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2007年全球知识产权界50位最具影响人物名录》的启发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为了将自己生产出的越来越多的产品变成利润,小范围的市场竞争演变为白热化的全球性竞争。在这一过程中,许多有眼光、有实力的企业将自身各种资源利用得淋漓尽致,其中当然包括专利权这一重要的无形资产。专利本身是一种技术上的改进,有具体的技术方案,因此,它往往被作为一种工具来维持自身技术的垄断地位。这种方式下,专利权给权利人带来的利益非常有限,仅限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等;独享不如共享,精明的权利人发现专利许可或者转让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从此他们不再仅从自我保护的角度申请和利用专利,而考虑挖掘其市场价值。除了这些利用专利权直接为自身谋利益的方式之外,通过专利权侵权或无效诉讼程序还可以消磨竞争对手的精力和财力,间接为自己带来利益。
随着全世界对知识产权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在专利利用领域,又出现一些新的趋势。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最近刊出了2007年度《全球知识产权界50位最具影响人物名录》(简称《名录》)。同以前各年度《名录》一样,一些致力于从制度上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治家,以及在法庭上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官或者陪审员依然在《名录》之列;从《名录》中可以看出,打击盗版、假冒商品也依然是知识产权界努力的方向。但除此之外,在专利利用的领域还显露出了新的趋势。
今年的《名录》中,位居榜首的不是为推动知识产权制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声名显赫的政治家,也不是将跨国公司复杂的知识产权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的知识产权高管,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美国人-吉姆·马拉克沃斯基。
吉姆·马拉克沃斯基原是一位咨询会计师,为一家汽车制造商提供知识产权相关的税务策略咨询。在为客户工作的过程中,他感觉到了专利市场的巨大空间,成立了“Ocean Tomo”公司。
公司起初以传统的专利诉讼和评估业务为主。如果仅仅如此,即便他的公司经营有方,他也不过是个善于投机、精于管理的商人,谈不上对知识产权界的贡献。他的难得之处在于目光的长远——使专利作为一种可以衡量的资本进入市场进行运作并产生价值。
专利权无疑是有价值的,但由于其无形性,其价值难以直观体现,要使其资本化并进入市场,首先需要一个科学并能得到普遍认可的体系评估其价值。
传统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主要以未来经济效益为基础,分为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等,但无论何种方法,都是以市场为基准,虽然比较充分利用了市场信息,但人为主观性较强,甚至利用同样的方法评估同一专利,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为了解决由此产生的问题,马拉克沃斯基通过并购一家名为Patent Ratings公司,建立了一套能够客观评估专利价值的体系Patent Ratings。这套评估体系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市场及非市场因素来避免评估的主观性,它对单个专利的评测标准多达50种,所评估的内容涉及到专利的创新点及对其他专利内容的借鉴等等。他还通过评估自1983年以来的近350万件专利对这一体系进行检验。通过Patent Ratings,马拉克沃斯基为许多大公司选购专利,为自己网罗的专利寻找合作方,并对一些大公司有意购买的专利进行评估和筛选等。
Patent Ratings是Ocean Tomo公司的核心,在此基础上,马拉克沃斯基尽其所想,尝试了许多方式尽可能挖掘专利中蕴藏的价值。他不直接使用和实施专利,而是利用个人基金投资于一些公司,当然他看上的是这些公司所拥有的具有高增值潜力专利。如果这些接受投资的公司没有履行事先约定的职责,未能使得专利权产生预想的价值,那么,Ocean Tomo可以出售专利的使用权。通过这种“借鸡生蛋”投资方式,马拉克沃斯基不用进行大量的基础设备投资,就可以从专利中获得价值。
马拉克沃斯基对发掘专利价值的兴趣远不止于此。除了在传统领域里投资或利用专利,他还希望专利的价值体现在金融产业中。他推出了名为“Ocean Tomo 300”的知识产权指数(IP indexes),对各大企业的股票价值进行评估。他认为在当今的社会中,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企业的有形资产,因此,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发展的潜力,决定企业未来的收益和价值。因此,“Ocean Tomo 300”能够像道琼斯指数一样,来评估企业股票的价值。
