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镜头的景深
物体和镜头之间距离(W.D)虽然变化,但在前后一定范围内所成像仍然感觉清晰,这个距离范围被称为景深。相反的,对应于确定的物平面,成像面和镜头之间的距离不同,但在一定的范围内图像仍感觉清晰,称为焦深。
这样,可利用镜头的景深来拍摄有高低错落、凹凸不平的物体。通常,广角镜头比望远镜头有更深的景深。另外,光圈值变大(孔径变小)景深变大。
被摄体景深=FXεX(1/β)
(ε 容许弥散园参数--2/3≒0.02、1/2≒0.015、1/3≒0.01、β倍率)
2.镜头的各种象差
从物体的一点发出的光线、通过透镜后、应该成像在光軸上的像面上的一点。但是透镜的特性决定了光束不能严密地集中到一点、在像面上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弥散斑。由此而产生的聚焦不清的各种现象、总称为「象差」。对这样的情况、使用多个各种各样折射率和特性的透镜、通过多个面的修正、可以减少象差。在设计阶段、选择能修正多种象差的方式来多次计算、以达到最好的光路设计。另外,也增加了使用非球面镜片来抑制部分象差的手法。
3.非球面镜头
将镜片的表面加工成非球面形状,可以制作成象差少、明亮的镜头(F值小)。
非球面镜片的加工要求非常高的研磨技术。合成镜片、树脂镜片等的使用、可以逐渐解决加工难的问题。
4.球面象差--光线在光轴上不能汇聚到一点
镜片的表面是球面时、通过镜片边缘的光和通过靠近光轴的光所成像的位置会有偏移,这样就会出现图像模糊、焦点偏移的现象。这个是因透镜是球形表面而产生的现象。
5.慧差--光轴外的点所成像呈慧星状
即使校正了球面象差、使光轴上的点成像能集中到一点,但是稍微偏离光轴的点、其所成像就发散,像点呈慧星尾状的弥散状态,称为「慧差」。通过凹凸镜片的组合、使用非球面镜片、调节光阑的位置、可修正慧差。
6.像散--同心圆像与放射线像的成像点不一致
通过透镜所成像的一端仔细观察,会发现竖线(放射状)和横线(同心圆状)的聚焦位置不同。这被称为像散。
7.像面弯曲--像面不平坦的现象
对应于光轴,边缘部分的成像不是平面,而是成像在弯曲面上,这样如果中心聚焦清晰的话,边缘区域就变模糊。
8.轴向色差--颜色不同成像位置不同
白光集中了各种颜色的光。经过透镜后、不同颜色(=波长)的光、折射率不同、成像位置也因颜色不同而不同。
9.倍率色差--颜色不同放大倍率不同
颜色不同「成像倍率也各自不同」、是图像产生晕染的原因。这叫「倍率色差」。有这种倾向的透镜、虽然像的中心黑白轮廓清晰、但是越往周边靠近、红色、蓝色晕染的现象就会出现。
10.畸变
物体的成像出现变形或扭曲被称为畸变(distortion)。其他的象差都关系到图像的清晰度、畸变是图像本身变形,特别是广角镜头、容易发生桶形畸变。
2/20/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