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有情感的社会群体。现代产品设计已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人的造物活动。产品不再被看做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形态,而是与人交流的媒介。由此可见,当今设计师应当把产品当作人类的朋友,从使用者的心理角度出发,谋合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需求。
情感往往被看作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但是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依情论点的出现,让我们得知,人与物质是可以产生感情的,并可以把这种情感覆盖在人类的行为活动中,将情感赋予产品,让产品具有“人的情感”。
在15世纪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设计考虑了人的因素,体现了设计以人为本的本质,为工业社会的形成带来了适宜的思想和物质土壤。18世纪下半叶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掀起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形式上,这场革命是新的动力资源引起的一场工业生产的革命,是人类从手工业文明进入机械工业文明的开端,其核心是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但是它最终引发的是社会关系的一系列变革,并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从此人们开始与工业产品共同生存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人机关系的解决成为了设计师们要面对的首要任务。
工业产品设计可以说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长期以来,人们生活在充满机械化的工业产品的社会环境当中,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节奏,但是这种冷漠的人机关系没有得到良好的处理和解决,众多的产品设计师也在不断地寻求产品设计的新路。在设计探索的过程当中,产生了不同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流派,这些设计思想和流派的不断相互交融,促进了设计的发展。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等众多的设计流派,引领了各个流派时期的工业设计潮流,其不断地交替兴起,促进了设计思想的交流。设计的不断进步也为设计师带来不同的设计课题,寻求一种更加人情化的设计,成为现代设计师们要解决的任务———让产品这一物质的形态具有思想性和人的情感。英国设计师莫里森设计的“思想者”椅,以其简洁的造型,独特的幽默感,将物赋予了生命力,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因素,同时也显示出了“非物质”设计的无穷魅力。
人是有感情的,人对物产生感情的原因是产品自身充满了情感。人们在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不会如同物质层次上的满足感那样的直观,它往往难以言说和察觉,甚至许多使用者自己也无法说清楚为什么会对某些产品情有独钟。在这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产品自身充满了情感,而人又是有情感的”。作为产品,首先应当让人们在看到它的第一眼时,就要喜欢上它,这是产品给人的第一印象。要让设计的产品具有这样的效应,就必须让产品这一物的形态具有情感,从情感上打动人们,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产品是以物的形态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的。如果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过程当中,将设计的情感因素融入产品中时,产品就将不再是单纯的物,它就具有了人的情感,产品的亲和力就会增强,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也会与人们产生情感交流。交流本身也是设计的过程,设计是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在情感化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当打破人与人之间的生理和心理差别,让产品更加易于人们的情感交流。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弱势群体的情感因素,进行通用无障碍设计,将人们的多种情感因素设计在我们的产品当中,达到物与人情感交流的目的,让人们首先从心理感受上接受产品,实现情感世界的产品设计。
设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用设计的有效手段来引导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是设计对人们最大的影响。通过情感产品的设计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使其达到美化效果。现代科技的高速度发展,为我们实现情感产品设计提供了强大和可靠的技术物质支持。高科技的通讯手段与设备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在这种高科技的通讯交流过程当中,依托的是高科技的通信媒介,而这其中,通讯媒介的产品更应当具有产品良好的“亲和力”,具有较强的情感化因素,实现情感化设计,让人们在交流时产生愉悦的心情。而设计生产那种没有情感可言的“机械化”产品,就不会给人们的交流带来愉快,也不可能拉进人们之间的遥远感情距离。
设计的本质任务是服务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产品的非物质因素是产品设计中要考虑的关键。实现产品设计的情感化,以产品这一物的形态来实现人们的沟通,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让产品成为情感的依托,这就是作为当代产品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
12/28/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