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汽车用非织造复合衬垫材料的相关性能研究
摘要:对汽车用非织造复合衬垫材料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进行分析,对材料的隔热、隔音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说明汽车用非织造布复合衬垫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感要求越来越高,非织造布以其特有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了汽车用纺织品的主角,具有成本低、强度高、减震、隔热、吸音、手感好、外观佳、重量轻,还具有优良的延伸性,适合模压成型,达到与车型匹配的造型要求,非织造布已成为理想的车用材料,取代传统纺织品和塑料制品。
1、汽车用复合衬垫材料的生产
汽车用的衬垫材料一般用在车顶部、车门、车身行李仓和箱体,要求有隔热、隔音、减震、密封、材料要有延伸性能,以满足模塑成形的要求。
汽车顶部非织造布复合材料一般为:主体、覆盖材料为针刺加工定形处理的非织造布,原料可以是纤维或废纺材料,规格为240-260g/m2。另2 种材料分别是65g/m2 涤纶热轧非织造布和规格为25g/m2 的丙纶长丝非织造布。涤纶非织造布用作加强筋增强材料起增强定型作用,丙纶非织造布则作为热熔材料起粘合作用[1] ,3 种材料经复合后,再模压成型。
汽车用隔音毡:使用针刺工艺加工,产品规格在500-800g/m2,主体原料为废纤维,包括纺织生产的下脚料,加入部分热熔粉或热熔纤维加热模压加工而成。也可由浸渍法加化学粘合剂经烘干、模压而成。采用2 层薄型针刺或热轧的非织造布与聚氨酯泡沫塑料复合成三明治结构,经模压后成型。
2、材料经过复合前后的结构变化
无论是废纺材料构成,还是纤维原料为主体的非织造布或是聚氨脂泡沫塑料,虽然已具备汽车用衬垫的一般性能,但其内在性能和外观均可以通过复合得到改变。未经复合的非织造布材料,虽然也具备了车用材料的一般性能,但其内在性能和外观均不如复合后的非织造布。
2.1 废纺材料复合后的性能改变
(1)表面覆盖一层较为致密的非织造布,对里面的废纺材料,特别是短绒等起了保护作用,并使粘合剂不致漏出。对露在外表面的纱筋等硬杂物有遮盖作用,并使复合后材料的手感不粗硬。(2)未经复合的废纺车用非织造布,其纤维虽随机排列,但纠集程度不一,在不少纤维接合处无明显粘结点;由于热加工过程中整块非织造布内出现的热收缩和内聚力,致使密度和厚度不匀,有的地方紧密,有的地方疏松,因此强力较低。(3)在纤维的网络交叉点上,热固性材料形成了粘合点,这种结构的存在,当材料受压缩弹性变形时,由于纤维间的内部摩擦产生一定的阻尼,因此具有良好的抗振性能。(4)随机分布的纤维间形成了无数曲折连通的微孔并通至表面,从而成为多孔吸声材料。(5)表面复合致密材料有利于内部形成静止空气层,提高了隔热性能。
2.2 聚氨脂泡沫塑料复合后的性能改变
(1)改变聚氨脂泡沫塑料的外观和手感;(2)纤维材料的多孔性和孔隙的阻尼性及连通性,有利于提高隔音吸音效果;(3)复合后材料强力有提高。
3、隔热性能的研究
汽车用的非织造布必须是隔热材料,要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夏天要防止车外的热量传进来,冬天要不使车内热量散出去。车内隔热衬垫材料一般由纤维材料、泡沫材料等组成。材料的传热方式包括强迫和自然对流,热量由材料的一个表面传向另一个表面,隔热效应主要是通过织物中充满空气的孔隙、纤维本身及纤维之间的空隙体现的。因为空隙内的空气基本是静止的,导热系数很低。热传递以传导、对流、辐射3 种形式进行,热在传递过程中,受到隔热材料的厚度、平方米重量、透气性、蓬松率及外界空气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隔热材料在不同条件下,各种传递方式传递的热量是不一样的。如废纺材料中各种纤维混杂,短绒比例高,纱筋、布筋多,材料比表面积小,因此分析材料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困难,这里仅分析厚度对传热量、热阻的影响。实验仪器:KES 护热平板热传导仪。热板温度设定为33.5℃。
