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论文摘要】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性质、特点、表面改性原理,从表面处理、表面聚合、表面接枝三个方面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表面改性中的应用进展。
低温等离子体中粒子的能量一般约为几个至几十电子伏特,大于聚合物材料的结合键能(几个至十几电子伏特),完全可以破裂有机大分子的化学键而形成新键;但远低于高能放射性射线,只涉及材料表面,不影响基体的性能[1~ 3]。处于非热力学平衡状态下的低温等离子体中,电子具有较高的能量,可以断裂材料表面分子的化学键,提高粒子的化学反应活性(大于热等离子体),而中性粒子的温度接近室温,这些优点为热敏性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改性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1 形成装置及影响因素
选择适宜的放电方式可获得不同性质和应用特点的等离子体,通常,热等离子体是气体在大气压下电晕放电产生,冷等离子体由低压气体辉光放电形成。
热等离子体装置[4]是利用带电体尖端(如刀状或针状尖端和狭缝式电极)造成不均匀电场,称电晕放电,使用电压和频率、电极间距、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电晕处理效果都有影响。电压升高、电源频率增大,则处理强度大,处理效果好。但电源频率过高或电极间隙太宽,会引起电极间过多的离子碰撞,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损耗;而电极间距太小,会有感应损失,也有能量损耗。处理温度较高时,表面特性的变化较快。处理时间延长,极性基团会增多;但时间过长,表面则可能产生分解物,形成新的弱界面层。
冷等离子体装置[5]是在密封容器中设置两个电极形成电场,用真空泵实现一定的真空度,随着气体愈来愈稀薄,分子间距及分子或离子的自由运动距离也愈来愈长,受电场作用,它们发生碰撞而形成等离子体,这时会发出辉光,故称为辉光放电处理。辉光放电时的气压大小对材料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另外与放电功率,气体成分及流动速度、材料类型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放电方式、工作物质状态及上述影响等离子体产生的因素,相互组合可形成各种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设备。
2 在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加工速度快、处理效果好、环境污染小、节能等优点,在表面改性中广泛的应用。
2.1 表面处理
通过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材料表面发生多种的物理、化学变化,或产生刻蚀而粗糙,或形成致密的交联层,或引入含氧极性基团,使亲水性、粘结性、可染色性、生物相容性及电性能分别得到改善。
用几种常用的等离子体对硅橡胶进行表面处理,结果表明N2、Ar、O2、CH4-O2及Ar-CH4-O2等离子体均能改善硅橡胶的亲水性,其中CH4-O2和Ar-CH4-O2的效果更佳,且不随时间发生退化[6]。英国派克制笔公司将等离子体技术用于控制墨水流量塑料元件的改性工艺中,提高了塑料的润湿率。
文献[7~9]表明,用低温等离子体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处理PE、PP、PVF2、LDPE等材料,材料的表面形态发生的显著变化,引入了多种含氧基团,使表面由非极性、难粘性转为有一定极性、易粘性和亲水性,有利于粘结、涂覆和印刷。
塑料、橡胶、纤维等高分子材料在成形过程中加入的增塑剂、引发剂及残留单体和降解物等低分子物质很容易析出而汇集于材料表面,形成无定形层,使润湿性等性能变差。尤其对医用材料,低分子物渗出会影响到生物机体的正常功能。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形成交联层,成为低分子物渗出的屏障。
李瑛等[10]采用不同等离子体改性PI、PET、PP薄膜,发现经处理的薄膜表面电阻降低了2~4个数量级,材料的介电损耗和介电常数也发生了变化。将该技术运用于微电子技术领域,可使电子元件的连接线路体积大为缩小,运行可靠性明显提高。
2.2 表面聚合
大多数有机物气体在低温等离子体作用下,聚合并沉积在固体表面形成连续、均匀、无针孔的超薄膜,可用作材料的防护层、绝缘层、气体和液体分离膜以及激光光导向膜等,应用于光学、电子学、医学等许多领域。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塑料均可制成价廉且易于加工的光学透镜,但其表面硬度太低,易产生划痕。采用有机氟或有机硅单体,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聚合技术在透镜表面沉积出10nm的薄层,可改善其抗划痕性和反射指数[6]。国外还有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应用于塑料窗用玻璃、汽车百叶窗和氖灯、卤天灯的反光镜的报道。
等离子体聚合膜具有多种性能,可使同样的基材应用于很多领域。在金属和塑料上涂类金刚石碳耐磨涂料的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是把含碳气体导入等离子体中,该涂层耐化学药品、无针孔、不渗透,能防止各种化学药品侵蚀基材。同样还可将减摩涂料涂于挡风玻璃雨刮器上,或将低摩涂层涂于计算机磁盘上以降低磁头磁撞。
等离子聚乙烯膜沉积于硅橡胶表面后,硅橡胶对氧气的透过系数明显降低。由含氮单体制备反渗透膜,最高可阻出98%的食盐。生物体内的缓释药物一般采用高分子微囊,亦可采用等离子体聚合技术在微囊表面形成反渗透膜层。
等离子体聚合物膜在传感元件上的应用研究表明,放电功率等因素对膜电阻值有较大影响。用各种乙烯基单体和Ar辉光放电处理织物,其疏水性及染色性能在极短时间里便有改善。
2.3 表面接枝
以等离子体接枝聚合进行材料表面改性,接枝层同表面分子以共价键结合,可获得优良、耐久的改性效果。美国曾将聚酯纤维进行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与丙烯酸接枝聚合,改性后纤维吸水性大幅度提高,同时抗静电性能也有改善。白敏冬等[5]用Ar等离子体处理尼龙绸表面,引入丙烯酸,接枝聚合使尼龙绸抗静电性增强。低温等离子体接枝改性毛织物原料及成品,可改善毛绒表面性能、增强着色性、软化织物、降低缩水率,且毛织物本体不受影响[11]。涤纶纤维坚固耐穿,但其结构紧密、吸水性差、难染色,王雪燕[12]等用低温氮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酰胺对涤纶织物进行接枝改性,接枝后涤纶织物的上染百分率、染色深度及亲水性都有明显提高。
低温等离子体对医用材料表面处理,可引入氨基、羰基等基团,生物活性物质与这些基团接枝反应可固定于材料表面。用等离子体处理聚丙烯膜,引入氨基,再通过共价键接枝,固定上葡萄糖氧化酶,经测定,接枝率分别达52μg/cm2和34μg/cm2。
参考文献
1 叶先科,张开.低温等离子体改性聚合物膜的原理.高分子通报,1991,(2):76
2 任兆杏,丁振峰.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自然,1996,18(4):201
3 陈国荣,张开.低温等离子体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塑料,1991,20(1):5
4 肖迎红等.等离子体处理玻璃纤维增强PP表面的研究.现代塑料加工与应用,1996,7(6):20
5 白敏冬等.低温常压等离子体材料表面改性研究.表面技术,1993,22(5):201
6 刘被,张开.低温等离子体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化学与粘合,1989,(2):106
7 刘声雷.低温等离子体在塑料表面改性上的应用.江苏化工,1994,22(1):42
8 刘学恕等.低温等离子体对聚偏氟乙烯表面处理的研究.广州化学,1992,(3):28
9 胡建芳等.低温等离子体对低密度聚乙烯材料的表面改性.材料科学进展,1990,4(2):183
10 李瑛,茅素芳.高分子薄膜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研究.功能材料,1995,8(1):1
11 唐敦乙等.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羊毛的实验研究.真空与低温,1989,8(1):1
12 王雪燕等.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用于涤纶织物改性.印染,1997,23(3):5
12/6/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