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大型卧式压铸机中板的拓扑优化设计
张帅 张琦 万水平
为节省流量,手机版未显示文章中的图片,请点击此处浏览网页版
摘要:为了实现压铸机的高性能,低成本制造,本文以拓扑结构优化方法为理论依据,结合有限元分析技术,针对大型压铸机的中板进行了轻量化研究,建立了以中板模架装配面的厚度为设计变量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0 引言
随着制造业快速发展,合理的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决定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针对机床制造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在,如何能保证设备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即就是设备的结构轻量化研究。传统的优化是在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反复试验,计算和校核,其优化周期长,并且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了解决该问题,近几年出现了采用结构拓扑优化思想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优化方法,能够更科学和高效的实现结构的轻量化设计。
结构优化技术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1904年由Michell提出的桁架理论,属于离散结构拓扑优化理论。连续体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始于1973年Rossow和Taylor提出的变厚度板的优化设计,自1988年Bendsoe和Kikuchi提出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均匀化方法以来,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Mlejnek等[5]从工程角度出发提出了结构材料密度的幂次惩罚模型,标志着拓扑优化密度法的诞生。目前有关拓扑优化的重要研究方向主要分为拓扑优化模型、算法的建立,去除优化中数值计算不稳定的方法及拓扑优化的应用研究。
随着拓扑优化理论的发展和成熟,能够用拓扑优化解决的问题范围包括:线弹性静态结构优化问题、动力学优化问题以及非线性等复杂情况下优化问题等。国外Cheng和Duysinx等,国内杨德庆等,研究了具有应力和位移约束下的拓扑优化问题,Tenek和Seungjae等研究了动力学问题的拓扑优化设计,Diaz和Tae等研究了拓扑优化的多目标多约束问题。拓扑优化在航空、汽车领域已经开始得到了初步的应用。胥志刚等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平集拓扑优化的车身结构轻量化研究方法. 黄杰等将分布式柔性机构引入到机翼形状变化结构设计中,实现了自适应机翼表面的连续准确变化和结构轻量化。
然而,目前针对大型设备方面的拓扑优化研究还很少,特别是压铸机中的三块大板,前、中、后三板占到机器总重的60%~70%,对三板的轻量化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压铸机中板为例,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中板的模架装配面不同预留厚度对优化后模型的理论减重比,变形量和应力值的影响,进而确定了最佳的预留厚度,获得了最终的优化结果,并依据最终的拓扑优化结果建立了新的压铸机中板几何及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此模型进行了静态力学分析,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准确性。
1 拓扑优化理论
拓扑优化技术能在给定的设计空间内找出最佳的材料分布,拓扑的改进可大大改善结构的性能和减小结构的质量。目前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技术比较成熟的是均匀化方法、变密度方法和变厚度方法,在工程上应用对多的则是变密度法。
变密度法引入一种假想的密度值在之间的密度可变的材料,将连续结构体离散为有限元模型后,以每个单元的密度为设计变量,将结构的拓扑优化问题转化为单元材料的最优分布问题。用变密度法得到的拓扑优化结果是密度等值分布图,其中密度为中间值所对应的区域为假想的人工材料,在实际的工程中是没法实现的,因此在得到最优拓扑图形后要对这些区域进行人为的处理以适应实际的工程需要。基于正交各向同性材料密度幂指数形式的变密度法基于最小柔度的优化模型为:

(图片)

式中:xe为单元的相对密度;N为结构离散单元总数;C为结构的总体柔度;p为惩罚因子;ke优化后单元刚度矩阵;f为优化体积比;K优化前结构总体刚度矩阵,U和F分别是位移列矩阵、力矢量;kO初始单元刚度矩阵;ue单元位移列矢量;
xminxmax分别是单元相对密度的最小极限值和最大极限值;ev为优化后单元体积;Vo设计域的初始体积;V优化后的结构体积。
2 压铸机中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置
本文采用HyperWorks的OptiStruct模块进行拓扑优化,建立了中板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拟中网格的剖分质量是影响计算精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用专业的有限元前处理软件HyperMesh来生成高质量的网格,然后进行边界条件和相关参数的设置并进行求解。
2.1 压铸机中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压铸机主要零部件的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增力机构通过中板传力,为模具提供锁模力。压铸机中板的原始三维模型如图2(a)和(b)所示,结构比较复杂,中板模架装配面开了许多T型槽,用来固定模具,增力装配面上开了四个矩形槽,边角分布四个与格林姆柱相配合的通孔。为了获得较好的优化结果以及便于高质量网格的划分,对压铸机中板的模型做了简化,忽略了一些小的特征量如:T型槽,倒角和圆角,如图2(c)和(d)所示。

(图片)

图1 压铸机部分结构示意图

对简化后的中板模型进行六面体网格划分,将模型分为设计区和非设计区两个部分,如图3中(a)、(b)、(c)所示。对两个区域的网格分布赋予同一种材料和属性,材料为球墨铸铁QT450,其杨氏模量E为150GPa,泊松比为0.25,密度为7.3吨/m3,其中HEX8六面体单元为155196个,共155638个单元,172978个节点。

(图片)

(图片)

