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M听上去也许很流行,但实施起来需要慎重考虑,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了解。本文将进一步介绍BAM,包括不同类型的BAM技术,和企业实施这项技术之前需要注意的事项。
早在Gartner命名为业务活动监控(Business Activity Monitoring,BAM)之前,BMA概念就已经以某种形式存在有一段时日了。想法很简单:把类似仪表板(dashboar d)的界面放在用户桌面上,然后把该界面与许多重要的实时数据点联系起来,譬如每小时销售额、生产力和效率等。理由就是,决策者们需要访问随时出现的数据,正如人们使用汽车仪表板上的信息及时进行调整那样。
BAM听上去也许很流行,但实施起来需要慎重考虑,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了解。本文将进一步介绍BAM,包括不同类型的BAM技术,和企业实施这项技术之前需要注意的事项。
这里先重申一遍:BAM不是新事物。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把实时信息显示工具加到信息系统的上面。早期的BAM系统通常位于单一信息系统(通常是大型机)上面,并且利用单一数据源。而现在的BAM出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变化:使用图形界面(不断变化的图表、图形和速度仪等)显示信息,能够通过新的应用集成技术连接到诸多不同的信息系统。
集成是这里的关键所在。考虑到如今的众多企业信息系统形状、大小及用途不一,只有借助最近几年日臻完善的集成技术才有可能把所有这些迥然不同的信息集成起来用于实时分析。没有BAM,集成照样可以存在;但没有集成,BAM却无法存在。
BAM的类型
BAM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意义。更有甚者,有家网络监控系统厂商和有家消息队列管理器厂商都把各自的产品称为“BAM”。这可能有点歪曲事实,不过BAM指的是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显示实时业务信息的任何一种软件系统。可以把BAM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流程衡量标准:这基本上是流程集成技术,可实时显示信息,作为运行时流程集成机制的一部分。所以,你不仅可以在现有的企业流程上创建元流程(metaprocess),还可以在运行时显示实时信息,甚至显示实时计算点(calculated point)。不过,这种衡量标准通常提供不了真正的决策支持功能,只能提供与流程密切相关的基本的监控功能。
被动型BAM:这是如今得到实施的一种BAM。这种BAM可以让你显示来自众多系统的信息,通常利用集成服务器等现有的集成技术,并且以对最终用户来说有意义的某种方式显示该信息,譬如不断变化的饼图和条形图、仪表板类型的显示工具如测量仪表等。用户就可以观察业务状况,做出任何必要的变更(不过用户无法通过BAM界面实现变更)。
主动型BAM:这种BAM要复杂得多,但也更有用。利用这项技术,不仅可以监控信息点(原始或计算信息点),还可以利用预先编程的逻辑实现自动操作。譬如说,你可以制订这样一条规则:某项物品快要没货时,就自动给库存添货,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出通知。或者你也可以创建更复杂的规则,譬如一旦监控上亿美元投资组合的系统发现风险值过高,就与首席投资官取得联系。
将BAM和BI结合起来
如果说BAM是指实时监控企业或价值链的一种方式,那么商业智能(BI)的位置又该摆在哪儿呢?
BI和BAM有诸多共同之处。BI系统通常处理的是分析历史数据、对照该历史数据运行复杂的分析流程,以支持决策者——BI所关注的是战略问题。BAM同样支持决策者,但通常更多的是面向操作和战术问题。
由于这两技术变得更广为人知、应用更广泛,预计会出现某种融合。其实,BI系统已经在提供更多的实时可见性,而BAM系统也在提供更多的历史数据分析功能。
这种混合系统将为最终用户带来显著优势,因为它们能够在历史信息的环境下查看实时信息,譬如今天的销售额与一年前销售额相比增长多少、平均销售额及销售趋势。或者还可以查看当前的实时生产力数字与过去几年的行业平均生产力数字相比如何。
那么,如何在BAM上取得成功呢?你得遵守几条基本原则。首先,确定自己是不是真正需要BAM。虽然几乎所有CEO都喜欢有实时仪表板来分析业务,但也有CEO并不需要。BAM的开发和部署依然成本不菲,你应当证明业务确实需要BAM。
其次,需要先搭建集成基础设施。BAM需要与现有的企业系统有良好的集成。BAM离不开集成。不过,也不要仅仅为了BAM而设法建立集成机制,否则到头来你需要重新建立。
第三,了解你所监控的数据。如果你监控的数据点不对,对该信息采取的操作自然也就不对。
要强调得是,要保证BAM的成功,你先要了解其重要性。与任何工具一样,倘若BAM应用不当,就会浪费资金。另外,你在选择适合贵企业的技术及实施前,也要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换句话说,你得做好准备工作。
11/18/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