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改革法只能治标,被剥夺了专利权的工程师可能会影响真正的治疗效果,但他们也许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整个产业染上了可怕的专利综合症。正在美国国会讨论的专利改革议案也许能减轻一些症状,但治标不治本。另一方面,最先开发出专利性技术的工程师可能有助于找到治疗专利综合症的良方,但他们首先要理解专利问题的实质。
这里的专利综合症意味着“确保同归于尽”——这是冷战时期证明核扩散是正确的哲学理念。在电影“奇爱博士”中加以讽刺的这种错误策略已经成为如今电子产业如何处理知识产权的方式。
专利综合症直到最近才暴露出来。一些公司积聚了许多专利,但经常是束之高阁。当这些公司倒闭时,幸存者一般会很便宜地把这些专利买下来,作为今后使用的一个门槛,专利咨询公司IPotential LLC总裁、英特尔公司前专利律师Ron Epstein表示。
但一些企业家,特别是熟悉财务坏帐的企业家,开始涉足并购买上述便宜的专利,并希望通过专利声明获取赢利。这样就诞生了“非实施的公司(NPE)”模式,或者叫专利授权公司。
据专门跟踪非实施公司的服务商PatentFreedom透露,目前有230多家专利授权公司,他们拥有的子公司多达800家,并且经常处于秘密工作模式,单在美国他们就拥有1万多项专利。部分原因是防卫这些授权公司,过去十多年来许多公司以创记录的速度在购买、出售和申请专利,并形成了专利策略组合。
一些大的运营企业会通过扩大专利策略组合产生许可收入,从而进一步加重了专利综合症。IBM公司每年获得批准的美国专利总数一直领先于全球,其一年中产生的与专利组合相关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
惠普公司是从2003年1月启动专利许可项目的,其专利数“几乎呈天文数字增长”,该公司负责知识产权许可的副总裁Joe Beyers表示。据熟悉惠普公司的人士透露,惠普第一年的许可收入就达350万美元左右,并在短短三年内增长到了约3.5亿美元。
瑞萨科技公司也许正在进入第二阶段。该公司去年启动了试验性项目,并创建了由IP许可、研发和销售人员组成的团队,任务是针对与其核心技术有关的专利出谋划策,以便瑞萨策略性地向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声明这些专利。
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已经产生了至少20个专利方面的主意。“我认为让IP人士在研发与商业决策方面发表意见很重要。”瑞萨公司IP事业部总经理Hiro Seki指出。
这种专利游戏也传到了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去年在中国专利局申请了6,000项专利,而他的竞争对手中兴与通用电气及TI公司也都是在中国拥有专利数排名靠前的公司。
“我今年也许能起草一千份专利申请,如果我有足够精力的话。”一家位于北京的IP法律咨询公司East IP的管理总监黄绅嘉表示。专利诉讼案件在中国也是有增无减,从1996年的约1,000件上升到了2007年的4,000多件,他指出。
全球一年的电子行业专利市场销售额已经增长到了约10亿美元,电子公司和专利授权公司各得一半,据去年成立RPX公司的John Amster估计。RPX公司主要提供创新的签约服务,即购买和许可专利,以防卫非实施性公司的暗算。
据IPotential公司透露其在过去5年内从事了130项独立的专利交易,销售额达2.7亿美元。Allied Security Trust是一家专门为思科和IBM等巨头购买专利的联盟组织,去年该组织成员更新后维护的市场专利数量达到了10,000个,同时管理着Allied和PatentFreedom的Dan McCurdy透露。
Intellectual Ventures(IntVen)是由英特尔和微软代表组成一家公司,初衷是抗衡专利授权公司,但目前该公司自身也成为了问题的一部分,至今为止已接收了2万多个专利。为了维持其商业模型,它必须为成员利益而提高专利处理速度,事实上有些人认为这已经使IntVen变成了一家专利授权公司。
“他们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实施性公司。”McCurdy表示。
颠倒的世界
事实上,专利综合症已经将整个专利系统的价值取向颠倒了过来。如今专利已经不再是保护和发布创新成果以便其他人能发现、许可和使用这些成果的一种方法,而是成为一种数字游戏,其中只有拥有数量最多的公司才会赢,几乎没有人有兴趣去阅读专利中包含的创新成果了——更别提使用这些成果。
英特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估计有60多万个现有的美国专利在某种程度上与该公司的业务有关,而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8万的数字递增。
“如果我们每年必须审阅近10万个专利,那么我想无法雇到足够多的专利律师来完成这一任务。”英特尔公司首席专利辩护律师David Simon指出。
在这种环境下,许多人担心由于有意侵犯专利或在专利申请中忽略了已有专利而成为被告,这种控告被称为不正当行为。因此英特尔和其它公司都执行了相当严格的步骤来控制其工程师能够阅读的专利内容。