2.2 施加约束和载荷
在施加约束和载荷时,应尽量参考中板实际的工况和相关参数。对图1进行分析可知,中板起固定模具和传递锁模力的作用,在实际工况中可沿着格林姆柱轴向移动,故施加载荷时,可视销(与铰孔配合)固定,在模架面接触模具部位施加1250吨的面载荷。建立约束时,边角的四个通孔内表面的六面体单元释放Z向(轴向)的自由度,约束其余自由度;约束中板底面支承座Y方向的自由度,释放其余自由度,在10个铰孔处建立10个相对应的RBE2刚性单元,约束这些单元的全部的自由度。
2.3 拓扑优化参数设置
对中板优化时,定义设计变量,即选择设计区域,定义目标函数为最小质量,定义约束条件为满足应力约束。为了便于制造加工,添加了了最小、最大尺寸和拔模约束。这样优化的三大要素和制造约束都已经设置完毕,做完以上设置后提交OptiStruct分析。
3 拓扑优化结果及分析
压铸机模架装配面要预留一定的厚度来装配模具,那么预留量的大小将是影响拓扑优化结果的因素之一,为了确定最佳的预留量,对以中板模架装配面的厚度为设计变量的有限元模型做了拓扑优化模拟,对比了优化后模型的减重比和中板的变形位移。对优化后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图4是取不同预留厚度的有限元模型优化后,密度值取0.3(密度值低于0.3的单元被去除)时的结果。
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预留厚度为25-150mm时,设计区域的优化结果很相似,材料呈“X”型对角线分布,中间两个通孔中间部位材料较多;铰孔连接处,材料有类似筋的分布与中间相接。当预留厚度大于200mm时,设计区域在中板中间部位的材料几乎完全去除,铰孔处材料依然类似筋的分布和中间相接。这种材料布局符合力的传递途径,能保证应力要求。

(图片)

(图片)

图4 不同预留厚度的优化结果

3.1 预留厚度对优化后模型的减重比及变形量的影响
为了能直观的看出预留厚度对减重比(密度法优化前后的减重比)和变形量的影响,本文依据图4的优化结果画出了减重比和变形量随预留厚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图(如图5)。

(图片)

图5 不同预留厚度下的变形量和减重比

从图5中可直观的看出,在预留厚度小于150mm时,随预留厚度的增加,优化后模型的减重比总体趋于下降。因为预留厚度越大,则代表非设计区的质量越大,设计区域的材料就越少,故优化后模型的质量越大,减重比趋于下降。从图5中可直观的看出,变形量总体上趋于减小,预留厚度为25-150mm时,变形量随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为150-200mm时变形量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大于200mm时,变形量随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因为预留量为25-150mm时中板较薄,应力作用下变形较大,变形量随预留量的增大而减小;当预留量厚度增大到某一值(200mm)后,中板非设计区厚度已达应力最低要求,故非设计区中间部位材料完全去除(如图4 预留厚度200mm以上图形),优化后中板中间部位厚度比25-150mm时的优化结果小,故变形量变大;当预留厚度继续增大,则优化后中板中间部位的厚度增加(此时预留厚度=优化后中板中间部位厚度,如图4预留厚度200mm以上图形),故相同的应力下,变形量趋于减小。
3.2 优化结果的确定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板模架装配面预留量为150mm时,减重比较大且变形位移较小,此时的优化结果较为合理,故确定预留量为150mm时的拓扑优化结果为最终的优化模型。
4 中板模型重构及拓扑优化结果验证
将预留量为150mm时的优化模型(如图4)导出,并依据此模型在三维建模软件中重新建立了新的中板几何和有限元模型(如图6),设定好相关参数和约束及应力,对优化后中板有限元模型做静态力学分析。

(图片)

对优化前、后中板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如图7所示,优化前中板模架装配面最大位移为0.21mm左右,优化后为0.3mm左右,优化前中板最大应力为83MPa左右,优化后中板最大应力为110MPa左右。但是,优化后中板应力除铰孔边缘少数单层单元局部应力过大外(拔模、倒角、圆角后可改善),其余部分的应力普遍在80MPa以下,而QT450球墨铸铁的屈服应力在310MPa左右,满足使用要求。通过分析对比可知,虽然优化后中板的应力和应变有所上升,但是上升幅度很小,仍然符合工况要求,而优化后材料的性能却得到了更充分的应用,中板模型重量优化后比优化前减少了26%,体现了拓扑优化的优势。

(图片)

(图片)

5 小结
本文通过有限元和拓扑结构优化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压铸机中板进行了拓扑结构优化,获得的研究结论如下:
1.当模架装配面厚度较薄时,设计区域的材料呈“X”型对角线分布;当模架装配面厚度较大时,设计区域在中板中间部位的材料几乎完全去除;铰孔处材料都有类似筋的分布和中间相接。
2.随模架装配面预留厚度的增加,优化后模型的减重比趋于下降,而预留厚度为25-150mm时,变形量随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为150-200mm时变形量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为200-325mm时,变形量随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3.本文最终确定了模架装配面厚度为150mm时,中板的拓扑优化结果比较理想。中板优化后的模拟分析可知,中板的应力分布普遍在80MPa以下,位移处于0.3mm以下,仍符合工况要求。优化后材料的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中板模型重量优化后比优化前减少了26%,体现了拓扑优化的优势。 9/4/2013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