1988 年 Peter[2] 将原来需 6~10kV 的工作电压降到 0.5~1.0kV,并成立了Electroimpact 公司,其产品已广泛用于世界各地飞机制造行业,如波音 767、空客 380 等飞机机身复合材料连接均采用了电磁铆接技术。俄罗斯伏尔加航空科学技术中心研制的 YMK-6AM、YMK-8AM 电磁铆接设备已用于 IL-86、TY-154 飞机的生产,研制的 YMKCH3 装置已用于发动机燃烧室筒体 Cr-Ni 钢等铆接。国内电磁铆接技术研究相对较晚,具有代表性的有西北工业大学的曹增强 [3] 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李春风等 [4]。电磁铆接工艺应用研究相当重要,华盛顿大学 Reinhal 等 [5] 考虑到电磁铆接的材料动力响应与普通铆接不同,通过试验计算得出铆模的形状对成形质量有较大影响的结论,电磁铆接不能采用普通铆接所用的铆模。Vincent 等 [6]提出了加载速率是影响铆接质量的重要参数。此外,铆钉材料、铆钉规格、钉孔间隙、垫圈和镦头形状尺寸的不同对电磁铆接工艺均有较大影响 [7]。国内设备总体性能仍落后于国外,各大主机厂主要是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应用研究,如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于 1999 年从俄罗斯引进两台电磁铆接设备,将电磁铆接工艺应用于机翼整体油箱的铆接,中航工业西飞于 2008 年从美国 Electroimpact 公司引进了双枪电磁铆接设备,用于无头铆钉的铆接。
电磁铆接与普通锤铆镦头变形差别较大,为保证铆接质量和连接强度,开展铆钉镦头成形技术研究及相关评价方法至关重要。
1 铆钉镦头成形数值分析
铆钉铆接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加工强化,影响金属的塑性性能。断面收缩率是金属材料塑性性能的表征,由文献 [8]~[9] 可知,断面收缩率随着变形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加工强化效果降低,塑性损失减小。电磁铆接为单次应力波载荷,普通锤铆为多次冲击载荷,两种铆接方式铆钉变形速率不同,材料发生加工强化的程度不同,最终导致铆钉镦头形状不同。
铆钉塑性变形具有高度的非线性,MSC 公司的MARC 软件非线性求解能力较强,美国 NASA 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有限元计算。铆钉镦头成形过程中,钉体塑性变形较大,故本文采用 MARC 求解器,按增量法计算铆钉变形过程。
铆钉材料为钛铌合金,弹性模量为 20000MPa,泊松比为 0.28,屈服强度为 495MPa。铆钉直径 5mm,长度10mm,铆接夹层厚度 4mm,为提高计算精度,有限元网格采用六面体八节点一次单元,单元数 7992 个,节点数9211 个,如图 1 所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
电脑版 | 客户端 | 关于我们 |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