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解析沟通中的几层障碍
摘要:他们总是很喜欢把事情搞得很复杂,所以他们会说这一切的过程有个专用名词, “嗯…这叫需求建模”他们很专业地说。比如我们的项目经理,以及那个被调来充当调研角色的程序员,他们就不会什么“需求建模”。如果客户精通UML,那么我想愚公采用的项目沟通方式将会是‘‘聚室而论UML'’。
第一节客户不会用C,难道就会用UML吗
我们总是要先接触客户的。是的,如果不这样,我们将无法确知要做什么。
作为开发人员,你可能更希望客户能学习或者精通C语言。这样客户就知道开发人员正在做什么,以及他们有多么地勤劳。或者,这样的客户还能以C语言的方式告诉开发人员他们究竟想要什么。
然而,要求客户学习C语言明显是自杀式的行为。在客户(的代表)学会用C语言来向开发人员描述他们的需求之前,可能就已经被老板开掉了。因此没有客户会笨到愿意用C语言来描述他们的需求。
C语言是程序员与计算机交流的语言,而不是他与客户交流的语言。程序员面对的是计算机,但计算机不是客户。
因此在前面所提到的R模型中,开发人员最好不要直接面对客户。项目经理有这样的一种优势:他可以不用了解C语言,也可以用一种非C的语言来与客户交流(比如说汉语)。
或者你更愿意开发人员尽早地进入状态,那么,你可以让开发人员以需求调研的身份出现在客户面前。但是,请注意这个人员的角色将变成“需求调研”,如果他不能适应这种转变,那就别让他去——那会是灾难的开始。
要深入项目的需求阶段的项目经理或者调研人员,被要求深谙项目所涉及的业务。但这往往是我们所做不到的,因为我们是电子商务软件公司,而不是做这些(客户的)业务的公司。这时惯常的做法是聘请行业咨询公司(或者个人)来介入需求阶段,以协助了解和分析需求。
他们总是很喜欢把事情搞得很复杂,所以他们会说这一切的过程有个专用名词, “嗯…这叫需求建模”他们很专业地说。
现在你应该发现了差距。比如我们的项目经理,以及那个被调来充当调研角色的程序员,他们就不会什么“需求建模”。
接下来咨询公司会与我们的客户一起做业务建模,然后再做业务到需求的映射,再抽取需求并完成需求建模。他们做业务建模的时候,可能使用一些客户业务范畴内的符号和标识;而在做需求建模时,则需要使用一些软件行业中(的设计和分析人员)习惯的符号和标识。
这些符号和标识也有个专用名称, “嗯…这个叫建模语言(ML)。”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向你展现他们的专业(这已经是他们还存在的唯一原因了)。如果他们更加专业,他们会告诉你他们用的是UML。向你介绍这个名词的时候,他们的眼镜或者眼睛里通常将会大放异彩。
UML是模型世界里的世界语。到现在为止,你应该看到,咨询公司除了把问题搞得更加复杂之外,他们仍然需要面对最直接的问题:如何与客户交流?
他们的解决之道是建模语言。
有什么差别吗?
程序员不能要求客户会C,难道需求分析师们就能要求客户会UML吗?!
第二节项目文档真的可以用甲骨文来写
台湾的项目管理顾问独孤木先生曾经在一篇UML,OOADandRUP中讨论到UML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其中的两个问题是:
1、大部分的使用者,以及客户的信息人员,其实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确认这些文件“User Case'’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2、除了客户不了解UML、OOAD跟RUP以外,另外一个更糟糕的现象就是projectteam里面的人也不懂。
这实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看来在一些情况下,在项目中使用UML只是完全不懂的老板,以及什么都懂的博士的主意,而真实的场景中去做事的那些客户与项目成员,其实是未见得就能用好UML的。
仅以UML的UserCase来说,它由“用例图”和“用例规约”组成。规约跟我们写的需求说明书差不多,不过更加细节罢了,而且还有一套相应的方法论来阐述如何去实作。图则很简单,就是几个图形符号来描述零售系统边界和角色关系。
