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传统观念认为,管理制度被认为是刚性的要求,不可逾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民主意识的增强,企业对员工管理的人性化成为建设企业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当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在企业中并行、推广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矛盾性和博弈性。因此,在当代企业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和推行制度化管理的协调,从而促进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大提升,成为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实践课题。
1 企业实施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中,常常存在相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所属资源的有效安排和合理利用,是发挥资源最大效益的必要手段。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为核心的资源,它关系企业的兴衰成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要素。
人力资源管理始终就是对人这种特殊资源的管理,人是具有不同成长背景,不同个性和气质的个体,在企业中员工个体之间存在着必然性格、爱好、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差别,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企业必须实行统一的规范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以使企业员工的群体行为有序、有章法的执行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决策,这就是说必须实行制度管理,以制度来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使他们在企业制度的框架内,完成企业的任务。因此,企业的制度管理对员工的规范是明确的、有界限的,应当是刚性的,必须执行的。
而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提倡对人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员工管理的柔性、韧性和情感的人文管理,在当代企业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对于提升员工积极的情感体验,发挥员工内在的积极性和驱动力,促进员工自觉的、奋发努力的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制度化管理相反,过分的强调制度严格和界定,而不考虑员工的接受能力,不利于员工潜能的发挥和企业凝聚力的增强。
从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原则要求来看,制度管理的刚性显而易见,而人文管理的柔性则是其要求和主旨。因此,在推行制度管理和强调人文管理中,一边是要求必须执行,一边要求要对员工宽容、从人本出发,要讲情感,这似乎在理论上存在不同原则要求的冲突,同时。尤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这种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之间的博弈的确存在,很多情况下成为企业管理者两难的选择,不知如何协调和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事实上存在着博弈和冲突。如何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成为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选择。
2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都是基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关系上的相辅相成性
制度化管理或者是人性管理,在表面看来好像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其实不然,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矛盾中的最终统一。因为两者的最主要的目标都是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的,是为企业生存进步而采取的一种策略和一种手段。
制度化管理是管理的基础,用于提高员工的素质,使员工的群体素质尽量地平衡在一种较高的水平,而人性化管理则是管理的另一个方面,它是对制度管理的一种促进,应该对企业员工起到激发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制度管理与人性管理的相互配合下,应对企业的管理起到提高层次,提高发展水平的作用。
因此,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从表层来看,一个是突出管理的刚性和强制性,而另一个强调的是柔性、宽容性,看起来是完全方向不同的管理手段,看似矛盾,但是作为企业管理策略,他们在目的上是高度统一的,是相互依辅的,是不能用分割法来衡量的,而应当是共同协调的,应当相互配合、合二为一的管理策略,他们都应该是企业管理中都不可或缺的管理理念。而在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博弈和矛盾冲突,应当是仅仅注重了某一个方面,而没有将制度化和人性化综合考虑、协调起来。
3 在人力资源实践中,要积极地实现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协调
虽然人性化与制度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存在矛盾冲突,但通过理性的认识分析得知,他们的关系却存在着目标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因此,这就需要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积极寻求协调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途径,区别不同的情况,组合运用不同的管理。
(1)根据企业员工的规模,区别情况运用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这里分两种情况,当企业员工规模大,数量多时,由于成员复杂、性格各异,容易在企业内形成不同的思想派别,针对这种复杂的员工情况,应当采取刚性的制度化管理为主要的管理方式。从管理学的实践统计分析,一般12人以上的企业群体成员的管理,自发难以保持团体的一致性、协调性,应当用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制度化管理,而较用柔性的人文管理则效果不好。反之,当企业规模小,员工数量少时,由于员工之间规模小,成员间由于日常工作紧密而频繁,使得彼此之间较为熟悉,成员间需要通过团体的情感互动来实现心理需求的满足,因此在群体少的企业中,团体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而采用制度化管理就显得多余和冷酷无情,相反,采用人性化的手段则有利于取得意愿的一致,容易形成企业的文化和团体的凝聚力。
(2)根据企业与员工交换目标的一致性程度,区别情况运用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一种资源交换关系,企业要求的资源交换目标比较简单,体现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而员工的交换目标较为复杂,它或表现为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或表现为受到企业的重视、得到自我能力水平的提升、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环境的归属感等。在企业与员工互动交换关系中,当企业与员工的交换目标一致时,说基本一致时,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更能够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将对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反之,当这种一致性程度较低,甚至出现企业与员工交换目标发生较大偏差时,企业就应当用制度化的管理手段,防止员工的盲足自我调节,或防范员工的流失。
(3)根据企业员工所交往内容的复杂性,区别情况应用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在企业员工中,由于不同员工所处的岗位不同,他们的复杂性也不同,通常情况下,技术性、生产性岗位的彼此间交往较为简单、明确,而管理岗位、营销岗位的员工较为复杂,内容含糊。对于前者交往较为简单的员工,用非人性化的制度管理明确界定他们的职责、任务就可对他们起到良好的作用。而对于后者,由于他们交往复杂,工作任务和职责较为含糊,因此用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比较容易将他们连结起来,有利于发挥他们工作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应区分不同岗位类型,因岗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
(4)根据企业员工个性发挥程度,区别情况采取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一般来说,企业都对员工的岗位、角色、职责有了明确的规定,当各个岗位的员工的个性发挥程度越与企业的要求一致时,人性化管理越有效,反之,员工个性发挥与企业发展目标出现偏差甚至背离时,企业的制度化管理就越有必要。在一些管理岗位、营销岗位中,由于员工的个性发挥与企业的目标容易达到一致,因此,这种情况实行人性化管理效果较好。而对于诸如财务、资产管理和统计等岗位,由于其职责明确,其个性的发挥容易导致企业的损失,这种情况下,必须实行严明的制度管理。
(5)根据企业的组织行为涉及的层面,区别情况采取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企业的组织行为分为面向全体的行为、面向部门的行为。面向全体的行为,对全体员工应当共同遵守,需要实行明确的制度管理,而面向部门的行为,要求部门成员共同遵行,不但要有明确的制度来明确部门内不同岗位的分工,也要有人性化管理的情感合作与交流机制。采取人性化管理还是制度管理要因岗位不同情况确定。
总之,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共同的目标是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来实现提升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的目标,他们在主旨上是一致的。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由于发挥的效能不同,作用效果不同,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在建制度化管理的同时,需要融入人性化,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群体的合理的需要,并在实践应用中重视他们之间的协调。
1/18/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