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工业设计专业,最开始我并没有特别感兴趣,我的原有专业背景是美术史论。但随着教学和学习的展开,我对它越来越熟悉了。现在,我对这个专业的情感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隔膜”。熟悉是因为工作,“隔膜”则是来自原有专业背景;熟悉使我不能算是工业设计的外行,而“隔膜”也许使我对这个专业的认识更冷静(相对设计从业人员和专业教师)。在我眼里,工业设计实际是一门具有潜在理论研究价值的实践性和技术性专业。很多设计师似乎并没有认识到实践性如此强的工业设计存在复杂的设计理论。
在我理解,工业设计的理论至少包括四个层次。一是设计技术经验层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操作技术、造型基础等),二是设计方法论(事理学、人工科学、运筹学、柔性设计),三是物质文化理论(物质文化研究、消费主义理论、设计社会学、设计伦理学、设计心理学等),四是设计哲学。我们不欠缺一,四则暂时离得太远。第二和第三层次的理论,实在值得我们深思和实干。
工业设计,甚至大而化之到设计学,实质上都是一群被称为设计师的人在挥舞着“设计技术”这根平衡棒在走“花样钢丝”。设计学术水平的高下、社会影响的大小、商业推广的成败,最终决定于拿“棒”的人,最终决定于设计师个人(或团队)的综合素质。这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导致的。一方面,设计技术的门槛不是太高,自学半年电脑软件操作技术的,和大学四年学设计专业的在设计表现上没有太大区分。另一方面,有一定实践基础的非专业设计人员,很快能领会有如“脑筋急转弯”等灵感闪现和拼凑各种局部特征的折衷主义的设计方法,使得设计专业大学毕业生在设计实践方面仍旧无任何优势可言。走钢丝是有难度的,花样走法还要让人不掉下来的同时具有视觉美感和审美愉悦。平衡棒的握法是可学的,但脚心的感觉和身法的配合则只能靠长期训练的悟性了。
综合素质中很大一块是设计理论。设计师不需要也不可能都是设计理论家,具备理论胸怀的设计师也不见得背得下多少具体的理论知识,但只要是专业走到一定深度的设计师,就一定会通过思考和实践得出具有理论性色彩的结论。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通篇没有提到“理论”两个字。但我却读出了极为强烈的理论性。这本书从理论上概括为两句话。一是“日常用品再设计”,二是“信息设计”(非一般意义上的新媒体设计,而是指柔性设计、设计先决、软设计)他没有将这种理论思考僵化为平庸的学术著作,而是将其化为受到团队合作和技术支撑下的系统化设计实践。
所以,工业设计专业的拓展难题,表面看一直是技术的改进、项目的前期准备、苦心孤诣绞尽脑汁的琢磨研究,背后却是设计师(及其团队)的综合素质问题(技术难度、经验厚度、理论深度、人性广度)。从设计管理角度看,设计项目获得成功的保证决定于该项目人力资源整合是否优化。
3/11/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