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芯片卡问世以来,芯片技术日益受到青睐。截至2011年5月,全球的支付卡中40%都已换成EMV芯片卡,同时,全球有71%的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芯片卡。
密切关注银行产业动态的人也许知道,在去年,新加坡银行协会(Association of Banks Singapore)要求各银行必须在2014年之前在自动取款机(ATM)和借记卡上使用芯片卡技术。这一举措旨在保护最终用户,并且维护他们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然而这一举措需要对现有的ATM和销售点(POS)网络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到目前为止,大部分银行已经就如何迁移基础设施展开讨论,而整套实施过程将是新加坡金融机构今年关注的重点。
那么,在这个项目中可能遇到哪些挑战呢?其中一个是采用何种芯片工艺,这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瓶颈。另一个挑战来自于EMV芯片卡部署前的测试形式,测试不但需要上百种不同的测试脚本,还非常耗时。此外,新加坡银行提供集信用卡和借记卡功能于一身的银行卡,这使芯片卡迁移变得更为复杂。
然而,EMV芯片技术是经过验证的一项技术,而且许多国家都完成了EMV芯片卡迁移。通过正确的项目管理和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配合,克服障碍并不困难。
虽然存在上述的挑战,但随着时间的积累,迁移所涉及的时间、付出和成本最终都能为银行赢得投资回报。短期内,银行的诈骗案件数量会有明显下降,银行的声誉和品牌价值也能够得到提高,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信任等级得以提升。
长期来看,EMV芯片卡能够帮助银行为客户提供其它形式的支付方式,例如多功能交通卡,让客户方便快速地进行小额支付的非接触式支付,甚至是利用移动近场通信(NFC)技术的移动设备虚拟卡。这些支付方式能为银行带来新的收益,确保银行品牌被消费者认可并使用。种种益处能够清楚地解释为什么在欧洲和亚洲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芯片技术来确保银行卡安全。
在2011年初,为加速芯片卡在中国的普及,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向金融IC卡迁移的具体实施细则。从今年开始,所有全国性商业银行都开始发行IC卡。自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应为金融IC卡。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总计发行34亿张银行卡,其中3.18亿为信用卡,该数量以每年18.8%的速度增长。
作为EMV芯片卡迁移项目的全球领导者,金雅拓极力倡导全球金融机构将他们的银行卡向更加安全的EMV芯片卡迁移。
5/7/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