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精益思想”推出后,只有极少数业走上了精益之路,大多数企业尚未登堂入室。究其原因,固然有多个方面。作者认为,现场管理不足是共同的软肋。而本文所教授的就是如何从现场观察来开启精益管理的大门。
深入现场观察,使管理来源于现场、作用于现场并服务于现场,激发现场员工自主改进的活力,是精益企业的基本特征,也是造就精益企业的必由之路。现场观察是精益管理的入门课程,其核心是深入事件发生的实际地点,观察物品的实际状态,并向当事人当面了解事实真相。要想准确把握精益管理的精华,必须学习实践现场观察。
现场观察的目的
现场观察,就是高层管理人员深入现场了解情况,通过验证前期假设、检查实施过程的活动,使管理聚焦问题本身,鼓励一线员工参与,推动组织全员管理和员工的自我管理。
验证前期假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场观察是验证管理思路、方法和制度有效性的唯一途径。管理部门发布的制度、规定是否符合实际?管理流程衔接是否顺畅?关键环节是否得到有效识别和控制?工艺部门发布的作业/品质指导书是否便于操作?
检查实施过程
“员工不会做你预期的,只会做你检查的”。因此,任何工作计划都要有现场检查来匹配,而不能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听汇报。通过深入现场,全面检查,确认执行状况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偏措施,对基层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施以援手,管理者才能指导现场实现快速提升。
聚焦问题本质
远离现场,躲在办公室里讨论,往往会偏离问题本身。为了一个方案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才发现与会者的目标相去甚远。讨论准时交付时,也许有些人关注的是质量问题,另外有些人关注的是设计问题,也许还有一些人关注的是存货问题。而一旦深入现场,与会者就很容易就影响准时交付的关键所在达成一致。
鼓励员工参与
一线员工是长期作业在生产现场的专家,其改善能力是惊人的。但是现实中,很多企业都忽视,甚至压制了这种能力,虽然他们也有全员改善提案制度。深入现场,接近一线员工,明确传递企业的管理意图,倾听一线员工内心的声音,有利于暴露问题,有利于人人参与,让好制度取得好效果。
现场观察的层次
有效开展现场观察,需要对现场观察的层次有整体性的了解。我们认为,现场观察可以分为系统层面和细节层面两种。
系统层面的现场观察
系统层面的现场观察相对宏观,是用高层管理者或者外部客户的眼光去审视,着眼于大系统。主要观察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无精益的流程布局;二是有无可视化的问题管理方法;三是有无标准化的管理基准;四是有无持续改善的精益文化。
看流程的重点是看生产现场的流程布局。如果随处可见浪费、流程经常停滞,就足以说明企业管理存在问题。一个精益企业的流程布局,应该是已经在设计源头上消除了很多浪费,操作流程是不间断的。
看可视化的重点是现场管理板,包括静态管理板和动态管理板。静态管理板主要是传达企业长期的管理理念,反映企业的管理主张;动态管理板是管理者随时要把握的管理信息,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
看标准化的重点是现场管理的基准线。一是人人都清楚自己的努力目标;二是人人都熟悉自己的工作内容;三是人人都知晓自己的工作标准;四是人人都掌握异常状况的处理方法。
看精益文化的重点是,高级管理人员长期坚持到生产一线,直接聆听员工的声音。每天使用精益工具,使潜在问题凸现出来;问题优先,每个人都会问“为什么”,直到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对策。
细节层面的现场观察
细节层面的现场观察相对微观,是用一线管理者或者作业人员的眼光去审视,着眼于具体细节。横向看,主要观察作业人员、设备设施、物资材料和加工方法四个因素;纵向看,主要观察质量、成本、效率和安全环境四个方面。
一线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从横向和纵向进行细微的观察。综合地讲,就是要看作业人员的质量、成本、效率和环境,看设备设施的质量、成本、效率和环境,看物资材料的质量、成本、效率和环境,看加工方法的质量、成本、效率和环境。
现场观察的实施途径
靠近
站在距操作工位3-5m远的地方,观察作业人员、设备设施、物资材料、操作方法和周边环境。特别是对自己想要搞清楚的问题,更要全神贯注地聚焦某一部位或过程10min以上,细致入微地查看每一个细节。
询问
询问作业人员作业目标、实施依据、验收标准以及异常状况处理流程,探究作业者对作业标准的遵守意识以及熟练掌握岗位技能的程度。除了对现场作业人员反复询问每一个重要环节和细节,观察者还要反问自己是否必须这么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图片) 思考
依据看到的现象,思考现场作业是否为满足客户需求的目标创造了价值。针对存在问题,深入剖析其根源,思考系统改进方案。另外,还需要深入思考,为什么现场管理总是在有序和无序之间反复,很难在既定的基础上持续改善。
7/11/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