q=(0.01 I V)-(漏泄电流 △T)
式中:q—单位面积传热量(W/m2);
I—加热系统的电流值(A);
V—加热系统的电压值(V);
△T—材料两面的温差。
热阻: R= △T/q (m2 ℃/W)
两种材料的热阻随着材料厚度增加而增加。实际上,材料内空气层并非处于绝对静止状态,随着空气层的厚度增加,加之非织造布具有孔洞,自然对流随之产生。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曲线开始时斜率较大,以后逐渐减小,这就是自然对流换热所引起的。但由于材料一个面紧贴着汽车内壁,故对流很少。同时,空气的导热系数很小(λ =0.026W/m ? k),而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比它大得多。当空气层厚度小时,衬垫材料中的空隙全部被静止的贴壁空气层占据,对流不占主要地位,而以热传导为主,故衬垫材料的厚度引起热阻变化较显著。
经测定,复合废纺非织造布(复合型)的导热系数λ =0.0379(W/m k)左右。
两种材料比较:聚氨脂泡沫塑料具有大量的泡孔,而这些泡孔又有许多处于闭孔状态,也就是说可有效防止对流传热;而纤维材料由于纤维的形状、分布等因素,细孔亦有可能贯通,这时就有可能产生微小的对流,因此总体比较其隔热性能不如聚氨脂泡沫塑料。
4、吸声隔音性能
汽车在运动时,来自外界的交通嘈杂声和车本身发生的噪音,如发动机、传动系统、车轮与地面的摩擦产生的噪音等多种声源产生的噪音直接进入车内,影响乘车的舒适性。同时车内音响也要有良好的吸音环境,因此,汽车内饰材料要有吸声隔音的功能。
非织造布是一种多孔吸声材料,随机分布的纤维间形成了无数曲折连通的微孔并通至表面,当声波射到非织造布上时,能量被反射、散射、折射、绕射,一部分能量进入孔隙,引起孔隙中的空气和废纺材料的细小纤维的振动,由于摩擦和粘滞阻力以及纤维的导热性能,使大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被吸收掉, 从而减弱了反射声,使车内噪声明显降低。
材料的吸声性能以吸声系数a 表示:a=E吸/E入
式中:E吸:材料吸收的声能; E入:入射到材料表面的声能。
一般材料的吸声系数的数值在0 和1 之间。材料的吸声系数与材料的厚度、密度、孔隙率、流阻、声波的频率、纤维种类、含水率等有关。通过对废纺非织造布做试验,了解材料的厚度和声波的频率对吸声系数的影响。可以分析得到:
(1)从测试材料的厚度和吸声系数的关系来看,在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提高低频吸声效果,但也不能为此而大量增加厚度,造成不经济。
(2)随着频率的增高吸声系数逐渐较大,这说明了这种多孔吸声材料对高频声波吸收比低频好,但增加材料的厚度对高频吸声性能影响不大。
(3)两种材料比较:非织造材料有大量空隙,空隙之间有连通性,通过纤维,孔隙深入内部,声波能深入内部振动摩擦。聚氨脂泡沫也有许多空隙,但部分空隙没有连通性,有的闭孔, 声波深入材料内部产生振动摩擦的效果就差些,因此吸声效能比非织造布差。
5、结论
(1)汽车用非织造衬垫材料,具有成本低、强度高、减震、隔热、吸音等功能,经复合、模压等工艺,能达到使用要求。(2)在废纺纤网表面复合2 层较为致密的非织造布,使其性能改善,不仅手感变软,且强力、隔热、隔音效果提高,也便于模压成型。(3)实验分析得出,汽车用废纺非织造布的隔热性能较好,非织造布厚度对传热率、热阻等的影响, 随着厚度增加,传热率q下降,热阻R上升。其导热系数λ为=0.0379(瓦/米·度)。(4)隔音吸声性能:从测试材料厚度和吸声系数的关系来看,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提高低频吸声效果。增加厚度对高频吸声性能影响不大。 5/21/2010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