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和人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对当代的设计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本文从分析信息社会的特征入手,剖析了信息社会人的生活方式与需求,最后在此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总结了信息社会人们需要的设计。
关键词:信息社会,生活方式,多元化
引言
设计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是由特定社会环境下人的生活方式决定的,设计的目的、内容、手段以及整体的设计思想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生产力状况和与之对应的人的生活方式。农业社会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和缓慢、低效、保守的生活方式,孕育了传统的手工艺设计;工业社会以机器化为主的生产方式和快速、高效、开放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以机器批量化生产为基础的现代设计。
新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也即信息社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的生活方式正在经历着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的巨大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考察“我们需要的设计”,不得不从信息社会的特征以及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入手。这是对待设计的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和方法。
一、信息社会的特征
信息社会是工业社会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到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当中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当今有的国家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但大多数国家正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这一过渡过程也被称作“信息化”。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生产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原来工业社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源的运作逐渐转化为信息资源的运作,并且由信息资源的运作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快速有效地运行。
对劳动者而言,对知识和信息的学习比体力和技能的获得更加重要,人的知识系统在飞速升级。此外,劳动工具在向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劳动方式除了直接的为解决衣食住行的实物形态以外,更多的呈现出为满足学习、娱乐、休闲等服务性需求的非物质形态,也即劳动对象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转移,人类在创造现实世界的同时也在创造虚拟世界。
2、社会关系复杂化
随着信息交流和社会生产的高效率高速度运作,人际间的竞争与协作同步增强,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增大,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日趋复杂。同时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共享促进了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从而推动社会组织管理结构由金字塔型向网络型转变。
3、意识形态多样化
由于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的多样化,个人信息量之大和信息种类之多都是空前的,这就使得人们的知识体系和观念变得复杂多样,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也就呈现多样化特征,各种思想观念纵横交错并且相互碰撞和融合。
二、信息社会人的生活方式与需求
(一)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农业社会人们追求的是基本的吃饭问题,工业社会的人们追求的是在温饱基础上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高水准的满足,而信息社会人们不但要追求物质上的富裕,更主要的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这是因为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在快速高效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富余时间,精神需求比物质需求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信息泛滥与信息处理
信息社会智能化的网络遍布社会各个角落,人们的生活被移动电话、电视、计算机等各种数字化终端设备所包围,各种信息资源每时每刻都在充斥着人们的视野,积极的信息和消极的信息常常同时扰动着人们的思维和情感,信息泛滥给本来快节奏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烦躁不安。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人们需要对纷至沓来的信息进行甄别、选择和处理,从而把生活变得清晰、条理、高效、愉悦。
(三)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
信息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而频繁,人的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多样。但是人际交往又常常是通过信息媒介在虚拟世界(电话、网络等)里完成,高科技虽然客服了空间和时间的障碍,但同时又剥夺了人们面对面交往和活动的机会,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错位常常给生活带来麻烦,因而人们主观上需要真实世界里人与人的亲切交往与互相理解。
(四)个性需求与共性需求
信息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多元化的,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千差万别,因此对生活方式的追求也各不相同,追求自我、张扬个性成为人们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由技术因素决定的生产方式是相对稳定和统一的,产品的技术内核具有共性和通用的特征,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也需要建立一个相对稳定和公认的规则。这样个性需求与共性需求共存,而且前者以后者为前提。
(五)文化共融与文化差异
信息传播和共享是无国界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域、一个民族在历史延续中传承下来的文化内容会以信息传播的方式被世界所认识和了解,信息社会各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空前的剧烈,这有利于人类文化资源的共享和共同发展。但是,在长期的文化共融中,一个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征也很容易被淹没和遗忘。因此,信息社会人们更需要在文化交融过程中保持和传承自己特有的文化信息,让别人永远能识别“我们是谁”。
三、信息社会需要的设计
