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希望ERP更快走向成熟,但是我认为“ERP开始进入普及时代”还是为时过早,厂商们面临的局面还不足以如此乐观。管理软件市场尽管在走向成熟,但是整体还是处于比较低水平的状态……
又是岁末,又是一年将近尽,回首和总结的时刻到了。2004年中国管理软件市场可谓风起云涌:
2004年年初,国外管理软件巨鳄们开始对中国的SMB市场发生浓厚兴趣,原来只对大单感兴趣的“大象级厂商”开始关注SMB,并且针对这个市场推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SAP推出的“SAP敏捷商务解决方案”,号称能为中小企业提供简单且完整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SAP All-in-one针对中型企业,SAP Business One则针对小型企业。Oracle则特地向中国市场推出的Oracle“电子商务套件中国特别版”(此套件特别为规模在50—1000人或年营业额在人民币4000万—12亿之间的中小企业量身定制)。与此同时,业界“航母”IBM与惠普也有自己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IBM是全能的易捷解决方案;而惠普是“Smart Office灵动商务”。还有,微软也来了。
无论这些新鲜出炉的策略是多么的不同,但是它们都强调了应用的简易性、服务的快速响应、降低总体拥有成本,更关注这些中小企业客户希望解决的核心问题。
国外厂商开始关注,而本身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早已有一大批耕耘已久的国内厂商,SMB真是热了。
SMB热催生了渠道的火热建设。大量的中小企业上信息化,厂商们对渠道的需求与日俱增,大大小小的厂商们忙着搭建自己的渠道。与去年Oracle的“鲲鹏计划”一样,SAP基于SBO的“燎原计划”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以及渠道的搭建有着详细的战略部署。作为国内管理软件业的“黑马”神州数码管理系统公司也是把2004年作为“渠道元年”,用友、金蝶也继续加大力度进行渠道建设,南方的天思、科思等新锐也各出高招,争夺渠道资源。渠道成为2004中国管理软件业的关键词。
厂商们看好中国管理软件市场,但是中国市场的特点正是中小企业数量大、分布广、生机勃勃但管理基础差。这样的市场特性,决定了中小型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是要能解决当前问题、操作简单、实施快捷、性价比高。曾经定位不一的国内外厂商们在这个特殊的市场上越来越“默契”,统一了共识,ERP质优、价廉是大势所趋。在争夺中小企业市场的路上,价格战难以避免。
扎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速达与全国的1000多家渠道代理打响了管理软件市场价格战的第一枪,其产品分为三类:一类是标明ERP的产品,售价为万元上下;第二类是分行业的信息化管理软件,有超市收款机、物业管理、服装制造、医药、汽车配件等,价位在数千元左右;最叫人触目惊心的是第三类,赫然写着标准版产品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软件。按照速达的标准,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也就是数百元的事情。
一石激起千层浪。速达的低价让厂商们哗然:指责、跟风、议论、观望,态度不一。但是价格战还是爆发了……尽管态度不一,不少厂商都对自己的战略进行了调整,开始耕耘低端产品线、行业产品线,分别推出了自己的低端产品线。尽管价格战是不成熟的市场竞争模式,但也许只有价格战才能使市场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价格战带来的不仅仅是对管理软件市场新一轮的冲击,还有厂商们和企业的反思。
厂商思考的更多“如何理顺做项目与做产品的关系”、“在走向低价的同时如何去保障功能的可靠性”等,而企业思考的更多的是在更加广阔的市场上“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产品及服务”、“资金的更有效利用”、“做好信息化规划”等等。
价格战,再加上实施、开发与营销的矛盾让国内管理软件厂商们真有点心力交瘁了,国外厂商们也开始有点郁闷了,于是产生了合作的契机,管理软件行业进入了竞合的年代,大家都再寻找在相持阶段的Partners,例如浪潮与ORACLE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微软开始青睐湖南创智。这种新的合作方式还是建立在境外厂商与本土厂商的合作基础上,本土厂商之间的携手合作则还是“死水微澜”,市场竞争仍然残酷。
尽管很希望ERP更快走向成熟,但是我认为“ERP开始进入普及时代”还是为时过早,厂商们面临的局面还不足以如此乐观。管理软件市场尽管在走向成熟,但是整体还是处于比较低水平的状态,表现在:第一,价格战一哄而起,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厂商的浮躁以及不理智、更深层次的是产品的“同质化”——没有各自在不同领域或行业的“独门绝学”,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急需加强;第二,客户的信息化目的非自发情况仍然存在,尽管管理软件市场容量在增加,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上ERP不是出于自发,这样的ERP很难讲能够真正达到实效。客户的认识逐渐提高,但是还不够;第三,中小企业市场是热起来了,但是渠道的配套、构建还差距不小,客户数量一下子呈高速增长,厂商对于渠道给了授权但是没有相应的培训、考核机制以及支持体系,造成渠道虽多,能解决问题的罕有,渠道良莠不齐、秩序不清的情况大有存在。
经历了2004年浪潮冲击的厂商们,无疑会更加冷静地思考2005年以及长远的发展。相持阶段是承前启后的阶段,相持阶段大家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力与冷静思考。整个2004都是“相持阶段”进行时,“战国时代”还将继续。
12/28/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