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这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工作从保护到战略的新跨越,意义十分深远。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与我国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重要战略举措。从宏观上看,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成功与否,决定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从微观上看,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一种以权利保护为重要内容的整体战略,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多的是与国家科技政策、产业政策、文化政策、教育政策等相关的公共政策的选择问题。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战略的发展引领作用,才能以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倡导创新文化,以较多的知识产权储备夯实发展基础,以较少的资源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增长速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3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总量的绝大多数。对应我国的情况来看,去年1年研发经费是3000亿元,占GDP的1.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9%,对外技术的依存率为54%,在国外的专利申请只有2.7%。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笔者认为,这与我国在创新文化和政策上的长期导向有重要关系。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从源头上改变这一状况。
知识产权战略的发展引领作用首先体现为它对创新的极大鼓励。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而知识产权战略的本质就是保护创新。如果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缺乏鼓励创新的土壤,中国的政策设计中呼唤鼓励创新的制度,那么,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将是一根鼓励创新的指挥棒。相信经过若干年的浸润,中国必将迎来一个以创新为美、创新为荣的时代。
知识产权战略的发展引领作用其次体现为它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意味着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也就是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和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转变,由单纯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知识产权战略的发展引领作用还体现为它能催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创新型企业。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知识产权超越传统资产成为企业最大的财富,拥有知识产权优势的企业成为所在行业的领跑者和标准制定者。日本、韩国在战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就步入世界经济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行列,正是得益于一批创新型企业群体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尽管我们已经是世界贸易第三大国,但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占大约10%。中国经济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造就出一大批掌握核心竞争力、站在国际产业发展前沿的创新型企业。
总纲和20个专题构成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即将实施。各省市的知识产权战略也先后制定。如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战略的发展引领作用,笔者认为必须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在制定有关知识产权政策法规时,尽快将保护知识产权的条款写进宪法,为知识产权的所有者提供强有力的宪法保护;创新和完善知识成果产权制度,强化对知识产权主体的产权激励、约束和保护;修改完善投融资法律法规,构建多元化的知识创新投融资支持体系;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戒制度,严惩知识产权领域的违法侵权行为,大幅提高知识产权违法侵权行为的成本。
基于企业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针对企业现状,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应致力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的作用,全面提升企业创造、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要加大重要项目向企业倾斜的力度,改变科技研发人力资源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分离的状况,充实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国家对于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应给予税收等政策上的支持和优惠,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司法和行政执法的力度,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建立知识产权侵权预警机制,建立完善重大跨国并购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要建立知识产权社会服务业法律法规,进一步拓展知识产权社会服务的类型,建立社会服务信用评价机制,为企业构建良好的知识产权社会服务环境。
此外,政府还应当充分履行宣传和教育引导的职能,强化国民的知识产权创造意识和保护观念,着力营造全民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逐步在公民中建立起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要逐步提高教育支出占国民收入和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大力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1/24/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