从设计的对象和形态来说,信息社会的设计可分为物质设计(实体设计)和非物质设计(信息设计)两大类型。物质设计是由工业社会延续下来的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其中的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服装设计等以具体的物质形态为基础的设计,非物质设计是指以电脑、网络、通讯等为载体,以传播信息、提供学习和娱乐为目的的设计,包括交互界面设计、影视动画、数字娱乐、网络游戏、移动通讯服务等。在实际设计当中,二者常常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基于前两部分对信息社会的特征与人的生活方式与需求的分析,笔者以物质设计和非物质设计中的相关内容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信息社会我们需要的设计。
(一)符合人的认知特征的设计
当今各种信息化、自动化的高科技产品每天都伴随在我们身边,传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也越来越多地被注入智能化的因素,纷繁复杂的产品和信息界面对人的认知和选择是一个挑战。信息社会的产品设计,其目的与其说是设计一种满足使用功能的物质实体,不如说是设计一套满足人的认知特点的操作程序,尤其是对于电子和信息类产品,操作程序的设计比产品本身的造型更加重要。
例如手机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要设计一套便于人快速理解和学习的使用程序。随着人们日常交际和通讯项目的增多,手机的功能项目越来越复杂,短信功能、电话功能、记事和备忘录功能、娱乐功能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怎样整理协调这些功能,使用户更容易学习掌握,需要通过良好的操作程序设计来实现。这种无形的操作程序的设计要和人的认知特点相适应,包括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记忆和思维特征等,例如人对图像和色彩的视觉敏感性远大于对文字的敏感性,因此手机程序通过图形化的设计更符合人的视觉特性。当然,无形的操作程序的设计最终要通过良好的操作界面和合理的产品造型来实现,但界面和造型的设计是以认知程序的设计为前提的。信息产品设计中的功能与形式的关系转化成了人的认知程序与产品界面的关系,这里的“形”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具象的形”,而是一种和人的感觉和思维直接对应的“虚拟的型”。
由于信息泛滥对人的生活的冲击和影响,人们需要通过良好的信息产品设计来甄别、选择和处理信息,吸收有益信息,屏蔽无用信息,最大限度地使信息资源具有条理性、易理解性,从而给人的生活带来安全、舒适和愉悦感,在这方面数字多媒体设计承担着重要责任。
(二)关注精神和情感的设计
信息社会人们已经满足了衣食住行的物质性需求,在此基础上对于精神和情感的关注显得更加重要,人们不但需要高科技更需要高情感,不但需要以物质满足为主的实体性设计,更需要以精神满足为主的服务性设计。
例如各种家用电器的设计,除了在智能化方面有突破之外,对产品的情感功能更加关注,使人在工作、学习之余能享受到愉悦和幸福感,使本来冷冰冰的电子产品能带给人更多的温馨和关爱。这样洗衣机将不光是一台帮助人减少劳动量的机器,还可能给人带来音乐享受;电磁炉将不光是一个为人烹调美食的工具,还可能给人设计健康的食谱。
在情感化设计方面,产品的造型将不仅遵循形式追随功能,而且要遵循形式追随情感,尤其对于一些技术含量比较简单的产品,形式追随情感将显得更加重要,例如家具设计方面精神和情感需求在设计中所占比重将更大。
(三)尊重个体需求的多元化设计
信息社会人们由于接受信息量和内容的差异,人的思想观念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设计方面的表现就是人们越来越注重于个体自我的需求。当今已经没有哪一种风格或流派能大范围统治设计领域,对于好的设计的诠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设计呈现多元化特征,我们需要多元化的设计。
尊重个性需求的多元化设计也正是体现了人性化的理念,针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民族、种族的人,设计应当放弃僵硬刻板的统一模式,对于一些设计领域批量化也将受到挑战,小批量设计和生产、DIY设计都受到了青睐。此外,尊重个体也包括尊重身体条件有缺陷的人的设计,如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尊重个体需求的多元化设计是从设计的受惠人群范围和功能多样性需求而言的,对于很多通用性高技术产品来说,其技术内核是相对统一和稳定的,这也是信息社会对稳定而统一的交流规则的需要。例如现在各种数字终端产品种类和造型繁多,但核心的芯片技术、接口技术则是基本统一的,以方便于网络上数据信息的交流。
(四)促进人际交往与和谐的设计
信息社会人际交往很多是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完成的,不管是商业往来还是日常生活交流,人们都离不开方便快捷的网络设备,虚拟世界里人与人的距离在缩短,传统的时空观念被打破,“地球越来越小”,但在现实世界里人与人的距离却在扩大,人与人的关系在趋于冷漠。因此信息社会的设计要为现实的人际交往与和谐共处提供方便,尤其是建筑和环境设计在这方面需要发挥更好的作用。
例如居住空间设计除了满足私密性需求外,应该更多关注一下住户之间的和谐交往,为公共空间留下更大的余地,比如可以在住宅楼同一楼层设计合适的共享空间满足不同住户交往的需要,在住宅区设计具有互动和娱乐性质的院落环境供一个小区内的人相互交流的空间。此外一些公共设施也应更多考虑到人们在使用时的相互交流的需要,例如户外健身器应向多人协作使用的方向发展,增进人们的交往和互动。
(五)传承和弘扬文化的设计
如第二部分的分析,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很容易淹没地域和民族特色,当代设计应当担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使得各种文化信息在交融的过程中保持鲜明的可识别性和可学习性,而不至于走向文化信息的同质化。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识别系统的设计(CIS)的设计起到了推广品牌、提高知名度和展示企业文化的作用,而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更应该通过民族和国家的识别系统来保持特色、传承文化。现在提倡的“中国味设计”、“为中国而设计”就是很好的通过设计来传承和弘扬文化的做法。
在实际的设计中,如何打造产品的“文化味”,不是简单的挪用传统的文化符号,而是要把特定地域和民族文化中的内涵和韵味挖掘出来,包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方面的本质性内容,找到特色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从而做出“富有味道”的设计。在这方面值得学习的是意大利的设计和北欧的设计,它们把各自的民族文化、地域风情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潜移默化地体现了出来,始终保持着各自鲜明的文化信息。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社会的社会生产和运作方式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而人的生活方式又决定了我们需要的设计。尽管信息社会设计的对象、手段、形式以及设计思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设计为人服务”这一设计的终极目的依然不会改变。信息社会人的需要不但有物质层面的,而且更多的是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此外人的需要多样化、人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多元化促使我们需要的设计也是多元化的。总之,了解和分析人的需要是我们做好设计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9.
2.《设计: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李砚祖,《装饰》2001年第3期.
3.《设计心理学》,唐纳德·A·诺曼(美)著,梅琼译,中信出版社,2003.10.
4.《情感化设计》,唐纳德·A·诺曼(美)著,付秋芳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
4.《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马克·第亚尼(美),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6.
郭宗平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4/21/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