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EAM (Enterpirse Asset management,企业资产管理)虽然是在CMMS(computerize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计算机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的内涵与外延已是CMMS不可相提并论的了。EAM从单纯的设备维修发展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狭义的设备管理扩展到广义的资产管理。EAM针对于资产密集型企业,以运行设备工单的工作流程为主线,以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对设备多角度跟踪、维护、维修管理,并集成工具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成为一个小而专的ERP(Enterpir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与此同时,EAM的资产内涵不同于财务角度的资产概念,财务管理中的资产是静态的、僵死的资产,只是一个数字符号,资产一旦入帐,管理即告一段落直到年终的盘点折旧,最终以资产的出让或报废宣告结束。EAM中的资产是动态管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而不断变化的,贯穿于资产的整个过程,特别是生产设备的采购、跟踪、维护、维修、管理、出让(或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所以EAM中的资产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几乎涉及企业中的所有要素,包括生产设备、厂房设施、企业员工、各种仪器仪表、手册、图纸、档案以及无形的企业员工的技能知识、工作经验。要想把握EAM的精髓,必须从EAM的资产入手,研究EAM的资产内涵实质,针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实施不同的资产管理方法,切实有效地加强资产密集型企业的资产管理。
一、EAM资产分类
对于EAM中的资产,不同的视角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
从资产的重要性程度来看,可分为战略性资产和一般性资产。战略性资产是指企业资金投入量较大且在生产运行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运行设备。而一般性资产是指除战略性资产之外的所有资产,包括:厂房建筑、办公设施、交通工具、库存物品(备件和配件)及无形的企业员工的技能知识、工作经验。
从资产的可见性来看,分为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即指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实物资产,无形资产不同于企业中经常提到的企业社会形象、企业信誉度、企业知名度、企业知识产权等概念,而是指狭义的EAM中的无形资产,附加在战略性资产上的企业员工的知识和经验,尤其是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和经验,是EAM无形资产中的核心。
从编码体系来看,可分为空间位置、系统、安装位置、设备。为了更好的加强EAM的资产管理,对企业资产加以唯一性标识(本分类参照于KKS电厂标识系统)。空间位置指设备存放的物理空间的地址,主要是建筑类资产比如:1号厂房,2号办公楼。系统指资产和功能位置的组合,可以实现一定的管理功能,一旦某个部件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整个系统功能,进而影响到设备的有效运转,比如:冷却系统、测温系统。安装位置指资产的具体安装位置,比如:中压配电系统06号柜第AB行第001列。设备指生产运行的设备需要维护修理的具体设备。比如:1号机组汽轮机润滑油泵设备。还可以依次划分为子设备和部件。KKS标识的主要对象是运行设备,从设备功能、物理位置、安装位置三个角度来准确的标识一个设备。
二、资产管理方法
既然EAM中资产的内涵丰富,就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类别的资产需要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把握EAM中的战略性资产的管理,不断完善EAM资产管理内容,优化资产管理。战略性资产是资产密集型企业的核心所在,它的有效运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是EAM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体现 EAM的科学管理思想精髓的关键。EAM是以企业战略性资产(运行设备)为中心对其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贯穿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全员生产维修等先进的维修管理思想,保证设备不停机运转。
对于可移动的资产和设备知识,可采用依附于设备的工单进行辅助管理,比如工具、设备图纸、手册、员工的知识经验等,一方面,对设备的工单进行详尽记录,保证了设备知识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其他资产的管理,为查找设备相关资料提供了方便,扩展了EAM的资产范围。其中,对于重要的可移动资产还可采用二维条形码进行资产跟踪。在 EAM的编码体系中 (以KKS电厂标识系统为例),建立KKS系统与资产之间的唯一性标准编码,可实现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设备的运行到设备报废全过程有效,通过对其物理位置、功能位置的编码,也实现了建筑物等有形资产的控制管理。
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是采用横向管理,项目、人员、物料等分头管理,专人负责,这样容易造成多头管理,各负其责,问题不关本人就不解决。而EAM是采用纵向管理的方法以过程流程为主,在对设备管理工单详细记录的基础上,集成其他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从而提高了管理的集成性与协调性。设备维护维修时,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使用专业的辅助工具,同时需要参考一定的设备资料,所以依附设备管理在工单基础上形成了人员管理、工具管理、设备资料管理;维护的过程中,对设备的日常运转指标数据加以统计得出设备的运行有效期,制订出恰当的库存备件数量,由设备运行优劣状况统计最优设备结合库存量和采购周期制订科学的采购计划,形成库存管理、采购管理。维护结束后,对设备维护维修情况进行记录积累形成维护维修的数据库,实现对员工知识经验的管理。
通过对设备的维修需求、工具配备,从而实现对工具的管理,将工具细分为个人工具、部门工具和企业工具,哪一种设备需要那些工具来维修,具体指定了检修中使用的工具种类,数量、规格等,对工具的发出、归还加以控制,并定期对工具校正管理,从而充分发挥工具的作用,提高了利用率,并且保证了工具的完好率。
通过对设备的有效运行时间的统计,制汀设备的合理备件数量,实现了有效库存,节约了库存成本。对设备运转的实时数据、厉史数据及维修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维修中所需要的工具、材料、人员的成本分析,结合设备的采购成本,综合分析确定设备的综合效率从而确定优秀的供应商伙伴,再根据库存量的大小确定汀货点,当库存量达到或低于汀货点时,适时地激活采购行为,自动生成采购活动,避免了采购的盲目性,提高了采购效率。传统的设备成本仅仅是设备的采购成本,而在实际的生产运作中,成本都来源于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这和设备的质量有直接关系,EAM设备的综合效率确定了设备的综合成本,为采购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
同时在对设备进行维修时,依据检修人员的工种高低,技能熟练程度科学地分配工作,合理地措配不同级别的劳动力成本。在设备维修工单中,对维修人员的工种、维修的设备、维修次数、维修效果加以统计,对员工综合评定绩效考核,从而实现对员工的有效管理,再附加上员工的其他相关信息,在设备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人力资源评定。另外,员工对设备发生故障的时间、故障的种类、故障原因,解决故障的方法进行记录。通过对维修技术人员的维护与维修经验收集累积,形成标准化作业计划,将维修人员的知识转化为公司的智力资本。其他员工解决类似问题时,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访问,实时找到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法,作为设备故障诊断与分析的依据。
三、结束语
利用任何管理软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高管理、降低成本,EAM也不例外。在对工单详细记录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设备管理为中心的综合管理,将所有成本项目分解到相应的部门与设备上,不仅成本得到了控制,而且大大提高了成本核算速度。同时,各个其他模块与设备管理共享一个数据库,也提高了数据的集成与共享。正是由于EAM针对资产密集型企业的特点形成的管理方法,对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正确性,提升企业竞争力有其他管理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EAM在资产管理中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2/3/2007
|