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已过半,关于这场令全球深陷其中的金融危机何时结束,还只是猜测而已。
尽管金融海啸由华尔街掀起,但其波及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象。现代商业社会已经形成一个链条,一个部门产生问题,会使其他部门立即产生连锁反应,令整个经济束手无策。而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模式中,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美国、欧洲率先抛出的救市计划并没有立竿见影。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暴露了人性中的“贪婪”,而当这种贪婪侵蚀到现有的金融规则时,丧失的是整个经济乃至社会的信任。人们害怕的往往正是“害怕”本身,信任得不到恢复,危机将永远无法解除。
中国还没有成为爆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场金融危机的主要受害国,但我们躲过的也许只不过是场浩劫。我们既没有完全独善其身,而是暴露了自身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来累计的隐患和弊端。制造危机、楼市、股市泡沫等问题先于金融危机出现,也不会随着这场危机的平息而消失。“毒奶粉”事件暴露了整个行业商业伦理的沦丧,越来越多的社会事件揭示了日渐拉紧的社会分化与群体矛盾。比起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缺陷,中国目前面临的不只是经济危机的问题。金融危机折射出了行业与行业、个人与个人间的信任危机,这种不信任来源于日益尖锐的社会不公,也来源于我们的文化寄托在新商业时代已经缺失。
在中国经济让世界震惊的这些年,我们似乎找到了一把万能钥匙:市场。但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市场并非万能。发达经济比我们先进的地方不是单纯的市场化,而是由政府、企业、人民一同细心培育和构建的拥有法制化的游戏规则的市场。自由竞争的前提是信任,是一个社会问题。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同样提出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但我们希望这个计划在实施时不只是要把中国经济带回高速发展的轨道,而是能够从长远的社会发展的角度解决社会不公,重建社会的信任。
如今整个世界都在经历一场“危机管理”的考验,上至国家,下至个人。然而面对金融危机,除了管理应对,更重要的是消除危机再度发生的隐患。当一套系统正常发挥作用时,我们很难自发地去改变与调整,但一旦它就要崩溃了,我们也同时赢得了重新架构的机会。我们需要新的框架,我们需要重视人性中除去财富与利润同样荣耀的东西,我们要发挥商业活动中盈利效应之外的社会效应。在“公平公正”的声音日渐微弱的今天,本期封面故事“海底捞”难能可贵地把激发员工“双手改变命运”的热情转换为企业的利润。
正如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危机,企业同样具有市场与社会性,只有那些考虑人性与社会因素的企业才能在危机中沉淀,也才能够继续向前。
8/26/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