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德国模式下的标准检测认证市场演变 | |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 |
为节省流量,手机版未显示文章中的图片,请点击此处浏览网页版 | |
——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的重要性
自十八大以来,2013年“两会”期间。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整合业务相近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之后随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同意全国首个“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落户上海市闸北区,闸北区检测认证行业的发展和对市场化、平台化的改革尝试走在了全市乃至全国的前列。以此为契机,之前由政府及其下属检验检测机构承担的检测任务将有望逐步向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开放,这将为国内不断升级的检验检测市场带来无限机遇。作为高技术服务业的检测认证业,其综合实力的提升及充满活力的市场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国内制造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新政实施以来,践行成果已受到市场的热烈期待。放眼全球,亚洲是全球检验检测市场的驱动力,欧洲仍然是行业支柱。新政所遵循的市场开放、政企分离等理念及采取的相应举措的确有成功的先例与经验可以借鉴——二战以后,正是借助市场开放及政企分离,政府逐步将监督职能授权给第三方机构而形成的先进监管体系,德国得以跻身世界制造业强国之列,其工业产品和消费品也以“质量”和“信誉”闻名全球。
自一百五十年前诞生以来,TüV南德意志集团(TüV SüD Group)一直在德国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二十年多前,集团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而今,其大中华区域管理总部正坐落于上海市闸北区。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CEO范华德(Dirk von Wahl)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德国国内检测认证管理体制的改革之路,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市场监督中扮演的积极角色。他表示:“德国几十年来不断寻求体制变革,并始终以最严格的标准对产品实施检测认证,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产业的综合实力与对外出口的竞争力。德国作为制造业强国赢得世界尊重,与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都密不可分。”
从外部环境来看,欧洲国家在二战后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合作,在历经几十年的研讨协商下最终实现了产品标准及认证体系的统一,消除了欧盟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在过去,欧共体国家对进口和销售的产品要求各异, CE新方法指令和CE标识制度的实施实现了欧盟对大多数安全、环保相关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的统一。而GS认证是以德国产品安全法(ProdSG)为依据,按照欧盟协调标准(EN标准)或德国工业标准(DIN标准)进行自愿性检测认证,是欧洲市场公认的德国安全认证标志,某些要求比CE指令的要求更严格,拥有忠实的顾客群,在欧洲尤其是德国消费者中具有极高的认可度。至1992年底,各成员国除了协调标准和等效法律外,还必须互认测试结果和认证证书。 CENELEC认证协议(CCA)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制造商由此可以按照简化的CCA程序在所有欧盟成员国内申请相应的国家标志认可。 除CCA外,国际互认的CB体系(Certification Body)在欧盟当然也适用。 制造商只需在一家测试机构测试产品,只要该机构为CB成员,则制造商在获得CB测试报告和证书的前提下,不必在其它机构重复进行测试。
从内部因素来看,德国政府在产品质量监检领域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改革模式,不断强化监管机构的职能与角色,大力引进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以提高监管效率并加强企业的服务意识。在德国的消费品市场,政企分离的独立模式,驱动人们对质量和安全的需求。在德国模式下,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技术技能的独立第三方机构,经由认可机构认可和/或政府部门授权,对企业进行产品的质量测试与认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
电脑版 | 客户端 | 关于我们 |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