《名录》中,与马拉克沃斯基一样挖空心思发掘专利价值的还有内森·麦沃尔德。
麦沃尔德原是微软首席技术官,他建立了美国知识风险公司进行专利资本的交易。与马拉克沃斯基发掘和利用他人的专利不同,科学家出身的麦沃尔德的兴趣更多的在于富有开创性的基础性专利,他甚至付出许多努力自己决定专利的方向。他募集资本,邀请某些全美著名的科学家召开“头脑风暴”会议,针对许多现实中的技术问题提出创意和想法,从而获得大量有前瞻性和市场前景的专利。
除此之外,麦沃尔德利用自己对科学的敏感和对市场的深刻认识,选择某些技术领域,例如,芯片制造和设计等,购买其他人的专利。这些以各种方式得到的专利对麦沃尔德来说,是个无价的资源库。
麦沃尔德的资源库中有各种类型的专利,有许多基础性、开拓性的专利,也有实用性较强的专利。基础性的专利前景虽好,看起来市场潜力无限,但要使其成为成熟的市场产品,则需大量的投资,并承担很大的风险。当然,这类专利的实施一旦获得成功,其价值就是难以计算的。因此,在麦沃尔德的眼中,这类专利就像是股票一样,成则价值连城,败则会一文不名。为了不放弃任何一件有可能成功的专利,同时降低单一专利的投资风险,他像股票型基金经理一样,将专利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以吸收外部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既将资金投向该公司自行实施的发明创造活动,也可以将资金投向公司设立的“专利收购基金”。如此,专利便成了一种特殊的资本,有更多实施的机会,更可以在市场运作中产生价值。
无论马拉克沃斯基,还是麦沃尔德,在他们的眼中,专利都不再像过去一样,仅能从直接或间接的实施中产生价值。他们所看重的,是专利内在的,由技术垄断而产生的巨大市场效应,这些使得专利成为富有潜力的资本,通过市场运作产生价值。
《名录》中这两位尝试者的脱颖而出,给我们一种强有力的信号。在未来,专利不再仅仅用于自身或通过许可改进工艺、生产新产品,对于市场而言,它甚至可以独立作为资本进行运作。
无论是否理解这种理念,是否擅长这种运作,这一趋势对我国企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其一,当专利作为资本在市场上自由运作,在有些时候,它就像一个游走的炸弹,难以确定它的方向。企业的竞争对手、潜在风险就不能再以传统的方式去界定。例如,麦沃尔德的“知识风险”公司,将来它有可能通过收购小公司的专利,对某些大公司进行讹诈;或者是先让企业不付费使用一些专利,到企业发展到很大时,再诉讼这家企业,从而获取巨额专利赔偿费。它的商业运作方式引起了国外许多企业的关注,美国的一些大企业,为了抗御小公司的专利勒索,纷纷加入“知识风险”公司设立的“专利防御基金”。
其二,企业也不能再仅仅着眼于专利对自身生产过程的价值,而应当放眼专利在整个市场上的价值。
企业应当具有主动申请专利的意识,从生产过程中以及对市场的理解中发掘申请点,而不在仅为改进工艺,被动申请专利。
另外,企业应当拿出一些精力,主动搜寻本行业中有潜力的专利,通过合适的方式主动获取以建立自身的专利布局,而不要遭遇专利纠纷时才想到专利的重要性。
此外,企业相互之间在进行各种方式的合作和交易时,不仅要看到对方的有形资产,还要注重其无形资产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是为企业创新带来的新技术,还需要着眼于它的市场潜力和价值。
其三,使专利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让更多的人认识专利的市场价值,需要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估体系。我国的市场以及经济发展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对专利价值的评估方式同其他国家也会有所差异。应当建立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在专利与市场之间建立一座得到广泛认可的桥梁。
其四,专利市场价值的实现,从根本上说依赖于法律所规定的独占权。因此,无论是权利拥有者,还是使用者,都需要维护专利权的权威性,才能确保为自己获取最大的市场价值。知识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拥有或使用的一方,大家只有相互尊重对方专利权,才能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使双方共同受益。
最后,我们呼吁中国的风险投资者也关注专利所蕴含的市场潜力,建立中国的“知识风险公司”,一方面引领全社会对专利价值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有目的的进行专利搜索和获取,避免我国企业陷入国外此类公司的“专利陷阱”。
10/20/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