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 | |
云南白药集团 刘家荣 | |
为节省流量,手机版未显示文章中的图片,请点击此处浏览网页版 | |
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质量意识”的提升。本文主要围绕“质量意识”提升这个主题来探讨现场质量管理的3个方法及其应用。
质量分析会
质量分析会,是每月由企业决策层、管理层人员参加的、就公司整体质量管理的现状、特别是公司各个部门质量KPI指标进行分析、讨论与落实的例会,也是加强中高层质量意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它不是解决某个具体质量问题的会议。根据笔者常年在企业进行生产咨询的体会,中国企业能够每月至少一次正常召开质量分析会的公司比例不到1/3。
要有效召开质量分析会,就需要在质量管理部门的协调和组织下,按照以下的步骤开展此项工作:
1、收集整理公司所有部门可供考核的所有质量指标;
2、召开中高层参加的会议,确定所有这些质量指标中最重要的3-6个,确定为可以代表相应部门质量管理工作效果的KPI质量指标;
3、根据历史数据,对KPI质量指标确定的目标考核标准;
4、设计合理科学的统计表格,以月为统计单位,对KPI的质量指标进行持续跟踪和统计;
5、编制质量分析会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格式为:
a) 用表格表达的上次质量分析会相关措施落实情况汇总;
b) 用趋势图表达的本阶段公司整体KPI质量完成情况、各个指标变化趋势分析及质量目标对照的考核结果;
c) 用趋势图表达的分部门的KPI质量指标具体完成情况与变化趋势分析;
d) 使用鱼刺图表达的各个部门KPI质量指标完成与未完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e) 使用对策表表达的事先和各个部门沟通过的、解决相应主要质量问题的方案,并在会议上落实相关负责人;
f) 各部门典型质量问题的分析……
6、组织公司所有决策层和管理层召开质量分析会,落实质量改进措施、责任人与跟进人,并做好会议纪要。
7、坚持第4步到第6步的工作,使得质量分析会管理进入良性循环。
通过让决策层和管理层每月固定时间参加质量分析会,不但可以有效解决质量问题,提升质量管理决策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扎扎实实地提升决策层和管理层质量意识。
其中各个质量KPI指标考核目标的制定方法十分重要,建议起点为上一年度此指标的平均值,目标值为上一年度最高值(或再有所提升),然后对考核指标进行逐步分解,下一年度依次循环制定。
质量班前会
提到质量意识提升,多数管理者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要对执行层的基层班组长和操作层的员工进行持续的、系统的工艺、技术、操作等质量方面的培训,但是因为培训时间安排、成本与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这样的培训能够得以落实的企业不到5%。
首先来看看下面的方法:
1、整理公司成立以来(能够收集到的话)所有的质量事故报告单(类似不合格品登记表等);
2、按照同样或类似的质量事故,依据频率由高往低对其排队;
3、针对前80%的质量事故,按照以下要求编制质量培训教材:
a) 使用图片说明事故的发生过程;
b) 使用图片说明正确的工艺操作流程;
c) 使用简明扼要、准确的语言;
d) 排版灵活多样—力求达到“悦读”;
e) 每份教材原则上2-3页;
f) 辅助以培训登记表。
4、组织生产部所有管理人员和质量部所有工作人员,组成培训工作小组,分工协作编制教材,建议每人每月编制两份;
5、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培训工作会议,对每人编制的教材进行审核,并总结上一阶段的培训工作。经过审核的教材,由编制者本人负责对员工进行培训;
6、每周建议2-3次,利用班前会,由教材编制者对相应班组的员工,最好在质量事故发生地进行质量培训5-10分钟。
利用班前会对基层管理者和员工进行培训,是此方法的创新之处。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把重点工序的工艺要求、重点设备的操作规程、质量管理知识等内容,按照以上的要求编制成为培训教材,与典型质量问题穿插安排对员工进行培训,进而从基层解决质量意识的建设问题。 (图片) (图片) | |
电脑版 | 客户端 | 关于我们 |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