旧金山的一位连续创业家Steve Perlman讲述了公司IP防范做法是多么愚蠢的故事。Gemstar拥有一整套有关电子节目指南的专利,该公司威胁说Perlman在1990年代中期创立的WebTV Networks公司侵犯了他的专利。因此Perlman花了一个周末来阅读Gemstar的专利。他发现只有一个专利与该公司技术有关,并且他能提出解决方案,使WebTV不侵犯到这个专利。
当微软公司后来收购WebTV时,Perlman被告知微软已经申请了Gemstar的专利许可,以便远离专利麻烦。微软高层坚持认为WebTV box应该使用这个许可,以确保它不会面临任何专利诉讼的威胁——尽管Perlman通过完成工程技术工作来确保不会侵犯专利。
斯坦福法学院教授Mark Lemley对这种问题作了清晰的表述。“元器件产业的研究人员和公司完全忽略了专利。”Lemley在去年的密歇根州法律审查会上发布的一篇论文中表示。
在当前情形下,2009专利改革法案(S.515)将无法治愈这一顽症。建议方案试图限制故意侵犯专利事件,但这些限制未必能足够地鼓励公司放开他们的工程师能阅读哪些专利的约束条件。建议方案还试图限制使用不正当行为,这种措施能使第三方在让专利申请者了解但又不披露现有技术的条件下最终撤消专利。
其它措施还包括寻求通过限制所谓的“火箭程序(rocket dockets)”(如德州东部地区)来限制损害赔偿金,这种做法有利于专利侵害案件的原告。有一个有颇多争议的措施是要求法官根据以往的法律案件向陪审团提供有关赔偿金的具体指导。
与此同时,一些观察人士相信有两个立法措施可能会使专利综合症恶化。
举例来说,上述方案将使专利系统发生改变,即授予专利的行为从该技术的“第一发明者”转变为该专利的“第一申请者”。这些措施将使美国专利系统与欧洲及亚洲系统更加一致。但一些人士认为,这种转变的实际结果将使人们急于去申请专利,而这些专利最终可能只有很少的、或根本没有商业意义。
上述立法还将重新规定专利获得批准后的专利争议过程。一些人认为,新的措施将使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工作量大增,从而为专利是否保持有效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
这项议案没能直接解决专利局负担已经过重的事实,每年近50万件的新申请以及积压的约75万件已有申请已使专利局几乎陷入瘫痪。
那么工程师要做什么呢?就像任何行政过程一样,首先是获得告知,参与其中,并让决策者了解你的观点。
有关各方已经在积极修订上述草案,支持者希望不久能拿到参议院进行全额投票选举。如果通过,众议院将需要通过一个相关法案。
用一种声音说话
让代表了解你个人的感受是小事,组织成更正式的联盟才是大事。
工程师在专利改革方面缺少有组织的声音,企业家Perlman表示。技术商业议员组织TechNet采纳了公司的观点,IEEE根据主题进行了划分,其它联盟则根据产品线进行了划分。
工程师还需要确保整个公司内都能响彻他们的声音。在追求数字的过程中,专利质量荡然无存。许多人责备重压下的专利局工作不力,在过去三年中该专利局每年都要雇用1,200名专利审核员,并建立了新的培训机构,以期跟上发展步伐。
公司本身是对质量的更好仲裁者,他们可以给工程师的专利工作提供更好的补偿。与给发明者支付酬劳不同(目前的典型做法),公司可以将专利补偿金更紧密地关联到这些专利产生的实际许可收入上。后一种方法在德国和日本已经有实际使用。
还应鼓励工程师参与专利申请过程,让他们注意在发表声明和寻找已有技术方面提高技术准确度。
此外,专利局专利公开顾问委员会(PPAC)即将卸任的主席Kevin Gillette还邀请工程师参加他们小组的工作。PPAC已经公布了17个改进专利申请过程的建议,包括要求与申请者见面,以便让审核员更好地理解专利涉及的技术。
这些措施无法治愈专利综合症,但是方向非常正确。为了彻底治愈,工程师也许不得不接受某些艰难的让步。
斯坦福法学院的Lemley在论文中提出了几个大的飞跃性措施,他相信这些措施可以使专利系统恢复原有的功能,即工程师主动阅读、许可和使用专利。
首先,专利局需要更快地处理和发布专利申请,使它们与商业的关联度更高。为了做到这一点,申请人可能必须在声明的数量以及他们能够申请的连续性方面受到严格的限制。
最近的法院审理结果为专利局这样做扫清了障碍,但该举措一直存在争议。
另外,Lemley表示,申请者必须同意简化的争议过程,以便尽早建立他们的专利权范围。而且他们还需要为他们的技术发布许可条款,他补充道。
最后,这位斯坦福教授建议立法同意那些已经使用专利技术的公司如果是自己独立开发的可免于受到起诉。这些公司可能仍需要支付合理的版税,他补充道。 (图片)
图1:如何识别和治疗专利综合症 但这些措施“似乎太激进,不太可能实现”,Lemley在他的论文中总结道。
如果工程师在这些措施方面发表强烈的意见,那么事情可能有所转机。现在业界已经取得广泛的一致意见,即专利已经失控,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每个专利都能重新从拥有者和使用者的角度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6/4/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