显然甲骨文也能描述范围与关系。例如甲骨文中的“家”这个字,就是上有房子下有猪,这个边界就定义得很好;在古文中, “三”通常是泛指,跟UML图中的线条上标注的那个“。”是同义的;而甲骨文中“众”这个字,就是“日”字的下面立有三个人,也就是用“在同一个日头下做事的很多人”来表示“众”,这个关系也描述得很确切。
所以只要你运用得法,甲骨文一样可以用来画用例图和写用例规约。同样的,只要约定一套“语法”,你同样可以用甲骨文来做活动图、类图、构件图……以及与这些图相关的规约。相比来说,古巴比伦人使用的楔形文字“象形性”差一些,因此我不建议用它来画用例图。
既然甲骨文可以用来做为一种模型语言(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字和口头的语言),那么,如果你的项目面对的对象是商周文化的考古学家,以及你的项目组都由精通这种语言的成员构成,这时你就可以用甲骨文来做项目文档,以及画各种模型图例。
你要明白,要让考古学家看懂用例图,难度远大于看懂甲骨文。与其要求他们学一种语言,不如使用他们那个世界的通用语(当然,前提是你的项目组也懂得这种语言)。
在韩愈的《答陈生书》中,他因自己不会“速化之术”,所以说陈生是“求道于盲”。然而他用了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要知道盲人并非不知道路如何走,只是他不能像常人一样描述他所知道的路。因此“问道于盲”是没有错误的,真正的错误是你睁着眼睛问。
我们需要在正常人与盲人之间建立一种沟通的方式,既然盲人不能睁开眼睛,那么你就闭上眼睛好了。
UML图在一些客户眼里无异于盲人的世界,如果需要向他们做需求调研,你只能使用一种这些客户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例如表格、流程图以及……更深入的交谈。
你要确认你的沟通方式是否有效,而不是去追求这种方式是不是UML,以及你用UML表达得是否正确。客户是因为他认为你理解了他们的需求,而在“需求确认书”上签字,而不是因为你的UML图画得是否精准。
现在来思考:为什么非要让客户看UML图呢?如果有能够满足“极限编程”所要求的“现场客户”,那当然可以不画用例图;相反,如果客户雇了一个专家组来评审需求,那么你就老老实实地画用例图好了。
需要留意的是,专家组还要有一种方式与客户沟通,这有可能不是UML。当然,客户愿意增加沟通成本,那是他们的事。一旦源头确定,接下来,你就可以约定在项目组中要使用的沟通方式。愚公——这个伟大的项目经理——所使用的“聚室而谋白”,就是很好的沟通方式。当然,如果客户精通UML,那么我想愚公采用的项目沟通方式将会是‘‘聚室而论UML'’。我想一定会这样,因为愚公是很懂得沟通的、伟大的项目经理。
第三节沟通的三层障碍
我们坐在一起“聚室而谋曰”,只是解决了“沟通渠道”的问题。但沟通的双方被找来坐在一起,相互间都没有想过怎样跟别人阐述他的想法和道理,这样表述的内容当然让人难以理解。又或者是不同的人总在转述着相同的内容(例如你发现在会议中A多数时候都在重述B的言论)——显然,这是因为新的沟通或讨论必须在一种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每个人都在试图要求对方确认“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这些其实都是“沟通质量”的问题。
我不是语言学家或考古学家,因此坦白地说,我并不知道甲骨文的读音。然而这些未经组织的语言就好比是一种我们不知道读音的甲骨文:我们能大概地看懂文字的表面,却不知道讲述者在表述什么内容,或者他为什么要这样表述。
所以沟通的第一层障碍,并不在于你要表达的内容,而在于你如何表达。换个说法:就是“不知所云”。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组织语言、学会说话”。
现在假设你花了半个小时在一家商店选购,结果你对店员小姐拿出的每一件物品都不满意。在你离开的时候,她可能会这样对你表达歉意: ‘‘对不起,先生,我们这里没有您想要的东西……,’
在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在想,她为什么不说“对不起,先生,您想要的东西我们这里没有”呢?这两句话到底有什么差异呢?
仔细理解这两句话,前者在说的是“我们没有”,因而责任在我;后者在说的是“您想要的”,因而责任在您。看起来这两句话是在表述同一件事,但因为语言组织得不同,前一句的语气是在“致歉”,后一句则是在“推诿”。
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如果店员小姐说“对不起,我们没有……”,那么可能三天后这个商场就会有货了,因为她会有更主动的意识去解决问题;但如果她说“你想要的……我们没有”,那么你就不要指望在这家店里还能买到你想要的商品,因为在她看来, “你要什么东西”只是你自己的事情。
因此,即使抛开这两句话是否舒适悦耳的比较,我们在潜意识中也在希望从这两句话中看到事件的后续发展。由此看来,从叙述中揣度结果,是人们在交流沟通过程中潜在的意识和行为:如果两个人在努力地交流,那么他们都一定会像分析这两句话的差异一样,无比细致地去分析对方的描述。因此, (注意!)他们事实上都会关注对方的措词、语气、句法,或者分析表达的前后逻辑与关联。而这样做,通常有两个目的:
》找到对方表达的潜在含义与目的;
》找到对方叙述中的逻辑错误。
第一个是支持者的心态,第二个则是反对者的心态。然而你应该知道,这两种心态就是一个会议的全部内容。
所以你会发现,重要的人很少说话,而重要的会议所需要的发言也很少。这样的角色,或者这样的场合下的言论都是经过充分组织的。——只有这样的表达,才会更有效。
我的老朋友Soul有一句名言:“对于两个聪明人来说,正确的结论通常只有一个。因此如果出现了争执,那么讨论的一定不是同一问题。”
这句名言最关键之处,是在于它首先设定了“两个聪明人”为前提。然而实际交流中,事实上我们经常会主动地让这个前提不成立:我们通常会把对方当成白痴,试图说服对方支持你的“聪明观点”。
所以我经常会读到一种文档,这种文档没有前提,没有概要,开始就说“我们如何做”或者“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你大概得在翻很多页后,才能找到一个结论:哦,原来那个家伙在说这件事。
通常,如果一件事正确,那它就是正确的。无论你分析的过程如何,结论也‘‘不过如此”。所以你应该把结论放在文档的前面,把指导性的原则放在更前面,把事件的前因与目标以概要的形式放在最前面。一个聪明人只需要200字就可以说完的一件事,同样另一个聪明人也只需要这200字就能理解。。
对于一件事来说,起因、目标、结论和原则都已经确定了,剩下来的过程控制还需要“聚室而谋曰”吗?——哦,如果是这样,愚公的团队每天的工作流就只剩下开会了。
所以沟通的第二层障碍出现在跟聪明人的讨论中,让人觉得“不知所为”。这种情况下,你应当预设前提,并尽早阐述结论。
关于用甲骨文写文档或者说话,最初的设定是“大家都懂甲骨文”,最终的要求是“说(或写)清楚”。但你可能已经发现这样设定存在一个荒谬的前提:我们总能把一件事讨论清楚。
这个前提之所以“荒谬”,是因为它忽略了成本。如果一件事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讨论清楚,那么等它讨论清楚了,这件事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讨论清楚事件A,与实施事件A之间的确是存在前后逻辑的,但如果“维持这个逻辑的成本”使得事件A不能被实施,那维持它的前提也就不存在了。
除了时间这种沟通成本之外,沟通消耗的人力成本也是关键。事情A需要两个人沟通来解决,与需要10个人(或整个团队)沟通来解决,所消耗的成本显然是不一样的——人多并不仅仅使“沟通变得更复杂”。所以,一个结论是需要在“大多数人之间做出”,还是只需要“在一两个人之间做出”,是在一开始就要被确定下来的。
用尽可能少的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这是降低沟通成本的关键。正是因为有了人和时间这些成本因素的约束,所以“我们讨论清楚再做”这个设定可能就会很荒谬。所以第三层障碍的主要表现是:不知缓急。解决之道,则是不要把沟通目标设定为“让对方认同”。
在我们的确没有办法把一件事情“讨论清楚”的时候,就是“旁观的人最重要”了。——作为管理者,应当去观察、理解和发现问题(或者由专人向你汇报)。你要尽量去听、去思考。因为作为这个角色,你总是有机会纠正问题的。
但是,不要急于去纠正——在一个会议上即使某种想法有问题,也决不是在你发言的三分钟里就能纠正的,而是在最后你做出的决策里去纠正的。这种决策通常有两种:
》给出明确的答案;
》 存而不论。
看起来,让你“给出明确的答案”是职责所在。反过来说, “存而不论'’就似乎是在推卸责任了。但是可能在某些情况下, “存而不论”才是最好的决策。
项目经理不是理论家,所以并不是“一定”要把一件事理论清楚才能实作。“论理”是要以沟通成本(人力和时间)为代价的,也可能以牺牲“事件”本体来做代价。因此作为管理者,你应该“适时地终止讨论”。
沟通不过是手段、是工具之一种,管理者的目标是项目本身。因此讨论不清楚就暂不清楚,让需要讨论的人(而不是整个团队)继续去讨论。于你而言、于项目而言、于整体而言,“有的‘异’无关宏旨,无碍大局,可以存而不论”。 7/1/2009


鼎捷软件(上海)有限公司 (点击访问)
电话:86-21-60912313
地址:上海闸北区共和新路4666弄1号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